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風解毒湯,中醫方劑名。出自《痘疹全書》卷下。具有辛涼透發之功效。主治溫暖時出疹;麻疹初起,發熱咳嗽,或乍冷乍熱,已現麻路,或初潮未明是否麻證。
基本介紹
- 名稱:防風解毒湯
- 別名:防風敗毒散(《麻科活人全書》卷二)
- 出處:《痘疹全書》卷下
- 組成:防風、薄荷、荊芥、石膏、知母、桔梗、甘草、牛蒡、連翹、木通、枳殼、淡竹葉
- 功用:辛涼透發
- 主治:溫暖時出疹;麻疹初起,發熱咳嗽,或乍冷乍熱,已現麻路,或初潮未明是否麻證
歌訣,組成,功用,主治,方義,附註,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歌訣
防風解毒荊薄荷,大力石膏竹葉和;甘桔連翹知木枳,風溫痧疹蝕肺經多。
組成
防風,薄荷,荊芥,石膏,知母,桔梗,甘草,牛蒡,連翹,木通,枳殼,淡竹葉。
功用
辛涼透發。
主治
1.《痘疹全書》:溫暖時出疹。
2.《麻科活人全書》:麻疹初起,發熱咳嗽,或乍冷乍熱,已現麻路,或初潮未明是否麻證。
方義
風溫痧疹初起表證重者為本方主證。熱邪內侵肺胃為其兼證。方用荊芥、防風透疹解表,為君藥;薄荷、牛蒡子、連翹助君藥辛涼透疹,疏風解毒,為臣藥。石膏、知母內清肺胃;竹葉、木通清心利尿;桔梗、枳實宣降氣機,化痰利口因,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諸藥配合,透疹解表為主,兼清里熱,以防溫邪逆傳心包。
附註
《赤水玄珠全集》有燈心,諸藥各等分,水煎服。
附方
名稱:防風解毒湯
組成:防風、荊芥、桔梗、牛蒡子、連翹、甘草、石膏、薄荷、枳殼、川芎、蒼朮、知母各一錢
用法:水二鐘,入燈心二十根,煎至八分,食後服
主治:風毒瘰癧,寒暑不調,勞傷湊襲,多致手、足少陽分耳項結腫;或外寒內熱,痰凝氣滯者
出處:《外科正宗》卷二
重要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古方選錄》:“防風、荊芥、薄荷、牛蒡以辛散之;石膏、知母、連翹、淡竹葉辛寒以清之;木通通氣,枳殼疏表,桔梗、甘草載引諸藥以達肺經。仲淳曰:痧疹不宜依證施治,惟當治肺,使痧疹發出,毒解則了無餘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