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娜河畔

阿娜河畔

《阿娜河畔》是阿舍創作的長篇小說,首發於《民族文學》漢文版2022年第11期。

《阿娜河畔》講述了在新疆茂盛農場的建設中,以明雙全一家為代表的人們在這片土地上的生活歷程。第一代人明雙全、李秀琴等無私地為邊疆建設事業和子女付出自己的一生,第二代人明中啟和明千安兩兄弟則在時代面前做出了堅守和開拓兩種不同選擇。由於題材的獨特性,阿舍在《阿娜河畔》中選擇了一種獨特的結構方式,即“萬川歸海式結構”——從全國各地奔赴而來的建設者們猶如一條條支流最終匯攏於阿娜河畔這片乾旱的大海。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阿娜河畔
  • 作者:阿舍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字數:280千字
  • 首發時間 :2022年11月
內容簡介,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影響,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阿娜河畔》講述了兩代農墾人在荒原上開墾荒地、建設家園,兼帶守衛邊疆安全的生命歷程,多角度、多方位地描寫了邊疆建設的壯闊事業和巨大變遷,以及邊疆人民生活的跌宕起伏和親情、愛情、友情的真摯可貴,展現了邊疆建設者為家國而奉獻、為理想而奮鬥、為生活而努力的動人篇章。

人物介紹

明雙全、李秀琴
明雙全就地轉業進入大生產,成為農場的第一代建設者,他的大兒子明中啟隨母親李秀琴從老家來到農場,完成了農場第一個完整家庭的建構。明雙全夫婦勤勞踏實、寬厚善良,中國傳統勞動人民的優良品質在他們身上得到了集中體現。他們對農場強烈的歸屬感尤為讓人感動,初來乍到時的農場,百里荒漠,千里戈壁,一片未開化的景象,但這絲毫未能影響他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正是這種開荒者的積極建設精神和以農場為家的情懷影響了他們的子女,也影響了周圍更多的人。
明中啟
明中啟身上有著父輩堅韌的品質,對農場的執著甚至強烈於其他任何人。明中啟的出場儀式是在農場國小開學典禮上完成的,比同班同學年齡更大也更為成熟,毫無疑問他將是同輩人中的典型代表,農場的希望和未來寄托在以他為代表的第二代建設者身上。終其一生,無論年輕還是年老,健康還是生病,農場永遠是明中啟心中最深切的牽念,是他身體與靈魂的立命之本與最終歸宿,只要在農場上居留,在農場的學校里讀書、任教,和農場無距離地親近,他就會感到莫大的欣慰與滿足。在農場幾十年的發展變遷中,不斷有人產生離開的念頭,也不斷有人真的離開,樓文君等一批上海知青離開了,弟弟明千安也離開了,就連自己的妻子石昭美也曾勸他離開,但他始終堅定從容,毫不動搖,正所謂“眼望四野萬象,心如明鏡磐石”。在時代的浪潮中,有的人注定是流動的,穩住不動的人畢竟是少數,尤其在農場這樣艱苦的環境中,在數十年的歲月磨折中更是如此,因此明中啟既獨特又可貴。

作品鑑賞

由於題材的獨特性,阿舍在《阿娜河畔》中選擇了一種獨特的結構方式,即“萬川歸海式結構”——從全國各地奔赴而來的建設者們猶如一條條支流最終匯攏於阿娜河畔這片乾旱的大海,他們各自擁有獨特的“前史”,聚在一起後又創造了更加豐饒的生活,掀起時代的潮流、激起生命的浪花。小說開始交代了來自山東的明雙全和李秀琴紮根於阿娜河畔的故事,可謂是“省筆”;緊接著讓阿娜河畔的旱海接納了來自湖南的成信秀、石永清等人,可謂是“插筆”;此後隨著來自上海、甘肅等各個不同地方的人們,聚集於阿娜河畔,匯成了小說的“萬川”。如果說《阿娜河畔》講述的是“眾人成海的故事”的話,那么他們每一個人的“小溪小河”都是促成這一絢爛多彩故事誕生的基本構成,也映襯著“萬川歸海式結構”的巧妙——《紅樓夢》中眾女兒匯聚大觀園,上演了一幕幕悲欣交集的人間戲劇,早已經證明了這種結構的獨特魅力,更不要說《水滸傳》《西遊記》從故事的整體性來講也都同樣採用了此種結構。
“萬川歸海式結構”如果單純地只是“歸海故事”就會失之於單調,也會顯得蕪雜。阿舍也許沒有意識到,《阿娜河畔》在繼承古典名著採用的這一結構時無意中也將它所包含著的“川流不息式結構”帶進了小說的結構框架之中。萬川歸海後的川流不息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它們也構成了整個小說的故事主線:其一,匯聚于海洋之後的萬川構成了它們後代的命運,子輩們的故事便是激盪著新一輪人生與命運、愛情與日常的時代洪流,其中作為援疆二代的明中啟和石昭美的愛情、婚姻與家庭故事可以看作是《阿娜河畔》的故事主線,正是他們的故事所構成的主河道,讓川流不息的生命奔騰成為父輩故事的續集;其二,後續源源不斷加入的萬川,壯大並推動著川流不息的翻湧與滾動,尤其是上海來的姑娘樓文君在明中啟與石昭美的婚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便構成了川流不息的第二種力量。匯聚而來的人們與紮根此地的人們,共同書寫著“異域與此地的轉換”的故事,且將紮根故事演繹為動人心扉的情與愛的故事。
石昭美的愛情故事顯然沒有因為“異域與此地的辯證法”而變成其母親成信秀的悲痛經歷,但因為匯聚而來的萬川之一所激起的漣漪同樣塑造著她的生活與命運。故事的結尾是石昭美在若干年後反思當年追究丈夫“不忠”並寫信告密樓文君的往事時,確定自己的悔恨並選擇了諒解與寬宥,從而實現了和生活與命運的和解——如果“萬川歸海式結構”還有著什麼隱而不顯的意義的話,寬容應該就是其題中之意。因此,寬容與和解作為“萬川歸海式結構”的象徵體,實則是阿舍賦予它的更高一層的含義——海洋的包容與闊大胸襟正是它能永生不息的原因,歷經時間的堆積與歲月的沉澱所擁有的智慧恰是淡然的靜謐與安詳的超然。石昭美的舉動毋寧說是詮釋“萬川歸海式結構”象徵體的“最佳註腳”,她以她的溫柔與善良、堅韌與頑強對待生命中出現的所有波折與危瀾,並用了寬廣的胸懷平復之,從而一如她母親所看到的“更遠一些”地方的景觀那樣,澄明、透徹、乾淨。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3年2月,該小說獲2022《民族文學》年度獎。
2023年10月,該小說入選遼寧文學館2023年度“秋天好書”書單。
2023年11月,該小說入選2023年第五期“中國作家網文學好書”。
2024年1月9日,該小說入選“2023名人堂年度人文榜·十大好書”。
2024年1月10日,該小說入選“中國作家網文學好書·2023年度十佳”。

作品評價

寧夏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雷忠:“《阿娜河畔》彰顯了寧夏作家非凡的獨特創造,呈現出鮮明的文學品格,是填補寧夏題材空白的創新之作,拓展了寧夏文學創作的書寫疆域,拓寬了寧夏小說創作的文學邊界。”

出版信息

《阿娜河畔》首發於《民族文學》漢文版2022年第11期,次年出版單行本。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阿娜河畔》
2023年9月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寧夏人民出版社
9787530223116

作者簡介

阿舍,中國作協會員,供職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出版有長篇小說《烏孫》,短篇小說集《核桃里的歌聲》《奔跑的骨頭》《飛地在哪裡》,散文集《我不知道我是誰》《流水與月亮》《白蝴蝶,黑蝴蝶》《撞痕》,隨筆集《托爾斯泰的鬍子》等。作品獲十月文學獎、《民族文學》年度獎、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九屆文學藝術獎文學類散文一等獎、第十屆文學藝術獎文學類中短篇小說一等獎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