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電影

阿根廷電影

阿根廷電影,Argentina, cinema in .1896年電影傳入阿根廷。較著名的有《黑匣子》《眾里尋他》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根廷電影
  • 外文名:Argentina, cinema in
  • 傳入時間:1896年
  • 導演:法國人E.皮伊
  • 例子:《阿根廷的旗幟》,
發展,發展初期,蓬勃發展,二戰期間,簡介,電影低迷,逐漸復甦,電影學校,著名導演,第三種電影,商業電影,成立國家電影局,國內導演,

發展

發展初期

1897年出現了第一部短片《阿根廷的旗幟》,系法國人E.皮伊所攝。1900年第一家影院落成。1908年,義大利僑民M.加洛拍攝了故事片《槍決多雷戈》,阿根廷電影由此誕生。1915年描寫僱工同莊園主鬥爭的故事片《加烏喬人的尊嚴》(導演H.凱羅)獲得成功。H.基羅加與G.貝諾伊特拍攝的表現城市工人暴動的影片《沒有衣服的胡安》(1919),是第一部反映社會問題的影片。20年代,好萊塢電影占據了阿根廷電影市場,在這一時期,J.A.費雷拉為阿根廷電影做出了貢獻。他的作品多表現城市平民生活,富有人情味。如《死亡的探戈》(1917)、《當布宜諾斯艾利斯沉睡的時候》(1922)、《對不起,老太太》(1927)、《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洋娃娃》(1931)等。

蓬勃發展

1933年,阿根廷最大的電影企業索諾影片公司成立,拍攝了第一部有聲片《探戈》(導演L.M.巴爾特)。30~40年代,阿根廷的電影產量逐漸增加,樣式也較多,有情節劇、喜劇、社會正劇、歷史片等;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電影樣式探戈影片打開了國際市場,在拉丁美洲頗受歡迎。注重形式美的L.薩斯拉夫斯基拍攝了《發生在三點鐘的罪行》(1937)、《一個愛情的誕生》(1938)、《鬼婦》(1945)等。劇作家出身的導演L.托雷斯·里奧斯的作品一般不觸及政治,而是描寫平民的日常生活,如喜劇片《鴿子大院》(1936)、家庭倫理片《歸巢》(1938)、描寫人們熱愛足球運動的優秀影片《布球》(1943)等。M.索菲西是一位傑出的導演,以拍攝揭露性影片聞名,如《北風》(1937)、《111公里》(1938)、《老醫生》(1939)、《無名英雄》(1940)、《灰色平民區》(1954)等,他在阿根廷電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L.德馬雷擅長歷史題材,《加烏喬之戰》(1942)、《潘帕斯莽原》(1946)是他的優秀作品。M.羅梅羅是位多產的喜劇片導演,其作品娛樂性強,如《船上的孩子們》(1936)、《從前不打髮蠟的小伙子們》(1937)等。

二戰期間

簡介

阿根廷電影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開始下降,原因之一是阿根廷政府親納粹的政治態度招致美國的經濟報復,停止供應膠片;此外,阿根廷電影在經營管理上也存在嚴重問題。

電影低迷

1946~1955年的庇隆政府執政期間,雖然制定了一些保護電影事業的措施,但是對意識形態嚴格控制,一些電影工作者因無創作自由告退影壇,或移居國外。雖然國家提供拍片經費,但結果是產量多、優秀者少。當時最著名的影片是H.德爾卡里爾根據A.巴雷拉的小說改編的《血的河流》(1952),描寫了20世紀初上巴拉那河種植工的悲慘生活。

逐漸復甦

50年代中期,由於政治形勢有所變化,電影審查比較寬鬆,庇隆時代流亡國外的電影工作者返回祖國,電影又呈現一時的繁榮。全國出現許多電影俱樂部,成立了短片導演協會和實驗電影協會,電影學院與聖菲紀錄電影學校也都於1956年建立起來。此時期重要影片有德馬雷的尖銳反映現實的影片《寂靜之後》(1956)、《大牆後面》(1957)、《沙福拉》(1959),H.德爾卡里爾表現貧農生活的《白土》(1959)、《這是我的土地》(1961)等。

電影學校

附屬於國立里托拉爾大學,聘請F.比利為校長。學校宗旨是創建阿根廷現實主義電影,真實反映人民生活。在比里的培養與指導下,成長起一批年輕人,他們不僅拍了具有社會學研究價值的紀錄被壓迫階層人民生活的紀錄影片,如《請扔下一個十分硬幣》(1958)等,而且還拍攝了這類故事片如F.比利的《被大水淹沒的人們》(1962)、S.菲爾德曼的《大生意》(1959)等,被稱為“阿根廷新電影”。在法國新浪潮的影響下,他們中的一些人追求影片藝術結構的完美,表現在人吃人的資本主義社會裡人的孤獨心理和“迷惘的一代”等等。這方面的影片有J.M.蘇亞雷斯的《破裂》(1960)、R.庫恩的《年輕的老人》(1961)、L.穆魯亞的《阿利加斯·加德利托》(1961)、D.J.科恩的《安娜的三個故事》(1961)、M.安廷的《奇數》(1961)等。到60年代中期,“阿根廷新電影”便衰落了。

著名導演

F.阿亞拉
是這一時期成名的重要導演,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涉及當代政治問題的《領袖》(1958)和《競選人》(1959),其他還有《被俘虜的葆拉》(1963)、《幻想的日子》(1979)、《紙醉金迷》(1984)、《惡夢的過客》(1984)等。
L.托雷·尼爾松
是最有國際聲譽的阿根廷導演,他的作品富於理性,有深度。《天使之家》(1957)、《最後一幕》(1959)、《1900年的一個美男子》(1960)和《圈套里的手》(1961)等影片,批評了政治寡頭和貴族階層的某些觀念。他的作品還有《馬丁·菲耶羅》(1968)、《自由的石頭》(1976)等,他的影片一再遇到審查的麻煩。

第三種電影

在國家頻繁政變之中,於60年代末期出現了“第三種電影”。1968年,在阿根廷出現若干地下電影小組。其一由5名導演(R.貝切爾、N.帕特諾斯特洛、H.H.斯塔格那羅、A.菲舍爾曼和R.德拉托雷)組成,名為“五人小組”,他們主要是創作與現實毫不相干的實驗電影。另一小組名“解放電影小組”。該小組認為電影的使命在於參加人民的解放戰鬥,它的主要代表人物F.E.索拉納斯和O.赫蒂諾,於1966~1968年間在地下完成的巨型紀錄片《燃火的時刻》是這個小組的綱領性作品,它揭露了阿根廷和整個拉丁美洲的政治形勢。此外,還有些電影工作者匿名拍攝一些地下影片,如《阿根廷解放之路》等。“第三種電影”有一個地下發行放映網。
70年代初,一些導演開始拍攝“政治電影”,如R.格萊塞爾拍出《墨西哥:凍結的革命》(1970),H.德龍拍出《屠殺行動》(1972)。70年代中期,在庇隆夫人執政期間,一些導演利用有利時機,拍攝了少量揭露性的有一定社會意義的故事片,如H.奧利韋拉的《動亂的巴塔戈尼亞》(1973)、R.烏里切爾的《克布拉喬》(1973)等。

商業電影

1976年3月的軍人政變後,一些進步導演又流亡國外,銀幕上又充滿了商業影片。由於大多收不回成本,1982年僅生產影片17部,加之對放映外國電影限制頗多,所以44%的影院倒閉了。這時期最活躍的導演是A.阿里斯達倫,他是專門拍攝黑色影片和動作片的。他的《復仇的時刻》(1981)和《受害者最後的時日》(1982)在國內很受歡迎,在國際上也屢次獲獎。擅長拍婦女問題題材的女導演M.L.本貝格拍攝的《瞬間》(1981)和《誰的太太也不是的女人》(1982),在國內外都取得成功。

成立國家電影局

1983年10月R.阿方辛當選總統後,宣布取消審查,成立國家電影局,任命M.安廷為局長,電影事業逐漸復甦,一批質量優秀、內容深刻的影片既贏得了國內觀眾,也獲得了國際聲譽,如《不再有痛苦,也不會忘卻》(1984,H.奧利韋拉導演)、《參議院謀殺案》(1984,J.J.胡西德導演)、《醒悟》(1984,A.多利亞導演)等。M.L.本貝格的《卡米拉》(1984)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還有相當一部分影片表現出一種對歷史的反思,其中以L.普恩索的《官方說法》(1985)最有名,該片觸及了阿根廷社會最敏感的“失蹤者”問題,獲1986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根據1983年4月頒發的電影法草案,國家電影局從全國電影票房收入中提取10%,對影片實行補貼。

國內導演

Pino Solanas:南方、旅行、雲、社會性屠殺
Carlos Sorin:國王的電影、小故事、保鏢犬大B、聖迭戈之路、窗
Pablo Trapero:半天吊、伯爾納倫斯、旋轉家族、土生土長、獅子籠
Adrián Caetano[烏拉圭裔]:比薩,啤酒與香菸、紅熊、玻利維亞、逃亡紀事
Luis Puenzo:官方說法、妓女與鯨魚
Alejandro Agresti:瓦倫汀、今生相隨
Lisandro Alonso:自由、死者
Luis Ortega:黑匣子(又譯:還記得我嗎?)
Eliseo Subiela:面向東南方的男人、海灘上的最後一道風景、心靈的陰影、與愛同亡
Juan José Campanella:同樣的愛,同樣的雨、新娘的兒子、阿維拉達之月、他們眼中的秘密
Adolfo Aristarain:羅馬、共同花園、兒子馬丁、報仇時間、Un Lugar en el mundo
Marcelo Piñeyro:烈焰焚幣、堪察加、選擇、迷色嫌疑犯、亡命三人組
Alberto Lecchi:胡桃戀愛、愛情大不同、灑鹽入傷
Fabián Bielinsky:暈眩的瞬間、九個皇后
Eduardo Mignogna:燈塔、秋日、風
Ariel Rotter:生活在他方、El otro
Leonardo Favio:一個孤獨男孩的記事、倚靠、人狼之戀
Martín Rejtman:我的名字,太多怪事、春光不再的時代
Daniel Burman:失去的擁抱、家庭法則、Esperando al mesías
女導演:
Lucrecia Martel:死國王(短片)、沼澤、聖女、無頭的女人
María Luisa Bemberg:我不想說這個、Yo,la peor de todas、Camila、無丈妻身
Celina Murga:Ana y los otros(眾里尋他)
Teresa Constantini:Sin intervalo
Liliana Romero:El color de los sentidos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