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別稱:子病、病兒、阻病
- 英文名稱:Pernicious Vomiting
- 就診科室:婦科
- 多發群體:孕婦
- 常見病因:沖氣上逆,胃失和降
- 常見症狀:嘔惡不食,脘腹脹滿,全身乏力,頭脹而暈,煩渴口苦,精神抑鬱,發熱口渴,尿少便結,唇舌乾燥等
病因病機,臨床表現,辨證施治,預防,
病因病機
主要是沖氣上逆,胃失和降。可由素性肝旺,或肝熱氣逆,受孕後血聚胞宮養胎,沖脈氣盛,沖脈附肝,沖脈之氣上逆,沖氣夾肝火上犯逆胃,致使胃失和降所致;也可由素體脾胃虛弱,孕後經血不瀉,沖脈氣盛,沖氣犯胃,胃失和降而致。這兩種未及時治療,可發展到氣陰兩虛型。
惡阻的原因主要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過多,胃酸分泌減少,胃腸蠕動降低,飲食消化吸收減緩而引起反射性嘔吐。精神緊張,情緒抑鬱,對妊娠恐懼以及神經系統功能不穩定的人尤易發生惡阻。
臨床表現
1.中醫分型
(3)氣陰兩虛型 噁心嘔吐日久,出現精神萎靡形體消瘦,眼眶下陷,發熱口渴,尿少便結,唇舌乾燥,嘔吐帶血水樣物,舌紅,苔薄黃或光剝,脈細數無力。
2.西醫分類
(1)輕度嘔吐 嘔吐反覆發作,尤其在進食後,尿酮體陰性。
(2)中度嘔吐 嘔吐頻作,不進食亦吐,吐出物為沫狀黏液,或含有膽汁和血液,全身出現輕度脫水症狀,可有口渴、皮膚口唇乾燥、眼球凹陷,小便量少而比重增加,血紅蛋白指數升高,體溫略高,脈數、血壓降低,體重減輕,血糖下降,尿酮體陽性。
(3)重度嘔吐 體溫升高,脈搏微弱、血壓降低,精神疲乏,嗜睡,甚至昏迷、抽搐、黃疽、少尿或無尿,肝腎功能受損表現。
辨證施治
1.中藥治療
(1)脾胃虛弱型 健脾和胃,降逆止嘔。方藥:香砂六君子湯或小半夏加茯苓湯。
(2)肝胃不和型 清肝和胃,降逆止嘔。方藥:加味溫膽湯。
(3)氣陰兩虛型 益氣養陰,和胃止嘔。方藥:生脈散合增液湯。
2.飲食療法
飲食療法可辨證施膳,能起到較好的效果。
(1)脾胃虛弱治宜健脾和胃,降逆止嘔。藥膳方:①砂仁肚條 砂仁末,豬肚,調料適量。豬肚洗淨後入沸水中氽透撈出,颳去內膜;鍋內加清水、蔥結、姜塊、花椒,放入豬肚,沸後用小火煮至肚熟,取出切成肚條。再用原湯燒沸後,放入肚條、砂仁末、胡椒粉、豬油、味素各適量,沸後用濕澱粉勾芡;②豆蔻生薑肉片 白豆蔻,生薑,豬瘦肉。豆蔻為末,生薑洗淨切絲;豬肉切片,如常法炒熟後,放入豆蔻末,生薑絲,炒勻起鍋即可,連續服食;③紫蘇姜橘茶 蘇梗,生薑,大棗,陳皮共煎取汁,代茶服飲。
(2)肝胃不和 治宜抑肝和胃,降逆止嘔。
藥膳方:①滑石紅糖茶 滑石,紅糖,將滑石用布包紮,煎汁去渣,加紅糖再煮片刻;②蘆根竹菇湯 鮮蘆根,竹,蜜糖適量。將前2味水煎取汁去渣,加蜜糖調勻服食。
(3)氣陰兩虛型 治法宜益氣養陰,和胃止嘔。藥膳方:①鮮藕粥 鮮老藕,粳米,紅糖或蜂蜜適量。藕去節,洗淨,切薄片,與粳米、紅糖或蜂蜜同煮粥,忌用鐵鍋煮,早晚餐服食;②西洋參茶 西洋參切薄片,泡開水,代茶飲。
3.針灸療法
主穴足三里、內關、中脘,脾虛加上脘,肝熱加太沖,痰濕加豐隆。手法補虛瀉實,每天1~2次,留針20分鐘。
預防
1.飲食及營養
孕婦早期飲食因該少食多餐,以瘦肉、魚類、蛋類、麵條、牛奶、豆漿、新鮮蔬菜和水果為佳。可多選擇孕婦平常喜歡吃的食物,但不宜食用油膩、油煎、炒、炸、辛辣刺激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清晨嘔吐厲害者可食較乾的食物,如烤饅頭片、麵包乾、蘇打餅乾、甜餅乾等,可以減少嘔吐。進食時,可將飲食中的固體食物與液體食物分開,在正餐食完後,隔段時間再喝水或湯。3次主餐外,可另加2~3餐輔食,少食多餐,力爭不引起嘔吐,或一次吃完吐掉後,休息一會兒再吃,將吐掉的補充上,以補足一天總的需要量。反應過重者可適當服用維生素B1、B6,連服7~10天,以幫助增進食慾,減少不適感。
2.身心放鬆
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切勿過怒過悲,戒除情緒大幅度波動。多參加娛樂活動,多聽音樂。
3.作息及環境
注意休息,每日保證8~9小時睡眠,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清新,溫度適中,不宜過冷或過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