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嘎

阿嘎

藏族樂器~阿嘎

阿嘎,藏族落擊體鳴樂器。流行於西藏自治區各地。

這是一種夯形樂器,在一塊扁圓形的石塊中,插入一根長木棒而成(圖)。石徑12厘米~18 厘米,石厚2厘米~4厘米,木棒長130厘米~150厘米,木棒直徑需與石孔相配合。

阿嘎是建築工人建房時的勞動工具。在西藏地區,不論建造房屋的平頂屋面或室內地面,均 要由一種特殊的粘土——阿嘎土夯砸而成。夯土多由女工操作,婦女們手持阿嘎,在鋪有阿嘎土的地上邊砸、邊歌、邊舞。先是將乾阿嘎土砸碎、砸緊,這時的歌舞稱“阿諧”,然後再澆水砸平、砸實,這時的歌舞稱“勒姆諧”,無論是乾砸還是濕砸,女工們都要右手持阿嘎,有節奏地一邊歌舞一邊砸夯。

20世紀50年代以來,藏族文藝工作者將這種民間勞動歌舞搬上文藝舞台,創作了生活氣息濃郁的《阿嘎舞》。阿嘎既是演奏的樂器,又是舞蹈的道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嘎
  • 解釋:藏族落擊體鳴樂器
  • 流行地區:西藏自治區各地
  • 製作方法:扁圓形的石塊中,插入一根長木棒
什麼是“阿嘎”,在藏式建築中的地位,產地與材料特性,“阿嘎”的一般使用方法,“阿嘎”材料性能的改進,

什麼是“阿嘎”

阿嘎
在水泥及混凝土等現代建材產生之前,內地的古代建築普遍採用磚、瓦、石灰等作為主要的砌築材料。由於西藏高原缺氧的自然環境,燒制磚瓦極其不易,而且,西藏獨特的地理環境也很難找到達標的建築石灰,所以,採用本地區特有天然土質材料“阿嘎”土作為建築用材便成為藏民族古老建築工藝中傳承至今的獨有創舉。

在藏式建築中的地位

以西藏寺廟為代表的藏式傳統建築,是採用土、石、木為主要材料構築的建築群。在建造過程中,大量使用了本地的礦土材料,例如砌築用的黃土、內牆抹面的巴嘎土、地面(屋頂)夯打用的“阿嘎”土。這些材料皆屬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既充分利用了本地區特有的自然資源,又滿足了建築實際功能的需要。
以“阿嘎”為主要原料構築的建築地面與屋面,適應了當地的氣候條件,也逐步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性民族建築風格,展示了獨具高原特色的人文景觀。“阿嘎”材質和製作的優劣在體現藏傳佛教文化的典型特徵的同時,也成為了顯示地位尊貴的一種等級象徵。

產地與材料特性

“阿嘎”屬於土石相兼的微晶灰岩,產於西藏地區一些半土半石的山包中,儲藏部位在山體上部的1-2米厚層中。拉薩附近的曲水、林周、達孜等縣,山南地區的扎囊縣等均有儲藏與開採。但根據目前所使用的效果與對產地材料檢測顯示,山南扎囊縣生成的“阿嘎”材料成份比例(矽與鈣)較為合理,用此材料施工後的建築面層也較為堅固、美觀。儘管路途較遠,但位於拉薩市區的布達拉宮、大昭寺等一些重要的傳統建築在歷史上均採用此處的“阿嘎”。

“阿嘎”的一般使用方法

“阿嘎”的一般使用方法在“阿嘎”的傳統工藝中有一整套的操作程式。首先將開採的阿嘎土塊搗成不等的顆粒,按從粗到細的順序邊澆水邊進行夯打,直至表面平整與光潔,然後塗抹天然膠類及油脂增加表層的抗水性能。在日常保養時,經常使用羊羔皮蘸酥油進行擦拭,使夯制的表面光潔如初。
藏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中養成了一種伴隨勞動唱歌的習慣。農民收割、播種、耕地、除草;牧民放牧、擠奶、打酥油;建築工匠砌石、背土、鏟土等勞動無不伴隨著歌聲或舞蹈。在“阿嘎”打制過程中,極需要勞動集體的協調與配合,歌聲能使繁重而機械的體力勞動變得輕鬆、活潑,既提高勞動效率,又能使勞動者本身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減輕體力的消耗。所以打“阿嘎”時所進行的伴唱伴舞形式便成為特有的人文景觀。解放後一些專業文藝團體還把根據這一形式題材改編的歌舞搬上文藝舞台,享譽中外。
打“阿嘎”時的歌曲大多取材當地民歌,類似於內地的勞動號子。歌詞內容極其豐富、幽默,有頌歌、情歌、有景物抒發、有譏諷生活趣事等多種題材。其中多以參加勞動人員的生息地的民間詞曲為主,所以在工作中有時會出現不同村子或不同鄉鎮之間的施工者們難以默契配合的情形。

“阿嘎”材料性能的改進

近時期以來,由於世界氣候的變暖,也影響到了西藏高原。降雨量的逐年增多使這些取材於天然土質材料的傳統建築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損壞與考驗。建築普遍滲漏的現象,不僅對建築主體結構安全造成了威脅,也對建築內部的壁畫、椽木及裝飾構成了潛在的隱患。
經過5年多的實驗與實踐,人們在採用現有科技手段,對天然材料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針對其材料本身物理性能與耐水性的不足加以適當的組合、改進,以滿足現有建築材料所應具備的化學與物理性能。在總結傳統施工工藝的前題下,人們將材料的選用、加工、混配、夯制、整修等一系列配套工藝加以科學的規範,制定相應的質量實施標準,在藏式傳統建築的維修中,遵循“修舊如舊”的文物保護原則,使這一古老的傳統技藝在滿足現實需求的同時得以傳承延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