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輸油管線,世界上第一條伸入北極圈內的原油輸送管道。起點為美國阿拉斯加北坡的普拉法霍灣,終點為阿拉斯加灣瓦爾迪茲港。全長1288千米,管徑1220毫米,1974年動工修建,1977年建成,年輸送能力約1億立方米。建於北極圈內,要通過700千米的凍土帶,管道採取地上架空與地下埋設兩種方式。地上架空管線上安設有加熱管。
阿拉斯加輸油管線,世界上第一條伸入北極圈內的原油輸送管道。起點為美國阿拉斯加北坡的普拉法霍灣,終點為阿拉斯加灣瓦爾迪茲港。全長1288千米,管徑1220毫米,1974年動工修建,1977年建成,年輸送能力約1億立方米。建於北極圈內,要通過700千米的凍土帶,管道採取地上架空與地下埋設兩種方式。地上架空管線上安設有加熱管。
縱貫阿拉斯加管道,俗稱阿拉斯加輸油管(英語:Trans-Alaska Pipeline System,簡稱TAPS,州內俗稱the Alyeska Pipeline,州外俗稱Alaska Pipeline)是連線美國阿拉斯加州北部產油區和南部港口,再轉運到美國本土煉油廠的管道運輸系統。管道主線起...
全線共設11箇中間泵站,總裝機功率近4780000kW,設計輸油能力1億米3/年。規劃設計、施工歷時9年,耗資近80億美元,1977年7月一期工程投產。管道主線起自北坡的普拉德霍灣,終止於阿拉斯加灣瓦爾迪茲,南北全長接近800 英里(約1,300 ...
白令海峽海底隧道 白令海峽海底隧道是一條貫穿白令海峽海底,長達105公里、堪稱“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隧道將俄羅斯西伯利亞和美國阿拉斯加連線起來。海底隧道將包括一條高速鐵路和一條高速公路、多條輸油管道、電纜和光纜。
事件:輸油管線爆炸,並引發原油泄漏。 事故起因:一艘30萬噸級外籍油輪在卸油的過程當中,由於操作不當引發的輸油管線爆炸。 傷亡:作業人員1人輕傷、1人失蹤;在滅火過程中,消防戰士1人犧牲、1人重傷。
同時結合中國石化濟南-青島輸氣管道二線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和東辛勝利輸油管線新建項目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案例,對油氣管道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的關鍵技術進行了具體示範。目錄 第一章地震災害與油氣管道安全概論 第一節地震災害概述 一...
縱貫阿拉斯加原油管道,世界上第一條伸入北極圈的原油管道。起自美國阿拉斯加靠近北冰洋岸邊的普拉德霍灣油田,縱貫整個阿拉斯加地區,終於阿拉斯加海灣威廉王子海峽的瓦爾迪茲港。美國17%的國內生產原油依靠這條管道運輸。管道參數 管道全長1...
最長輸油管線4830Km(伊朗)和4665 Km(前蘇聯,友誼線)。最長輸送油品管線4578km(美國,休斯頓至紐約 )。最長輸氣管線7680 km(從阿拉斯加經加拿大到美國西部)。最大管線直徑1620和擬建的2500。最高管線輸送壓力為9~12MPa。合成氨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