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倫尼烏斯,S·A.

阿倫尼烏斯S·A.(1859-1927),男,瑞典物理化學家。1903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倫尼烏斯,S·A.
  • 國籍:瑞典
  • 出生日期:1859
  • 逝世日期:1927
正文,

正文

1859年 2月19日生於烏普薩拉,1927年 10月2日卒於斯德哥爾摩。17歲時入烏普薩拉大學,主修化學。1878年畢業後留校。後去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學習測量溶液電導,準備博士論文。1884年回到烏普薩拉大學申請論文答辯,答辯後論文評為4等(有保留地通過),他無資格任烏普薩拉大學講師。當時只有著名的化學家W.奧斯特瓦爾德支持他的觀點,並親自到烏普薩拉會見他。他因此才能任講師。1885年他在奧斯特瓦爾德實驗室工作約一年,1886~1887年在維爾茨堡繼續研究溶液電導實驗。1891年阿倫尼烏斯任瑞典皇家工業學院講師,4年後任教授,1895年任院長。1905年任斯德哥爾摩諾貝爾物理化學研究所所長。1901年當選為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1911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外國會員。
阿倫尼烏斯的最大貢獻是1887年提出電離學說:電解質是溶於水中能形成導電溶液的物質;這些物質在水溶液中時,一部分分子離解成離子;溶液越稀,離解度就越大。這一學說是物理化學發展初期的重大發現,對溶液性質的解釋起過重要的作用。它是物理和化學之間的一座橋樑(見阿倫尼烏斯電離理論)。
阿倫尼烏斯的研究領域廣泛。1889年提出活化分子和活化熱概念,導出化學反應速率公式(阿倫尼烏斯方程)。他還研究過太陽系的成因、彗星的本性、北極光、天體的溫度、冰川的成因等,並最先對血清療法的機理作出化學上的解釋。
阿倫尼烏斯因創立電離學說而獲1903年諾貝爾化學獎。1902年還曾獲英國皇家學會戴維獎章。著有《宇宙物理學教程》(1903)、《免疫化學》(1907)、《溶液理論》(1912)和《生物化學中的定量定律》(1915)等。
阿倫尼烏斯,S.A.阿倫尼烏斯,S.A.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