阿格里根特城之戰是發生在公元前262年的一場戰役,是羅馬與迦太基的首次惡戰。
三方廝殺墨西拿,羅馬人的逆轉與反攻,長期的圍困,鏖戰與破城,漫長戰爭的開始,
三方廝殺墨西拿
但好景不長,隨著阿加索克利斯在公元前289年的死亡,敘拉古的勢力逐漸變得衰弱。在阿加索克利斯死後的5年裡,一夥來自於義大利南部坎帕尼亞的傭兵便以欺騙的手段侵占了原本屬於敘拉古的墨西拿城。還給自己起了一個響亮的外號--戰神之子。
墨西拿位於西西里島北部,正好與義大利半島南部的大希臘區隔海相望。任何要從北方進入島嶼的勢力,都需要經過此地。而西西里島的影響力若要向北延伸到義大利地區,也必須通過這個港口。叛軍也就和霸占瑞吉溫城的羅馬叛軍聯合起來,同時騷擾迦太基和敘拉古。只是隨著羅馬共和國為消除自己的不良聲譽派兵圍攻了瑞吉溫的叛軍,這場前戲在公元前270年就宣告結束。
失去了重要盟友的戰神之子,這下徹底喪失了外部援助。加上敘拉古新僭主希倫二世開始大力改革,勝利的天平已然發生了傾斜。在一次城外的決戰中,墨西拿軍隊便被重整旗鼓的敘拉古人擊潰。只要假以時日,此城將很快重新回到敘拉古手中。
自知時日無多的戰神之子,並不打算放棄抵抗。他們就如何自保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應該請敘拉古的世仇迦太基人協助自己,另一派則認為應該去請正在崛起的羅馬人助戰。於是,兩批外交隊伍就分別抵達了迦太基城與羅馬城。最終,對西西里更加重視的迦太基人占據先機,在羅馬人下定決心前便進駐墨西拿城中協防。面對這樣的情況,原先還出於國際形象考慮而猶豫的羅馬人坐不住了。因為他們不能坐視盛產糧食的西西里被另一個強權所獨占。所以也在極不情願之下同意了戰神之子的請求。
出於希臘人與腓尼基人的數百年仇恨,墨西拿叛軍在得到羅馬肯定的答覆後就立刻拋棄了迦太基盟友。他們以謊言和威脅驅逐了迦太基駐軍,準備迎接羅馬人的到來。但在發現自己被出賣後,迦太基人極為憤怒。他們利用強大的海軍和陸軍圍攻這座城市,並和曾經的世仇敘拉古結盟,兩軍合力參與對墨西拿的圍攻。
面對已經被海陸雙重包圍的城市,領軍的羅馬執政官阿匹烏斯有些犯難。因為沒有制海權,羅馬人只能趁著夜色的掩護渡海。若是敵人在半途中發現並攻擊他們,17000人的羅馬軍團便可能全軍覆沒。於是阿匹烏斯一面利用外交手段同敵人周旋,一面繼續準備渡海行動。最後利用圍攻者的無視,成功渡過海峽。
雙方隨即在城外展開激烈的廝殺。羅馬軍團依靠已經完成的第一次三線改革和更勝一籌的士兵素養,突破了敘拉古人的僱傭軍陣線。面對戰事的挫折,敘拉古執政者希倫開始擔憂起來。由於僭主不能在執政期內遭遇重大損失,他就在晚上率全軍撤回了國內。
第二天,阿匹烏斯得才得知敘拉古人開溜。羅馬軍團於奉命在次日天破曉時,向迦太基軍發動了突襲。軍事素質還不如敘拉古的迦太基人,同樣在遭到突然攻擊後就放棄了圍城陣地。
羅馬人的逆轉與反攻
在取得初勝後,羅馬人又乘勝追擊。他們迅速控制了墨西拿附近的大片鄉村土地,策反了大量西西里土著居住的城鎮,最終成功打到了敘拉古城下。但面對地中海西部最大的城市與近乎長城一般的防禦工事,兵力不足的羅馬人也沒有什麼辦法。
當時的軍團,還不是後來那支攻城力量可怕的武裝,在面對頂級防禦設施時效率不高。但羅馬人的迅猛攻勢也讓希倫印象深刻。在得知羅馬人於第二年又加派了一倍的援軍來西西里後,敘拉古就和羅馬人締結了和約。希臘人向羅馬以無償交還戰俘、繳納2586公斤的銀幣,並且許諾會供應羅馬人的所有需物資。羅馬元老院也趁機宣布敘拉古為自己的盟友。
敘拉古的反水讓迦太基在西西里的勢力大受衝擊。但還沒有進行職業化改革的羅馬軍隊,在下半年也要也削減了一半的駐軍,讓公民兵回國收割糧食。加之西西里島的大部分土地仍然掌控在迦太基手裡,因此戰爭就必須繼續下去。為此,迦太基人積極備戰。缺乏公民兵傳統的他們,從凱爾特人地區、西班牙的山地部落和其他希臘城市裡,招募了大量的僱傭軍到島上支援。當這些部隊陸續抵達後,便同軍所有需物資一起被集中在了西西里南部最重要的迦太基城市--阿格里根特(阿格里真托)。
羅馬人也沒掉以輕心。他們在公元前262年,派出了新任執政官波斯特米烏斯和馬米里亞斯來到西西里督戰。細心的他們很快發現,迦太基人的備戰措施都以阿格里根特為中心。為了阻止敵人並控制西西里島,兩位執政官決定先發制人拔掉這個眼中釘肉中刺。他們召集了所有分散在冬季營地里的部隊,準備在休戰期就發起突襲。城裡的迦太基人始料未及,只能任由羅馬人在城外約1.5公里處紮營,將城市團團包圍。
由於這個時代的羅馬人還未掌握先進的攻堅技術,所以只能以圍困代替強攻。他們所要面對的是足有50000人(包括輔兵、民夫)防守的迦太基要塞城市。好在當時正是收割糧食的季節,羅馬人便大量分散去鄉間蒐集糧草,以保證長期圍攻的物資供應。城內的迦太基守軍便利用這個機會發動反擊,將兵力分散且沒有準備的羅馬軍團擊退。乘勝追擊的迦太基人還殺到了羅馬營寨腳下,卻遭到戍衛部隊的迎頭痛擊。面對已經初具雛形的羅馬軍事營地制度,迦太基散兵游勇的攻擊力還是略輸一籌。羅馬人也因為在海外作戰,所以視營地為最後的退路,堅決抵抗。
在這場血腥的火拚中,迦太基的各類傭兵首先出現不支。他們在潰退時遭到羅馬追兵的大量殺傷,只能以敗軍姿態撤回城裡。
長期的圍困
經過這次失敗,迦太基守軍便不再願意再與羅馬人進行大規模野戰。除了小規模襲擊之外,再無其他大的動作。
雙方就此僵持了5個多月,羅馬人也從容不迫地強了圍困。他們將部隊分為兩個部分包圍阿格里根特,在面向城內的和營地外側各挖掘一條壕溝。壕溝之間設定了哨塔、柵欄和大量巡邏兵力。如此一來,守軍的突圍和外部的物資進入,都被徹底斷絕。隨之而來的饑荒讓迦太基指揮官漢尼拔非常擔心。他當然不是後來那位與其同名的“戰略之父”,只能在困守之餘派人到迦太基本土求救。
得到不利訊息的迦太基元老院,再次用充沛的資金徵募了援軍和50頭戰象。再用控制海面的艦隊,將所有人馬送上了西西里島。在那裡,新軍與同另一位領兵的迦太基將領漢諾匯合。
鏖戰與破城
這位漢諾並非等閒之輩。他並沒有直接去給城市解圍,而是採取了圍魏救趙的策略,進攻羅馬人的補給基地。這一大膽的策略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失去大部分補給品的羅馬軍團也陷入了餓肚子困境。雖然有敘拉古人不斷給予的物資支援,但羅馬士兵還是因物資短缺而病倒了不少人。在確定敵人被削弱後,漢諾他將部隊部署在距離阿格里根特城西北20公里處的赫拉克里亞。隨即以擅長機動的努米底亞騎兵為誘餌,吸引羅馬人掉入主力埋伏的圈套。
耿直的羅馬人果然中計。他們的騎兵衝出營地,追著努米底亞騎兵掉入了迦太基軍隊的埋伏。由於羅馬騎兵的戰鬥力非常弱,所以在戰鬥中損失慘重。再次取勝的漢諾,接著率軍在距離羅馬營地2公里處的山上紮下營地,準備決一死戰。但因為雙方的謹慎,大規模廝殺並沒有立刻爆發。
經過兩個月的前哨戰與不斷偵查,漢諾充分的了解到羅馬人的情況。於是他以烽火提醒城內友軍,準備共同夾擊處於三夾板位置上的羅馬人。看到烽火後的守軍喜出望外,立刻出城進攻。雙方在壕溝之間的空地上展開了殊死搏鬥。羅馬人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需要同時面對兩個方向殺來的對手。
最終,靠著營地的保護,苦苦支撐的羅馬士兵成功擊退了漢諾的輕裝前鋒部隊。本來這對迦太基人來說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因為還有不少生力軍等待加入戰鬥。但主力部隊中的50頭戰象卻斷送了漢諾的希望。
和東方的希臘化軍隊不同,迦太基人使用的戰象是身材矮小的非洲森林象。加上迦太基人其實不善於訓練大象,所以象兵素質遠不如東方同僚。面對兵敗如山倒的後撤士兵,巨大的噪聲與場面都會讓大象出現恐懼心理。於是,不受控制的戰象開始掉頭狂奔,進而引發更大的混亂與潰敗。漢諾的部隊就這樣因一個小細節的失誤而徹底失敗。堅持下來的羅馬人趁勢攻入城中,將約25000人被賣為奴隸。
漫長戰爭的開始
阿格里根特城之戰的失敗,讓迦太基人在西西里島的威信掃地。這極大的削弱了迦太基人的勢力和士氣。此後,他們就必須不斷從本土進行跨海遠征來支援島上的殘餘駐地。
與之相對,羅馬人擁有了島上的大部分內陸城鎮,還牢牢控制著島上最強大的城市敘拉古。加上最初控制的墨西拿城,可以讓援軍順利地從義大利本土進入島上。事情發展到這裡,仿佛勝利的天平很快會降臨到羅馬人頭上。
但迦太基的強大海軍此時仍控制著相當部分的沿海城鎮,共和國體制讓其在長期消耗戰方面有東方君主國所沒有的巨大優勢。一不做二不休的羅馬人也不甘心於眼前的脆弱成果。因此雙方都在摩拳擦掌,等待著新的戰鬥開始。起初的西西里爭霸戰爭,也因此發展為漫長的第一次布匿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