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沙拐棗

阿拉善沙拐棗

阿拉善沙拐棗(學名:Calligonum alaschanicum A. Los.)是蓼科,沙拐棗屬灌木,株高可達3米。老枝灰色或黃灰色;幼枝灰綠色。花梗細,花被片寬卵形或近球形。瘦果長卵形,肋極凸起,溝槽明顯;刺較細,頂枝開展,交錯或伸直。6-8月開花結果。

分布於中國內蒙古西部和甘肅西部。生長在海拔500-1500米的流動沙丘和沙地上。

阿拉善沙拐棗是荒漠區優良的飼用灌木,幼枝綠色柔嫩無刺,是駱駝和羊的好牧草,有良好的抓膘作用。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扦插,播種,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灌木,株高1.5-3米。老枝灰色或黃灰色;幼枝灰綠色。
阿拉善沙拐棗阿拉善沙拐棗
花梗細,長2-3毫米;花被片寬卵形或近球形。果(包括刺)寬卵形,少數近球形,通常長18-26毫米,寬17-25毫米;瘦果長卵形,向左或向右扭轉,肋極凸起,溝槽明顯;刺較細,每肋有2-3行,稠密或較稀疏,比瘦果寬度稍長至長過於2倍,基部微扁平,稍擴大,分離成少數稍連合,中部或中下部2次2-3分叉,頂枝開展,交錯或伸直。花果期6-8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內蒙古西部和甘肅西部(馬營坡)。生長在海拔500-1500米的草原化荒漠帶沙質土地,為沙質荒漠流動、半流動沙地的優勢種,群落極為稀疏,生物產量不高,常與檸條錦雞兒、岩黃耆、白沙蒿等灌木,半灌木組成群落,蓋度多在10-30%以下,但在水分條件較好的沙地上能密集生長,伴生植物也相對增多。

繁殖方法

扦插

阿拉善沙拐棗根櫱能力非常強,春季4月中下旬,選取1年生粗度為1厘米左右的枝條,截成40-50厘米,然後將其插穗浸水催根1天,使其充分吸水,再用濕沙分層覆蓋2-3天,取出搶墒扦插,株行距1米×2米,插後應及時灌水一次。阿拉善沙拐棗的這一特性,可為人工栽培與復壯更新所鑒借。

播種

種子處理:阿拉善沙拐棗種實生活力較強,但發芽較為困難,在呼市以春播為好,春播前,種子用涼水浸泡2-3天,待種實膨脹後撈出拌濕沙堆入室內或花盆內,每天上午11時至下午8時置於陽光下曝曬,經常灑水並翻動種子和濕沙,使溫濕度均勻一致,待種實吐白後,即可搶墒播種。
播種:春播時待土壤解凍後,一般於4月中下旬氣溫達15℃-17℃時,且所處理的種實吐白後,即可播種,通常採用條播,開溝播種,溝深6厘米,行距30厘米,每667平方米播7-8千克左右即可。但秋播時,種子可不處理,苗床上灌足底水後,即可播種,以穴播為好,挖穴點播,播深10-15厘米,每穴3-5粒種子,播後並輕輕壓實,穴距以50厘米×50厘米為好,待翌年春土解凍後,幼苗即可出土發芽。

栽培技術

澆水:阿拉善沙拐棗耐旱能力較強,極不耐水濕,土壤過濕易引起根腐病而死亡,但在較厚的沙土上,土壤過乾,也會影響苗木正常生長,播種育苗,春播後在4-5月可酌情灌水1-2次,切忌大水漫灌或灌水次數過多。待4月末-5月初再酌情澆水一次。
鬆土、鋤草:育苗多數為沙壤土地上,鬆土次數不宜過多,一般結合鋤草進行,鬆土2-3次即可。

主要價值

生態:阿拉善沙拐棗是良好的固沙植物。根系水平分布,可充分利用地表水分,又可進行根櫱繁殖。灰白色的老枝可耐夏季地表沙面高溫,抗風蝕沙埋能力強,抗乾旱能力極強。
飼用:阿拉善沙拐棗是荒漠區優良的飼用灌木,幼枝綠色柔嫩無刺,是駱駝和羊的好牧草,有良好的抓膘作用。因草群稀疏產草量較低,一般每公頃產乾草量在180千克以下,實用價值偏低,但可進行人工飛播和補播,用於流沙治理和草場改良,局部可獲得較高的密度和產量。阿拉善沙拐棗粗蛋白質含量偏低,尤以粗脂肪含量甚低,無氮浸出物是豐富的,粗纖維含量是不高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