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亞阿拉伯倭馬亞王朝至阿拔斯王朝(公元661 ~1055)時期的通信組織。有史可考的阿拉伯郵驛起於倭馬亞王朝(白衣大食)第一任眙里發穆阿維葉(661 ~ 680),到其第五任哈里發阿卜杜勒,麥立克時代(685~705),郵驛已成為良好的通信體系,驛馬在大馬士革和各省會之間定期運送公文和旅客。750年,阿拔斯王朝(黑農大食,750~ 1055)建立,郵驛成為僅次於財政的重要部門,特設驛傳部掌管全國的通信和運輸路政。各省設驛傳局,長官稱驛傳長。從首都巴格達(和平城)有多條郵路幹線輻射全國。沿線重鎮又有支線通達各地。各省驛站總計達900多處,每一驛站有幾百匹驛馬(駱駝)。巴格達的驛傳部曾編寫了多種旅行指南,對驛站、驛路、驛程均有詳細記載。阿拉伯的地理學家曾利用它作為編纂地理志的重要資料。最著名的是伊本胡示達茲比的《道里邦國志》,是其擔任傑貝勒省驛傳長或巴格達及薩馬拉的驛傳部大臣時,應哈里發的要求而作。此書提供了阿拉伯驛站確切而翔實的知識。從巴格達通向東方的驛路。這是阿拔斯王朝從波斯帝國繼承下來的遺產。其中最重要的是“大呼羅珊路”(即絲綢之路中段)。。把巴格達和同唐朝西北過境的拔塞於(熱海南岸)等城鎮聯接起來。從木鹿分出的“吐火羅道”,經阿富汗北部通達吐幕。直到現在,從德黑蘭(古賴伊城附近)開端的伊朗郵政幹線,仍依古代驛道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