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弓中心校
- 英文名:agongzhongxinxiao
- 簡稱:學校
- 校訓:無
- 創辦時間:1937年
- 所屬地區:中國
- 類別:國小
- 學校類型:學習
- 學校屬性:此校已被炸
阿弓中心校概況
當時的教師報酬由縣政府供給,主要是大米為主,每月給予適當的菜錢。但由於當時國民政府的腐敗,相當一部分沒有落實到教師手中。連大米都要到百里外的牛場,貓場或以那等地去領取,況且當時交通極不方便,一些教師也只好放棄了這份報酬了。以致教師的生活十分清貧。
1950年元月,織金解放。3月土匪叛亂,學校暫時停辦。1951年複課,同年秋開辦了初級國小,僅有教師3人,學生約100人。1958年辦起了國中班(屬中心完小管理)。在此就讀的均為全區內的工農子弟,學生70餘人,教職工6人,修建了一間瓦房為校舍。
由於當時的教育出於開始階段,學生的年齡平均在14歲以上,相對來說,他們接受知識較快。1959年——1961年,國家遭受三年的自然災害,人民民眾的生活十分困難,很多學生因此而輟學,為了支援農業生產,14歲以上的學生均下放回家參加勞動,國中班被迫停辦。
1962年國民經濟開始復甦,人民生活開始好轉,教育也跟著興旺起來,全區已有阿弓、白泥、少普、吹聾、普戛等幾所完小。1964年,各大隊均辦起了初級民辦國小。吸收了大量的適齡兒童入學,農村教育掀起了高潮。
1966年,阿弓鎮教育規模有所擴大,學生增至2000餘人,除了在阿弓,吹聾兩所完小辦起了戴帽國中班外,還在阿弓國小辦過一個高中班,送走了一屆高中畢業生。各民辦學校也在不斷擴大,名辦學校的教師,都是解放初從各校培養出來的學生,他們不辭勞苦,任勞任怨,享受著與生產隊同等勞動力一樣的公分報酬或糧食待遇,默默無聞地工作,一乾就是幾十年。如今,他們中的大多數都轉為公辦教師,有的已經退休。“文革”時期的阿弓教育只是一個量的發展,而沒有質的進步。
1984年,隨著學生的不斷增多,辦學規模逐漸擴大,阿弓中學從國小戴帽國中班分出來,成為獨立的初級中學,其它所屬各國小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1984年至1991年來,阿弓中學的教學質量一直名列全縣前茅,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好評。因此慕名前來阿弓中學就讀的外地學生人數不少。1992年“撤、並、建”後,在阿弓中學工作的一些能力較強的教師分流到其他鄉鎮,阿弓中學的教學質量呈現下滑的現象。
“撤、並、建”後,由於體制的改革,學校的管理進一步規範,阿弓的教育開始有了新的起色。1998年開始啟動“兩基”工程,2002年和2004年分別順利通過省、地、縣各級的政府的“普六”和“普九”驗收。
改革開放以來,學校除了國家的大力投入外,還爭取到李嘉誠教育基金會的援助,除了配置阿弓中學兩個微機室所需的教學設備外,多數村級學校還配置了“遠程教育”設備,為阿弓鎮教育的“普及”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現在,我校校園占地面積為24000多平方米,學校現有教學樓一棟1350平方米,綜合樓一棟630平方米,辦公樓一棟417平方米,學生微機室3個,多媒體教室3個,實驗室2個,圖書室1個,正在修建的中心幼稚園一棟。目前在校學生1000多人,開設六個年級十八個教學班,另設三個學前班,共200多人。在校教職工有49人,學校已經啟動了學生的營養午餐,雖然沒有食堂,但是在學校領導的帶領下,全體師生克服了諸多困難,使學生營養午餐得以正常進行。在上級主管部門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學校校園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教學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幾年來,學校沐浴著教育改革的春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以“讓社會信任、讓家長放心、讓學生滿意”為目標,本著“為了學生一切,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的教育思想出發,積極參與和推進新課程改革。學校各年級學生在期末文化素質檢測中均考出了優異的成績。同時,學生每年都積極參加各種競賽,並屢屢獲獎。
學校正以寬廣的胸懷、堅毅的目光面對未來的挑戰,與時俱進,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建優雅校園環境,全面提升辦學水平,努力開創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