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街廟會

阿拉街廟(崇化禧寧寺)是前郭境內四個喇嘛廟中建築規模最大的寺廟,統領其它三個寺廟。自1936年就有日本人穿著紅色喇嘛服裝,以出家人身份駐在寺內,經常往來阿拉街廟和偽都新京之間。回到城市即西裝革履,恢復日本人面貌。1940年前後阿拉街廟是旗境內唯一有活佛的寺廟。 廟會期間,每天早晨,由長春站發出專列客車,到站後有滿鐵汽車把遊人送到寺內,客車當日往復。漢人占多數,也有很多日本男女遊人。寺內熙熙攘攘,人山人海。約百人左右由喇嘛化裝、戴有假面具的舞蹈隊,俗稱“察瑪”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拉街廟會
  • 類別:廟會
  • 地點:前郭境
  • 相關:“察瑪”舞
  • 別名:崇化禧寧寺
簡介,歷史起源,前郭四大寺廟,廟會文化,廟會小吃,

簡介

阿拉街廟距王府火車站五公里。每年農曆六月十五和十六兩天舉行盛大廟會。偽滿國都新京進入農曆六月初,即在大街小巷張貼彩色宣傳畫,背景是金碧輝煌三層佛殿、雕樑畫棟,屋頂是有金色馬和法輪,彩色鮮艷。殿前是穿著龍袍,頭戴雞冠帽,腳穿靴子,塗面跳舞的兩個人,後邊是丈余長帶輪子的大喇嘛(簡欽),五顏六色甚為美觀。畫的下邊印著描繪的日期和滿鐵由長春站發車時間。專列往返只收單程優待票價,吸引著偽國都新京漢人和日本人。在廟會前兩天做買賣的商人和小販來到廟前搭棚設床,擠滿了溝溝岔岔。

阿拉街廟會
王府站在1940年前後,人煙稀少,街上冷冷清清,周圍是草原,紅色野百合,白色的芍藥,黃花菜等,在綠色草原中開放。空氣清新,野草沁香,甚為幽美。當時王府站候車室是仿照寺廟建築,黃瓦蘭頂,雕樑畫棟;屋內天棚是木板結構,畫的是深藍色的和中間白色鳥的寺廟圖案。反映了傳統藝術,突出了民族特色,美觀大方。這種標誌著勞動人民結晶的候車室,在當時京白線上堪稱獨樹一幟。 廟會期間,每天早晨,由長春站發出專列客車,到站後有滿鐵汽車把遊人送到寺內,客車當日往復。漢人占多數,也有很多日本男女遊人。寺內熙熙攘攘,人山人海。約百人左右由喇嘛化裝、戴有假面具的舞蹈隊,俗稱“察瑪”舞。
在喇叭聲聲,鑼鼓喧天的音樂節奏下,終日輪換舞蹈。圍觀民眾不下千人,非常熱鬧。寺外叫賣聲喧譁,蒙漢民眾買吃的,買小百貨的,也有買紀念品的。接近中午時,遊人齊聚寺內,數千人等待目睹“活佛”,可謂廟會的最高潮。不久,“活佛”在二樓佛殿上露面,蒙漢族民眾頂禮膜拜,日本人則雙手合什鞠躬致敬。“活佛”露面約十分鐘左右即結束。在兩天的廟會期間,參見活佛只有兩次。
這樣的廟會一直延續到1944年。

歷史起源

阿拉街廟會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這些名稱,可以說正是廟會形成過程中所留下的歷史“軌跡”。作為一種社會風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和歷史原因,而廟會風俗則與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廟觀的宗教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同時它又是伴隨著民間信仰活動而發展、完善和普及起來的。 東漢時期佛教開始傳入中國。同時,這一時期的道教也逐漸形成。它們互相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生存競爭,在南北朝時都各自站穩了腳根。而在唐宋時,則又都達到了自己的全盛時期,出現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動。如聖誕慶典、壇醮齋戎、水陸道場等等。佛道二教競爭的焦點,一是寺廟、道觀的修建。二是爭取信徒,招徠民眾。為此在其宗教儀式上均增加了媚眾的娛樂內容,如舞蹈、戲劇、出巡等等。這樣,不僅善男信女們趨之若鶩,樂此不疲,而且許多凡夫俗子亦多願意隨喜添趣。為了爭取民眾,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廟觀的方式擴大影響。北魏時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動就是如此。所謂“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裝上彩車,在城鄉巡行的一種宗教儀式,所以又稱“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遷都洛陽後,大興佛事,每年釋迦牟尼誕日都要舉行佛像出行大會。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陽城各寺都將佛像送至景明寺。多時,佛像有千餘尊。出行時的隊伍中以避邪的獅子為前導,寶蓋幡幢等隨後,音樂百戲,諸般雜耍,熱鬧非凡。唐宋以後廟會的迎神、出巡大都是這一時期行像活動的沿襲和發展。並漸次推廣到四川、湖廣、西夏各地。元、明以後,行像之風才衰落,很少見於記載。
除了佛、道二教的“行像”,他們還在寺、觀中舉辦道場,定期進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動,坐等信徒俗眾前往齋戒聽講,頂禮膜拜。
原來屬於民間信仰的報賽酬神活動,紛紛與佛道神靈相結合。其活動也由鄉間裡社逐漸轉移到了佛寺和道觀中進行。在佛、道二教舉行各種節日慶典時,民間的各種社、會組織也主動前往集會助興。這樣,寺廟、道觀場所便逐漸成了以宗教活動為依託的民眾聚會的場所了。
而這些宗教活動逐漸世俗化,也就是說更多的是由民間俗眾出面協商舉辦。這種變化,不僅大大增加了這些活動自身的吸引力和熱鬧程度,也使這些活動中的商貿氣息隨著民眾性、娛樂性的加強而相應增加。在宗教界及社會各界的通力協助下,使廟會活動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廟會不論從其數量還是規模,在全國都已形成蔚為大觀的局面,但就廟會的活動內容來說,仍偏重於祭神賽會,而在民間商業貿易方面相對薄弱。廟會的真正定型、完善則是在明清以至於近代。
早期廟會僅是一種隆重的祭祀活動,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交流的需要,廟會就在保持祭祀活動的同時,逐漸融入集市交易活動。這時的廟會又得名為“廟市”,成為中國市集的一種重要形式。隨著人們的需要,又在廟會上增加娛樂性活動。於是過年逛廟會成了人們不可缺少的過年內容。但各地區廟會的具體內容稍有不同,各具特色。

前郭四大寺廟

妙雲寺和福興寺

阿拉街廟會
在新豐鄉廟上屯原有兩座寺廟,一寺名為“妙雲寺”;一寺名為“福興寺”。兩寺相距約25米,均建於清朝光緒二年(1876年)。 妙雲寺在福興寺的西側,是一座青磚壘砌的平頂三層樓,內設有81間房舍。兩根通天柱直立,雕樑畫棟,氣勢宏偉。中間有一通三樓的“天井”。一層樓為供佛殿,供奉著各種銅鑄和泥塑的佛像,最大高約1.6米。樓上藏有經書。門外兩旁還分立著兩匹泥塑馬,一紅一黃。曾有嘛喇80餘人。
福興寺為青磚壘砌、起脊。規模較小。裡面也供有銅佛和泥佛。
每逢六月十五日廟會,前來兩寺逛廟和拜佛的人甚多。
崇化禧寧寺
崇化禧寧寺,位於王府鎮阿拉街屯中,俗稱“阿拉街廟”。此寺建於順治年間(約1647――1655年),由理藩院撥巨款修建,建築面積大約6萬至7萬平方米。修佛堂81間,寺院中心又建造一座高達15米的三層大佛殿。整個寺廟雕樑畫棟,金碧輝煌,氣勢雄偉,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開始僅有喇嘛三十名,隨著宗教的廣泛傳播,最多時達330餘名。加上過往的喇嘛,每天都在600餘人以上。
光緒年間,崇化禧寧寺的錫勒喇嘛病死,本旗扎薩克齊默特色木丕勒使其三叔呼圖克圖成為扎薩克喇嘛,也就是執政喇嘛,有為衛兵40名。於是,此寺成了全旗佛教的統治中心。
德壽寺
德壽寺,又稱“黑地廟”,位於烏蘭敖都鄉北約7公里的黑遞廟屯中心。此廟建於清朝康熙25年(1886年)。
寺廟由前殿、中殿、後殿、禪堂、鐘樓、里外院等所組成。布局嚴整,錯落有序,是前郭縣西部的最大寺廟。前、中兩殿均約15米見方,為硬山式磚瓦建築。前殿有前後兩門,後門為券門。中殿前有三門,中間大、兩側小,後有一大門。後殿約22米見方,建築為平頂重殿結構,前有一門。

阿拉街廟會
據曾在寺里當過小喇嘛的王福祥介紹,寺里最數中殿壯觀,正面前檐為18根明柱承托,每根柱上有三鋪坐斗拱叩接,拱以子拱、斗以戶斗為中心,有散斗6個。除柱頭斗拱外,還有補間三鋪坐斗拱六座,闌枋與斗拱之間皆加裝飾,精巧細美,渾厚古樸。 在後殿正中供奉著一騎騾子女天神像,像前有五層紗幛遮蓋。兩側分立大小沸像近千,襯托出女天神的尊嚴與氣魄。四壁還掛著24仙圖畫,有上、中、下八仙,分別騎著牛、馬、羊、龍、鳳、象等禽獸。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整個廟字給人以雄偉壯觀,神秘莫測的感覺。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和高超技藝。
廟裡原有大小喇嘛200餘人,到偽滿時只剩81人。每年陰曆6月15日為廟會,主要活動內容是念經、跳鬼。這一天方圓數百里的民眾都要來逛廟會、祭佛,人山人海,十分熱鬧。
廣慶寺
廣慶寺,位於東三家子鄉小廟子屯,又名“小廟子”。建於清朝康熙25年(1886年)。
此廟由三間門樓、四十間正殿、前後殿組成。正殿為三層樓房,一層為喇嘛誦經的經堂,有四根通天柱直通二樓頂,柱上雕龍刻鳳,氣勢宏偉。二層和三層為供佛像的佛堂。裡面供有如來、彌勒、關公等神像,多為銅鑄或泥塑,也有紙畫和布畫。在二層樓上還專門設有鐘樓房,兩側有木梯可供上下。寺院為青磚圍牆,東西各有一角門。
據當年在寺廟裡當過大喇嘛的陳玉山老人回憶,寺里曾有喇嘛百餘人,每年6月15日為廟會,這一天人山人海,連百餘里以外的民眾也遠道而來。香火興旺,盛極一時。

廟會文化

阿拉街廟會
廟會文化是我國民族大眾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一種極其複雜、古老而又新鮮的社會文化現象,它既是宗教的,又是世俗的,充分反映了農民民眾長期積澱形成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心理態勢。它世代延續、傳承和發展,歷久不衰,屢禁不止。近十年來,隨著改革開放和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實,城鄉各地廟會興起,規模可觀,值得研究。 廟會文化的起源
我國廟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1986年在遼西牛河梁“女神廟”地下遺址的考古發現,證明我國大約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已有了廟會活動。
東晉、南北朝時期,由於社會動亂、戰爭頻繁,佛教得以廣泛流傳,對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北魏時期,修廟之風大興,盛大的廟會逐漸代替了原來的社祭活動,據記載:當時,僅洛陽一地就有寺廟1300餘座。
到我國封建社會的極盛時期的唐朝,由於統治者比較開明,思想界比較活躍,不再像漢朝那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得宗教活動益發興盛起來,儒、佛、道等各種思想及宗教得到廣泛的流傳。
明清時期,“行香走會”活動風靡一時,民間藝術活動在農民自發組織起來的祭神大遊行中大展風采。民眾性的文娛活動使廟會文化得到了取之不竭的補充與不斷的提高,產生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強烈的吸引力。
綜觀文化史可見:廟會的產生與形成,是社會物質生產和文化發展的一種必然產物,也是人類進化中精神世界的一種需要。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有——
一、在人類童年時代,由於對自然界千變萬化現象難以理解,對自然災害無力對抗,認為冥冥之中,有一種超人間的力量在支配著世界、主宰著一切,人的福禍吉凶、生老病死都由這種超人間力量的神靈來決定,人們由畏懼而產生敬仰,並漸漸形成了以神靈為核心的原始宗教。為了得到神靈的保護與恩賜,便建廟設祭,頂禮膜拜,以尋求精神的寄託與慰藉。

阿拉街廟會
二、人們出於對祖先、前賢、愛國志士、民族英雄、能工巧匠、忠臣賢孝及帝王將相的景仰崇拜,為了永久紀念他們,便在他們謝世之後,修廟宇、塑泥胎,進行祭祀(所以,在我國人神是合一的)。 三、當善良的人們無力懲處社會邪惡勢力時,便借用神靈對人的恐嚇威力,樹起一個個主宰一切的觀念偶像,藉此告諭、訓誡壞人壞事,撫慰、稱頌好人好事,追求勸善、積德、修身養性的宿命效應。
四、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人們對階級壓迫、階級剝削和戰爭帶來的苦難,不但無法理解,而且,也找不到解脫這種苦難的現實途徑,只能把希望寄託於虛構的“來世”或“天堂”,求助他們無限崇拜的神靈的保佑。
歷代封建統治階級都極力扶持宗教組織,不懈宣揚迷信思想,無限誇大神靈威力,自詡“真龍天子”,並將政權與神權結合起來,搜刮民財,普修廟宇,將它變成愚弄、麻醉、統治人民大眾的精神工具。
廟會文化類型
廟會文化是種特殊的社會生活。各地、各種廟會舉行的時間、期限和內容雖有不同,但從性質上分,大體上可以歸納以下幾類:
——封建迷信型。這種廟會用虛構的自然力量來實現參與者虛無飄渺的驅邪治病、占卜算卦、兜售神藥的願望和目的,既無嚴肅的宗教意義,也無積極的文化意義。
——傳統宗教型。這種廟會尊崇神或佛,有教義教規和經籍典冊,有專鬥神職人員和傳統禮儀程式。它利用廟會文化中的民間音樂、舞蹈、繪畫、雕塑藝術形式來展示、傳播宗教。
——紀念祭祀型。崇拜英雄豪傑、愛國志士、清官潔吏、名醫良師、聖賢祖先。有禮儀設施、傳統的禮儀程式及活動周期。

阿拉街廟會
——文化經貿型。為開發本地經濟、民俗、文化資源而舉行的廟會。以經貿、旅遊、戲曲、電影(視)、曲藝、雜技、電子遊戲、體育活動為主要內容。 ——娛樂交往型。這種廟會一般在農閒季節舉行。每當臨近會期,周圍村落農民便接親眷邀朋友,敘親情、話農事、洽生意,有的還擇婿配偶。此類廟會對農民民眾有極大的吸引力。
從廟會的類型看,宗教信仰是廟會的起源,經貿和文化是廟會的支點。
正確引導廟會文化活動。
發揮廟會文化的積極作用,雖然有利於保護民間文化遺產,有利於弘揚民族傳統文化,也有利於發展經濟貿易,有利於滿足人民民眾多方面的需要。

廟會小吃

阿拉街廟會
阿拉街廟會中最受歡迎的當屬食品攤。老北京的傳統風味小吃都可以找得到,有麥仁茶、炒肝、灌腸、切糕、糖葫蘆、豆汁、爆肚、褡褳火燒、涼皮兒等等。 小吃攤里還有許多外地有名的特色食品,比如蘭州拉麵,新疆烤羊肉串,上海小籠包,天津十八街大麻花、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浙江溫州魚肉丸子湯,寧波賴湯圓,南京鹽水鴨,鎮江餚肉,西安涼粉,重慶辣燙,濟南大煎餅,山西平遙醬狗,太原刀削麵等等,真是舉不勝舉。這么多各地小吃、名點薈萃的機會即便是在北京也是不多見的,花個十來塊錢,你就可以吃得很滿足。
灌腸
獨特的風味小吃。明劉若愚中就有所記載。灌腸的色澤粉紅,鮮潤可口,鹹辣酥香,別有風味。
清光緒福興居的灌腸很有名氣,人稱普掌柜的為“灌腸普”,傳說其製作的灌腸為西太后所喜。各大廟會所賣灌腸是用澱粉加紅曲所制。據說最初的灌腸是用豬小腸灌綠豆粉芡和紅曲,蒸熟後,外皮白色,腸心粉紅。後來由於豬小腸與澱粉不相合,就用澱粉搓成腸子形,上鍋蒸,但保持了灌腸的名稱。再後也不用綠豆粉了,顏色也不象以前的好看。
灌腸本應是用豬大腸灌上碎肉和澱粉,蒸熟後削片在鐺上用大油煎烙。如後門橋華安居、福興居所賣,質量甚精。但廟會上所賣的灌腸卻只用澱粉點上紅□,作成腸形(即粉坨子)削成小塊在鐺上用極次的湯油半煎半烙,使其外焦里嫩,然後澆上蒜汁鹽水,用竹籤扎著吃。
茶湯

阿拉街廟會
傳統風味小吃。茶湯味甜香醇,色澤杏黃,味道細膩耐品。清嘉慶年間的中有“清晨一碗甜漿粥,才吃茶湯又麵茶”。講究喝前門外的聚元齋和天橋的茶湯李。 茶湯是炒熟的糜子面,放上紅糖,用滾開的水一衝即成。油茶是用牛油或素油將麵粉炒熟,放上糖,用滾開的水一衝。茶湯和油茶都有所謂“八寶”之說。其實就是加上山楂條、青紅絲、葡萄乾、核桃瓤、瓜子仁等一些果料,使之香甜可口,別有風味。經營此業的多兼營“藕粉”。
經營此業者,通常是設一把紫銅的大茶湯壺,保證隨時有開水可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