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姆·伊戈揚(Atom Egoyan),1960年7月19日出生於埃及開羅,加拿大籍亞美尼亞裔導演、編劇、製片人,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及加拿大皇家藝術學院成員,畢業於多倫多大學聖三一學院。
1981年,執導劇情短片《性感的時刻》。1984年,憑劇情片《喜相逢》提名第5屆加拿大吉尼獎最佳導演。1994年,自編自導的劇情片《性感俱樂部》獲得第4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1997年,自編自導的劇情片《意外的春天》獲得第5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費比西獎和天主教人道精神獎。1998年,憑藉電影《意外的春天》提名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該片提名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1999年,自編自導的驚悚片《意外的旅程》提名第5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2002年,執導的戰爭片《阿拉若山》提名第5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
2005年,執導的懸疑片《何處尋真相》提名第5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2008年,執導的劇情片《愛慕》提名第6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2012年,執導的舞台劇《喂,喬!》獲得愛爾蘭時報/ESB愛爾蘭戲劇獎最佳導演獎。2014年,執導的驚悚片《人質》提名第6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2015年7月,執導的驚悚片《記住》提名第7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同年,被授予總督表演藝術終身成就獎。2016年,擔任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審會成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托姆·伊戈揚
- 外文名:Atom Egoyan
- 別名:艾頓·伊戈揚、阿托姆·伊格楊
- 國籍:加拿大
- 民族:亞美尼亞
- 出生地:埃及開羅
- 出生日期:1960年7月19日
- 職業:導演、編劇
- 畢業院校:多倫多大學
- 代表作品:性感俱樂部、意外的春天、意外的旅程、愛慕
- 主要成就:第4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
第5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
第5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
第5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第41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 職務:製片人
早年經歷
演藝經歷
個人生活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上映時間 | 作品名稱 | 作品類型 |
---|---|---|
2019年 | 《榮譽之客》 | 長片 |
2018年 | 《鹿特丹,我愛你》 | 長片 |
2015年 | 《記住》 | 長片 |
2015年 | 《女武神》 | 戲劇 |
2014年 | 《人質》 | 長片 |
2013年 | 《魔鬼繩結》 | 長片 |
2013年 | 長片 | |
2013年 | 《鳳儀亭》 | 戲劇 |
2012年 | 《看不見的世界》 | 長片 |
2012年 | 《殘忍與溫柔》 | 戲劇 |
2012年 | 《喂,喬!》 | 戲劇 |
2010年 | 《Moving the Arts》 | 長片 |
2009年 | 《克洛伊》 | 長片 |
2008年 | 《愛慕》 | 長片 |
2007年 | 《每人一部電影》 | 長片 |
2006年 | 《Citadel》 | 長片 |
2005年 | 《何處尋真相》 | 長片 |
2002年 | 《阿拉若山》 | 長片 |
2002年 | 《烽煙歲月》 | 長片 |
2001年 | 《Diaspora》 | 短片 |
2001年 | 《Close》 | 短片 |
2000年 | 《The Line》 | 短片 |
2000年 | 《克拉普最後的錄音帶》 | 短片 |
1999年 | 《意外的旅程》 | 長片 |
1997年 | 《意外的春天》 | 長片 |
1997年 | 《莎樂美》 | 戲劇 |
1997年 | 《巴赫第四號大提琴組曲》 | 長片 |
1995年 | 《A Portrait of Arshile》 | 短片 |
1994年 | 《性感俱樂部》 | 長片 |
1993年 | 《月曆》 | 長片 |
1993年 | 《明知故犯》 | 長片 |
1993年 | 《Gross Misconduct》 | 長片 |
1991年 | 《玩火自焚》 | 長片 |
1991年 | 《蒙特婁六重奏》 | 長片 |
1989年 | 《幕前幕後》 | 長片 |
1988年 | 《迷離時空 第三季》 | 電視劇 |
1988年 | 《Looking for Nothing》 | 長片 |
1987年 | 《合家觀賞》 | 長片 |
1987年 | 《13號星期五 第一季》 | 電視劇 |
1985年 | 《奇異的世界 第一季》 | 電視劇 |
1985年 | 《希區柯克懸念故事集》 | 電視劇 |
1985年 | 《In This Corner》 | 長片 |
1985年 | 《Men: A Passion Playground》 | 短片 |
1984年 | 《喜相逢》 | 長片 |
1982年 | 《待售房屋》 | 短片 |
1981年 | 《性感的時刻》 | 短片 |
1980年 | 《After Grad with Dad》 | 短片 |
1979年 | 《Howard in Particular》 | 短片 |
1977年 | 《Lust of a Eunuch》 | 短片 |
編劇作品
製片作品
上映時間 | 作品名稱 | 作品類型 |
---|---|---|
2014年 | 《人質》 | 長片 |
2012年 | 《看不見的世界》 | 長片 |
2008年 | 《愛慕》 | 長片 |
2005年 | 《何處尋真相》 | 長片 |
2002年 | 《阿拉若山》 | 長片 |
1999年 | 《意外的旅程》 | 長片 |
1994年 | 《性感俱樂部》 | 長片 |
1991年 | 《玩火自焚》 | 長片 |
1991年 | 《蒙特婁六重奏》 | 長片 |
1987年 | 《合家觀賞》 | 長片 |
1984年 | 《喜相逢》 | 長片 |
1981年 | 《性感的時刻》 | 短片 |
參演電影
剪輯作品
上映時間 | 作品名稱 | 作品類型 |
---|---|---|
1987年 | 《合家觀賞》 | 長片 |
1981年 | 《性感的時刻》 | 短片 |
攝影作品
上映時間 | 作品名稱 | 作品類型 |
---|---|---|
1981年 | 《性感的時刻》 | 短片 |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1998 | 第70屆 |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 莫失莫忘 | 提名 |
1998 | 第70屆 |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 莫失莫忘 | 提名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14 | 第67屆 | 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人質 | 提名 |
2008 | 第61屆 | 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愛慕 | 提名 |
2005 | 第58屆 | 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何處尋真相 | 提名 |
1999 | 第52屆 | 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意外的旅程 | 提名 |
1997 | 第50屆 | 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 | 意外的春天 | 獲獎 |
1997 | 第50屆 | 坎城國際電影節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 意外的春天 | 獲獎 |
1997 | 第50屆 | 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費比西獎 | 意外的春天 | 獲獎 |
1997 | 第50屆 | 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意外的春天 | 提名 |
1994 | 第47屆 | 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費比西獎 | 性感俱樂部 | 獲獎 |
1994 | 第47屆 | 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性感俱樂部 | 提名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1988 | 第38屆 | 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獎-榮譽提及-新電影論壇 | 合家觀賞 | 獲獎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08 | 第33屆 |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最佳加拿大長片-評審會特別獎 | 愛慕 | 獲獎 |
1997 | 第22屆 |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最佳加拿大長片獎 | 莫失莫忘 | 獲獎 |
1994 | 第19屆 |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最佳加拿大長片獎 | 性感俱樂部 | 獲獎 |
1991 | 第16屆 |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最佳加拿大長片獎 | 玩火自焚 | 獲獎 |
1987 | 第12屆 |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最佳加拿大長片獎 | 合家觀賞 | 獲獎 |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1988 | 第41屆 |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 合家觀賞 | 獲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