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勒納

阿巴·勒納

阿巴·勒納(Abba Ptachya Lerner,1903—1982):經濟學家中的佼佼者 阿巴·勒納1903年出生於俄國的比薩拉比亞,成長於倫敦。他有過一系列經歷:擔任希伯來語教師,從大學退學後,辦公司又失敗。他的朋友們認為他是一 個屬於學術環境的聰明傢伙,他接受了這一建議,於26歲時又註冊進入了大學,就讀於倫敦經濟學院。當他發現自己在經濟學與心理學之間無法抉擇時,用拋硬幣的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巴·勒納
  • 外文名:Abba Ptachya Lerner
  • 出生日期:1903
  • 逝世日期:1982
  • 職業:希伯來語教師
  • 性別:男
學術理論,個人成就,學術研究,相關事件,主要貢獻,

學術理論

1932年,當勒納首次來到倫敦經濟學院時,他是一個具有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共產主義者。但他從來沒能接受唯物主義辯證法和勞動價值論;這兩者都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石。那時對勒納產生影響的包括托斯丹·凡勃倫的著述以及美國經濟學家亨利·喬治單一稅的論述。 對勒納而言,凡勃倫是卓爾不凡的,因為他是“唯一敢將科學方式引入社會問題之人”。在倫敦經濟學院,當他最終理解了新古典主義的邊際分析法概念後,他早期對馬克思和凡勃倫的狂熱被摧毀了。起先,勒納沒有理解用邊際增長的方式進行思維的重要性,而這似乎是他在倫敦經濟學院學習了一整年之後所學到的唯一一樣東西,這使他非常沮喪。但當他從像約翰·R·希克斯(John R.Hicks)、萊昂內爾·羅賓斯(Lionel Rabbins)和F.A.哈耶克那兒學到更多的經濟學知識後,他經歷了一個“蛻變過程”。用他的話說:
我變成了一個狂熱的邊際主義者,狂熱地熱衷於這一原理,即社會所必需的經濟效率要求每種價格都與邊際成本相等(更為嚴格地——等於多生產一單位產品所需增加的生產要素價值,且與所放棄的可供選擇的產品價值相等)。

個人成就

那時,倫敦學院的老師和學生除了希克斯、哈耶克和羅賓斯之外,還有R.G.D.艾倫(R.G.D Allen)、羅納德·科斯(Ronald Coase)、尼古拉斯·卡爾多(Nicholas Kaldor)、阿諾德·普朗特(Arnold Plant)和保羅·羅森斯坦羅丹(Paul RosensteinRodan)。很少有這么多經濟學界的佼佼者如此集中的情形。勒納在這種積極上進的氛圍中進步很快。作為本科生,學習了兩年經濟學之後,他發表了第一篇論文《國際貿易中成本狀況的圖示分析》,這篇論文是第一次運用無差異曲線群來闡述兩個國家之間的國際貿易均衡。這是一個精湛的成就,兩年之後他又寫了續篇《國際貿易中需求狀況的圖示分析》。

學術研究

在這兩篇論文發表之間的時間裡,勒納還在倫敦經濟學院的研討會上宣讀了一篇題為《要素價格和國際貿易》的文章。在這篇論文中,勒納表明即使當要素不可流動時,自由貿易也會使它們的國際價格相等。
研討會之後這篇論文被擱置在萊昂內爾·羅賓斯的檔案堆中,很快被每個人,包括勒納本人遺忘了。1948年,保羅·薩繆爾森又獨立證明了這一觀點,並在《經濟學雜誌》上發表了。當萊昂內爾·羅賓斯看到薩繆爾森的論文後,想起了勒納的文章,於是把它翻了出來並最終促使它於1952年發表在《經濟學家》上。

相關事件

在勒納60歲生日會上,薩繆爾森又講了一件“更令人震驚的有關事件”。他說:
1948 年當我的文章在《經濟學雜誌》上發表後,瓊·羅賓遜來信指出,如果兩種商品有相同的生產函式,要素價格就不太可能趨同。這是一個公允的意見,指出了要素深度假設的必要性。現在回憶起來幾乎每個人都忘了1933年勒納那篇文章的存在,包括瓊·羅賓遜和作者本人。當羅賓斯送給我一份此文的複印件時,我發現在其第73頁的腳註上,勒納向“劍橋大學的瓊·羅賓遜夫人”的建議表示感激,你們可以想像我當時有多么吃驚。
在研究公債的資產效應的過程中,阿巴.勒納發現了一個現象並將其命名為“公債錯覺”。公債錯覺(Debt Illusion)是指對於具體個人來說,手中持有公債就意味著自己資產的增加,會因此認為自己的財富增加了,從而增加消費。
公債的資產效應是指公債發行所產生的穩定經濟的作用。最早提出公債的資產效應的是著名經濟學家阿巴·勒納。公債的資產效應是說發行公債會增加民眾持有的資產,和公債發行相聯繫,民眾覺得認購公債是自己的財富增加了,從而導致民間公債持有的消費支出的增加。事實上,自凱恩斯革命以來,總量經濟學界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轉向了公債資產效應。發行公債能增加居民的金融資產,一方面是收入效應使居民覺得比以前富裕了從而增加消費支出;另一方面是替代效應使民眾減少勞動,增加閒暇,從而增加了消費。也就是說,公債的發行具有刺激消費增加需求的作用。
公債的資產效應,具體有以下幾點體現:
1、公債發行在經濟不景氣時能夠擴大消費支出,而在經濟景氣時能夠抑制消費支出。
2、公債發行可能導致勞動意願,投資意願下降以及資本積累減少。
3、公債的利息支付總是維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蕭條時期,公債利息支付會起到刺激消費的作用;繁榮時期,公債的利息支付會起到抑制通貨膨脹的作用。

主要貢獻

1934年阿巴· 勒納提出了計算壟斷勢力的方法,即價格減去邊際成本再除以價格的加價率,其中由於邊際成本很難測定,實踐中常用平均可變成本來代替。這種方法後來被稱為 “勒納的壟斷勢力度”。壟斷勢力度表明的是價格超過邊際成本的幅度,取決於廠商需求彈性的倒數。決定廠商需求彈性因素有:1、市場的需求彈性;2、市場中 廠商的數量;3、廠商之間的相互作用。回看國際反傾銷,傾銷的發生多由於出口國國內市場相對封閉,人為地打破了市場對上述三個要素的調節作用,形成壟斷, 導致國內銷售的壟斷高價。
1944年,阿巴·勒納在瓊·羅賓遜的理論基礎上進一步提出:貿易收支狀況是與出口值,而不是與出口量相聯繫,貶值固然可以增加出口,抑制進口,但不等於改善貿易收支。因為當國外需求彈性小於1時,出口值反而會減少,不利於貿易收支,此時只有減少進口才能改善貿易收支;倘若這時進口需求彈性不足,進口值的減少不足以抵補出口值的減少,貿易收支仍然得不到改善。瓊·羅賓遜將其稱為“馬歇爾——勒納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