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撒刀,因出自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戶撒鄉而得名。居住在戶撒鄉的阿昌族民眾,鍛制發具的技術,代代相傳,歷經數百年的發展,形成了獨具風格的民族民間的傳統工藝。
基本介紹
用具介紹
基本信息

產品簡介
產品分類




戶撒刀,因出自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戶撒鄉而得名。居住在戶撒鄉的阿昌族民眾,鍛制發具的技術,代代相傳,歷經數百年的發展,形成了獨具風格的民族民間的傳統工藝。
戶撒刀,因出自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戶撒鄉而得名。居住在戶撒鄉的阿昌族民眾,鍛制發具的技術,代代相傳,歷經數百年的發展,形成了獨具風格的民族...
阿昌族戶撒刀鍛制技藝,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戶撒鄉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阿昌族戶撒刀鍛制技藝,製作過程須經下料、制坯、打樣、修...
戶撒刀也叫阿昌刀,它是因產於阿昌族聚居的隴川縣戶撒鄉而得名。戶撒刀歷史悠久,早在明清時期就享有一定盛名,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戶撒刀品種繁多而且極富民族...
戶撒刀也叫阿昌刀,因隴川縣戶撒鄉主要是阿昌族聚居區而得名。戶撒盛產刀具,而且極富民族特色,遠銷緬甸及國內及省內怒江以西地區,為各民族所喜愛。戶撒刀工藝...
簡介阿昌刀鍛制技藝流傳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西北部的戶撒鄉,主要集中在潘樂、戶早、隆光、項姐、臘撒、明社、曼炳7個村委會。因隴川縣戶撒鄉...
婁四東,阿昌族人,世居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戶撒鄉。阿昌族戶撒刀刀匠, 婁宗培之子。...
折花刀是保全腰刀中的一種。 中國少數民族三大名刀之一,與維吾爾族英吉沙刀、阿昌族戶撒刀並稱我國少數民族三大名刀。...
“景頗族目瑙縱歌”、“阿昌族戶撒刀鍛制技藝”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全民健身活動得到廣泛開展。建成各類廣播電視發射基站61座,完成221個自然村9688戶“...
保全腰刀與維吾爾族英吉沙刀、阿昌族戶撒刀並稱我國少數民族三大名刀,保全腰刀製作工藝是保全族最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1] 保全腰刀造型優美,線條明快,裝潢考究...
戶撒刀也叫阿昌刀,因隴川縣戶撒鄉主要是阿昌族聚居區而得名。戶撒盛產刀具,而且極富民族特色,遠銷緬甸及境內怒江以西地區,為各民族所喜愛。戶撒刀工藝獨特,...
12雲南德宏州阿昌族戶撒刀傳統技術案例研究 12.1阿昌族簡介 12.2戶撒阿昌族鄉 12.3調查研究方法 12.4戶撒刀的歷史沿革 12.5作為傳統知識的戶撒刀 12...
阿昌族戶撒刀 白族扎染 苗族蘆笙 雲南民族服飾 第三節在貴州“尋寶” 玉屏簫笛 蠟染製品 苗繡 第四節在西藏“尋寶” 唐卡 藏腰刀 西藏地毯 第五...
婁宗培,阿昌族人,世居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戶撒鄉。阿昌族戶撒刀刀匠,婁四東之父。...
這裡有遠古時期的制陶技術———傣族傳統制陶技藝;傣族、納西族手工造紙技藝;傳承文化的傣族貝葉經製作技藝;有“柔可繞指,削鐵如泥”之譽的阿昌族戶撒刀鍛制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