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仲卻

阿德·仲卻,亦名阿德·仲木切卻,簡稱“仲卻”,是青海藏族地區著名的藏傳佛教周巴噶舉派大學者。任青海省政協常委、玉樹州政協副主席、青海省佛教協會副會長、玉樹州佛教協會會長等職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德·仲卻
  • 亦名:阿德·仲木切卻
  • 簡稱:仲卻
  • 身份:藏傳佛教周巴噶舉派大學者
公元1929年藏曆五日,仲卻誕生於今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吉曲鄉格達莊相日村一農戶家庭。父親系囊謙千戶四大管家之一的群保百戶屬下一個小“乾保”(類似村長之職務),母親系農村婦女,篤信佛教。1936年,仲卻剛滿7歲時,被噶舉派黑帽系第十六世活佛日必多吉和西藏周巴噶舉派祖寺周巴寺活佛卻吉公保認定為采久寺第八世阿德活佛,一般尊稱為“阿德朱古”、“仲卻朱古”或“仲卻仁保切”。
采久寺,屬藏傳佛教噶舉派支系周巴噶舉派,藏語法名“周頓囊謝舟群科楞”,意為“周巴講修顯密法輪洲”,系周巴噶舉派大活佛仲通齊切巴所命名,是舊時代統領玉樹全境的囊謙千戶家寺,位於今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扎鄉境內巴曲河岸的囊謙喀地方。囊謙喀,又名“巴吉雍欽喀”,意為“招徠吉祥之地”,是原囊謙千戶府所在地。該寺約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分建於本縣的周巴噶舉派寺院池秀寺。當時,第五世池秀寺活佛巴丹晉美才旺赤列降生於囊謙千戶家,其母拉毛班藏(1794年〖CD2〗1858年),系千戶屬下拉達百戶之女,她嫌位於今吉曲鄉卡森村附近的池秀寺離千戶家太遠,平時無法見到兒子,便於千戶府附近的一座土丘上建一“采久”(初十之意,有一種專門在每月初十念誦的經,故名)經堂,供兒子誦經,在此基礎上發展成為後來的采久寺。巴丹晉美才旺赤列成年後,學識淵博,譽稱“班智達”(大學者),與四世章嘉國師益希丹貝堅贊(1787年〖CD2〗1846年)交往甚密,並通過章嘉與達賴喇嘛和青海蒙古諸王公建立聯繫。約在清道光年間,清庭向囊謙千戶授予親王爵位,賜贈蒙古王爺服飾,同時向巴丹晉美才旺赤列賜贈寫有“諾門汗呼圖克圖”字樣的詔書及唐卡、烏金章、緞子封誥等。自此,采久寺地位陡增,成為千戶府所轄各寺院之首,池秀寺遂由母寺變為子寺。采久寺所轄子寺逐年增多,有包括池秀寺在內的哇龍寺(今囊謙縣尕涌鄉,周巴噶舉派)、海日寺(同上)、吉喔寺(今囊謙縣香達鄉,周巴噶舉派)、擦伊寺(同上)、楞主寺(今囊謙縣吉曲鄉,周巴噶舉派)、邦囊寺(今囊謙縣吉曲鄉,寧瑪派)、邦色寺(今囊謙縣東壩鄉,寧瑪派)、當卡寺(今玉樹縣結古鎮,寧瑪派)以及西藏自治區昌都專區類吾齊縣安貢寺等。另外還與其它近百座寺院建立有宗教聯繫。因此,該寺活佛在原千戶府所屬諸寺及其眾信徒中地位最尊。舊時,采久寺屬寺中只有洛巴寺、嘎寺、桑買寺和池秀寺活佛有權向千戶灌頂,而采久寺阿德活佛則可以召集這些活佛議事或主持灌頂儀式,政治上享有百戶待遇,生活費用全部由千戶供給。仲卻活佛正是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
仲卻幼年時即發修法宏願,天資聰穎,與眾迥異。1938年9歲正式削髮出家時,已能熟練念誦藏文經文。9至15歲,拜本寺學者求貢仁保切為師,熟讀、背誦和默寫有關噶舉派基本教義的經文典籍,對於佛事活動方面常用的頌經供佛和本尊壇場修學儀規、僧眾集會誦經儀規、供設食子秘訣、彩粉畫壇法、打擊法樂吹奏法螺、跳神以及契結手印方法等均進行了全面的學習和訓練,同時完成了僧人在佛學入門前必須履行的40萬遍祈禱頂禮儀式。16歲時起,先後悉心研讀了《詩鏡論》、《妙音論》、《寶生論》、《甘藏露》、《四部醫典》、《晶珠本草》(又名《藥物學廣論》或《無垢晶串》)等藏族有關詩學、聲明、醫學方面的名著。並初讀了《歷算降雨論》、《吉凶推算術》等天文歷算著作。這些為他以後成長為著名學者,在文學、醫學、天文歷算,以及繪畫、雕塑諸方面的眾多建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公元1949年在他20歲時,拜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縣康賽寺大堪布囊江遜保為師,受沙彌戒,進一步全面學習噶舉派一切教法和耳傳秘法,特別對噶舉派所獨具的大手印法和包括臍火修法、幻身成就法、夢觀成就法、光明成就法、中有成就法、轉識成就法等屬無上瑜珈部密法的“那繞六法”進行了反覆研讀和修習。同時,結合學習了《三律儀倫》、《律經根本律》、《入菩薩行論》、《中觀根本智論》、《乘門普攝經教寶藏三學善說論》、《究竟一乘寶性論》、《密續秘密藏》、《喜金剛續第二品》等佛教經論典籍;在成熟解脫方面主要研讀了《金剛?》、《密乘修習儀規之海》、《密乘修習寶生法》等總述佛教密乘續部的重要論著、密法四部灌頂以及寧瑪派的眾多經典;在伏藏經典方面,主要學習了《伏藏甘露義》、《成熟解脫之海》、《彩虹經》、《殊勝伏藏經》等及自派各名師有關密乘本尊護法神修習法類的眾多名著;在灌頂方面主要研究修習了《大手印》、《那撓六法》、《涸屍》、《因緣》、《廣道》、《園滿大寶金?論》等。此外,他還潛心研讀了天文歷算、文學、醫學、史地、繪畫、雕塑等方面的知識與技巧。由於他勤奮好學,功底紮實,學識淵博,深得經師的賞識。為宏廣噶舉派教法,經師常對他寄於厚望。當他才22歲時,已才華橫溢,開始著書立說。在此後的四十多年中,先後寫出《三律儀論注釋》、《律經根本律注釋》、《密續秘密藏注釋》、《新舊曼萘羅供施法》等,並著有全面、系統地講述采久寺法事儀規和教法特點的《稻穀漫談隨筆》和藏文語法論著《三十頌》、《藏文正字學》、《詞藻學》、《領鶯藥窟(上下集)》等。在1958年後一度身遭磨難時期,他還完全憑記憶,利用舊報紙的邊角和間隙,整理出藏族長篇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中的《茶馬相宗》和《瑪燮日帳》兩部。他擅長醫學、詩歌、繪畫、雕塑、建築設計等,曾運用豐富的藏醫藥理知識和醫療技術為民眾治病,並且經常和原千戶府家醫、玉樹地區當代著名藏醫包豪多傑切磋醫療理論和實踐經驗,是玉樹地區公認的名醫。他還寫過不少反映藏區生活的詩歌,為本寺繪製過不少唐卡(捲軸畫),為現代醫院雕塑過醫用人體模型。現采久寺和玉樹地區其它不少寺院新穎而獨具特色的建築,不少是出自他的精心設計。前幾年,玉樹州政府、州政協、州民族宗教事務局和佛學院等部門亦特聘請他設計有關建築,他都圓滿地完成了任務。
仲卻活佛德高望重,學識洲博,在國外已有較大影響。1988年曾應邀兩次去印度、不丹、尼泊爾等地佛教界,講授周巴噶舉派經法,深愛國外藏傳佛教噶舉派信眾的擁戴。
仲卻活佛十分熱心於公益事業,為解決民眾治病、磨麵和子女入學的困難,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先後建起了藏醫院、水磨房和藏文學校。受到當地政府的讚揚和僧俗民眾的普遍尊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