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以旺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常見的一種傳統地方民居形式。
在維吾爾族語中,“阿以旺”寓意為“明亮的處所”。從形式上看,阿以旺是阿克賽乃中間開敞的空間上面再加上一個屋頂,屋頂與庭院之間是四個側面的天窗。
阿以旺既是完全封閉的室內空間,又是一個帶天窗的大庭院。這種建築至少已有2000年歷史,具有十分鮮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以旺
- 民族:維吾爾族
- 地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類型:民居
簡介,結構與布局形式,節日期間的阿以旺,裝飾風格,
簡介
新疆屬大陸性氣候,氣溫變化劇烈,晝夜溫差很大,素有“早穿皮襖午穿紗,晚圍火爐吃西瓜”的說法。再加有七個民族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是我國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最多的地方。所以,這裡的建築必然會受到當地文化的深刻影響,形成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維族的傳統民居以土坯建築為主,多為帶有地下室的單層或雙層拱式平頂,農家還用土胚塊砌成晾制葡萄乾的鏤空花牆的晾房。住宅一般分前後院,後院是飼養牲畜和積肥的場地,前院為生活起居的主要空間,院中引進渠水,栽植葡萄和杏等果木,葡萄架既可蔽日納涼,又可為市場提供豐盛的鮮葡萄和葡萄乾,從而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院內有用土塊砌成的拱式小梯通至屋頂,梯下可存物,空間很緊湊。
這就是新疆維吾爾族住宅的常見一種建築民居形式。已經有三四百年的歷史,所謂“阿以旺”即是一種帶有天窗的夏室(大廳)。這種房屋連成一片,庭院在四周。帶天窗的前室稱阿以旺,又稱“夏室”,有起居、會客等多種用途。後室稱“冬室”,是臥室,通常不開窗。住宅的平面布局靈活,室內設多處壁龕,牆面大量使用石膏雕飾。
結構與布局形式
結構形式採用土木結構,平屋頂,帶外廊,中留井孔採光,天窗高出屋面約40~80厘米,供起居、會客之用,後部作臥室,亦稱冬室,各室也用井孔採光。其頂部在木樑上排木檁,廳內周邊設土台,高40~50厘米,用於日常起居。室內壁龕甚多,用石膏花紋做裝飾,龕內可放被褥或雜物。牆面喜用織物裝飾,並以此質地和大小、多少來標識主任身份與財富。屋側有庭院,夏日葡萄架下,了作息生活。
新疆民居的結構雖以土胚牆為主,但隨著不同地區的氣候不同,在構造上還是有若干差別。例如,北疆的昌吉、伊犁地區,降雨量較多,民居土胚牆就多用磚石做基礎和勒腳,天山南麓的焉耆地下水位高,人們就採用填高地面地基的做法,並在基礎與牆身結合處鋪一層葦箔做防潮層,以防土胚牆受到水的侵蝕。吐魯番地區幾乎終年無雨,牆體就全用土胚砌築,用不著磚石基礎和勒腳了.。
新疆民居的屋蓋多用土胚拱券,以滿足夏季隔熱冬季防寒的要求。阿以旺式住宅則用密梁平頂,受漢族文化影響較多的回族民居,多喜用內地木構架起脊的屋頂,平面布置也採取四合院、三合院形式,和漢族的住宅沒有多大差別。
節日期間的阿以旺
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喜好清潔,很重視沐浴,特別講求水源的潔淨。在沒有渠水可引的地方,幾乎每戶都在庭院自打一口井,並嚴格保護水源,使其不受污染。
為了在節日舉行宗教儀式活動和接待親友,每戶居民通常都有一間上房,一般在西面,最少是兩開間,使用面積約30~40平方米。考慮到人群聚散和空氣流通,常設內外兩重門,房中有一個通長的大火坑,火坑對面的牆壁懸掛著古蘭經字畫或麥加聖地圖畫,便於老年人做禮拜。
裝飾風格
在建築裝飾方面,多用虛實對比,重點點綴的手法,廊檐彩畫、磚雕、木刻以及窗欞花飾,多為花草或幾何圖形;門視窗多為拱形;色彩則以白色和綠色為主調,表現出伊斯蘭教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