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妹戚托

阿妹戚托

“阿妹戚托”系彝族一支群體的原生態舞蹈名稱,漢語意譯為“姑娘出嫁舞”,源於貴州省晴隆縣三寶彝族鄉。三寶彝族鄉位於貴州省晴隆縣境南部,歷史上一直屬於邊遠少數民族貧困山區,故因自然環境處於較封閉的狀態,才使其民族優秀傳統藝術形式較完整保留下來。1956年,“阿妹戚托”在參加貴州省第一屆工農業餘藝術會演並榮獲優勝獎後,曾晉京在懷仁堂為中央領導演出。此後,由於生產、生活、經濟貧困等因素制約,致使“阿妹戚托”漸之匿跡。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在地方經濟逐步發展的條件下,“阿妹戚托”才又被逐步發揚光大。

2014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妹戚托
  • 解釋:原生態舞蹈名稱
  • 民族:彝族
  • 漢語意:姑娘出嫁舞
  • 申報地區:貴州省晴隆縣
  • 批准時間:2014年11月11日
  • 遺產編號:Ⅲ-124
發掘簡述,文化歷史,藝術內涵,

發掘簡述

三寶彝族鄉位於貴州省晴隆縣境南部,歷史上一直屬於邊遠少數民族貧困山區,故因自然環境處於較封閉的狀態,才使其民族優秀傳統藝術形式較完整保留下來。“阿妹戚托”源遠流長。1956年,“阿妹戚托”在參加貴州省第一屆工農業餘藝術會演並榮獲優勝獎後,曾晉京在懷仁堂為中央領導演出。此後,由於生產、生活、經濟貧困等因素制約,致使“阿妹戚托”漸之匿跡。落後的經濟條件,竟將“阿妹戚托”湮沒達二十餘年。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黨委和政府將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在地方經濟逐步發展的條件下,搶救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的工作,被列入宣傳和文化部門工作的議事日程。1981年,晴隆縣文化館派出民眾文化工作人員前往三寶鄉,在搶救“阿妹戚托”過程中,學習這一彝族文化藝術標本。1986年秋,晴隆縣地方志辦公室在蒐集整理地方民族文化藝術資料,方知會跳“阿妹戚托”者,僅存毛台玉等幾人,可謂鳳毛麟角,故將“阿妹(或譯米)戚托”截入地方歷史文獻《晴隆縣誌》,使之得以承傳。黔西南民族歌舞劇團亦隨派遣鄭剛等人深入三寶採風,將原生態“阿妹戚托”進行整理創作搬上舞台,受到本州觀眾的歡迎,使創作者們深受鼓舞,進而細心加工。1992年時值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州十周年慶典之際,晴隆縣文化局將“阿妹戚托”帶出深山,組成表演方隊。5月1日晴隆“阿妹戚托”原生態舞蹈首次在州府駐地興義體育場亮相。1995年曾參加義大利“世界民族民間文藝會演”。隨著農村扶貧開發的深化及農村經濟的騰飛,“阿妹戚托”在其故鄉的土地上無拘無束地展示其藝術魅力,逐步發揚光大。

文化歷史

三寶彝族的民間文化藝術表現形式,主要有民歌民間故事(傳說)和舞蹈。民歌表現較為廣泛,故事或傳說少許,其舞蹈極為稀罕,迄今僅發現“阿妹戚托”。這與該民族生活群體及其生活環境有直接的淵源關係。  追溯這支民族群體的祖先,原系古代西民族爨蠻的一支系,史稱“西爨白蠻”,居於滇西北(另一支系稱“東爨烏蠻”)。歷史上部族之間屢生戰事,西爨白蠻戰敗,依照部族之間的協訂,敗者淪為奴隸,勝者則為主人。唐朝天寶二年(公元751年)烏蠻反唐,號稱“於矢部”,統治雲、貴、川三省交界之大部地區,直到元代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於矢部才降附元中央集權。其間,部族群體的稱謂漸演變為“白彝”即原之烏蠻,(白彝黑彝之分,隨著民國告終而結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取鼎彝之彝統稱為彝)。由於白彝先民不甘忍受彝、漢統治者的奴役、壓迫和剝削,於是舉家遷徙,逃離故土,跋山涉水進入北盤江流域,隱居深山,並依靠山林謀生計,與大千世界相對隔離,形成半封閉或甚至封閉式的格局。其生產形式為刀耕火種和狩獵;其文化藝術亦只能在這種相對封閉的環境條件下,唯以言傳身教方式進行文化藝術承傳。誠然,從民族文化語言總體反映形式上看,彝族是一支享有文字(彝文)使用的民族。但在該民族的歷史上,彝文被其統治者完全掌握並嚴以控制,被剝削的貧民,尤其是奴隸,是難以甚至不能接觸和使用其文的。於此可以推定“阿妹戚托”無文字(書面語言和圖解)記載之迷便不難破解了。  所謂言傳身教,則是祖母傳母,母傳女兒、女兒傳外孫女,而且只在母系中世代相傳,並以口碑傳述其動作之含意和要領,再以手把手教導其手之舞、足之蹈,故而令其動作規範(達到教導者的要求),使之保持歷史的、原滋原味的藝術形態。

藝術內涵

“阿妹戚托”純屬無音樂伴奏的彝族婚俗舞蹈,是新婚姑娘臨出嫁時,寨中及鄰寨女伴紛紛踏至為新娘送行,在與新娘離別之際,表達女伴們依依難捨的心情,同時告誡新娘坐家之後,要勤儉持家、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尊重寨鄰;祝福新娘與丈夫全家和睦相處、興旺發達。“阿妹戚托”是彝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勞作、日常生活及其民族歷史文化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舞蹈。從“阿妹戚托”獨具風格的人文景觀中,尚能體現出該民族古老的歷史文化信息及其本土文化內涵。  “阿妹戚托”系女子群舞,以偶數組成隊形,或呈直排,或呈圓狀。以八人或十二人或十六人不等為組,人員增減以偶數計,手拉手即可起舞,舞蹈分為十二小節,即:彝語之傘踏(漢語譯為歡送出嫁)、西踏非踏母(勤儉持家)、含各勾梁(送鐮刀)、哄的(插秧)、節根間(幸福靠勞動)、美液朵(薅秧)、機堵(耕作)、吉踏吉摩踏(勞動快樂)、其醒然(祝新娘終生幸福),整個舞蹈肢體語言的形成基因,無不來源於生產生活,並對未來寄予美好的嚮往。其動作主要靠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部位的運動變化來展示舞之美感。表演者相互配合默契,可謂達到絲絲入扣的境界,使其動作整齊無誤,乾淨利落,腳掌發出的踢踏之聲,極為脆響,以足傳情,使人震撼,予觀者的視覺衝擊力和藝術感染力,大可令人嘆為觀止。難怪有人給“阿妹戚托”賦予“東方踢踏舞”之美譽。  晴隆彝族原生態婚俗舞蹈“阿妹戚托”在2007年“多彩貴州”舞蹈大賽中,向世界遞出了一張名片。現已申報列為“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繼申報進入更高級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如今,“阿妹戚托”已進入三寶彝族學校,作為校園的一門必修課加以傳播,不難想像“阿妹戚托”這支民族民間藝術奇葩將會更加璀璨奪目。
阿妹戚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