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線(軍事術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防線,軍隊實施防禦時所依託的具有綿亘正面和一定縱深的線狀區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防線
  • 所屬領域:軍事
軍隊實施防禦時所依託的具有綿亘正面和一定縱深的線狀區域。戰略防禦體系的組成部分。按地位,分為主要防線和預備防線;按範圍,分為戰略防線和戰役防線;按陣地性質,分為臨時構築的野戰陣地防線和預先構築的堅固陣地防線等。“防線”一詞早在古羅馬時就已出現。當初的防線,是以多瑙河和萊茵河為天然屏障構成的。之後,又在泰恩河和索爾韋河、福斯河和克萊德河之間人工築起長牆構成防線。中國古代雖然沒有出現“防線”一詞,但為了防禦外族襲擾而修築的長城,是具有較完善防禦設施的築城防線。《左傳・僖公四年》記載的“楚國方城以為城”,早於古羅馬的防線。隨著作戰手段的逐步增多,防線由僅依賴天然險阻地形或稍施人工改造作為屏障,向築城化方向發展。在中國,防線通常由城塞和長牆構成,以長牆拱衛城塞,城塞是長牆基礎,城塞、長牆相互連線。這種防線一直延續到明代,達到了較為完善的程度。在歐洲,隨著火器的出現,主張在國境線上並列構築若干要塞,各要塞之間以軍隊的營地和水障相聯繫,形成要塞防線。之後,由於軍隊機動戰的發展,特別是拿破崙戰爭時期,築城防線退居次要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大規模機動戰又轉向陣地戰,交戰雙方逐步形成從北海經凡爾登直至瑞士邊界一條完整的對峙防線,直到戰爭結束,哪方都沒有打破僵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歐洲一些國家仍沿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在本國的國境線上修築了純防禦性的或攻防兼備的永備工事防線,有代表性的是芬蘭的曼納海姆防線、法國的馬奇諾防線和德國的齊格菲防線。曼納海姆防線,由保障地帶、主要防禦地帶、第二防禦地帶和後方防禦地帶組成,設定有永備工事和障礙物配系。馬奇諾防線,在主要防禦地帶之前設有一道縱深為4~14千米的保障地帶,整個防線構築的永備射擊工事共約5800個。齊格菲防線,構築了大約1.4萬個築城工事,既是防禦設施,又是進攻的屯兵場所。以上均是長期修建的以永備工事為主的戰略防線。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些國家還臨時構築有野戰工事防線,如蘇聯紅軍為掩護莫斯科,在西部戰略方向上臨時建立了莫扎伊斯克防線,包括3個防禦地帶,縱深120~130千米。中國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依託長江天險建立了從宜昌到上海間1800餘千米的沿江防線;其中,從江西湖口至上海間800千米的地段上,就調集了75個師約45萬人防守。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與朝鮮人民軍建立了以坑道為骨幹與野戰工事相結合的防線。僅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梯隊6個軍,到1952年8月底,完成坑道總長度198.23千米,塹壕、交通壕約650千米,火器掩體1.2萬餘個。1969~1971年,以色列軍隊在蘇伊士運河東岸構築了巴列夫防線,整個防線設定20餘個要點,平均每間隔3~5千米1個;在埃及軍隊可能渡河的地段上要點極為密集,間隔不足1千米,每個要點以軍以1個步兵旅的兵力駐守,另有3個裝甲旅300餘輛坦克配置在防線的縱深地區。防線是現代防禦戰役陣地體系的一種形式。大型戰役軍團的防禦戰役,在重要方向上通常建立2道或3道防線,構成多層以要塞為基礎的相互聯結的縱深防禦陣地配系。第一道防線通常為主要防線,由戰役第一梯隊防守,一般不少於戰役軍團防禦總兵力的1/2;第二、第三道防線為預備防線,通常預先構築必要的工事,由戰役第二梯隊或預備隊防守或控制。每道防線通常由2道或3道防禦地帶組成。主要防線選擇要點,利用有利地形,構築完善的防禦工事,布設嚴密的障礙物配系。堅固陣地防禦時,各設防要點通常修築坑道(地道)、掘開式永備工事,並以此為骨幹結合野戰工事和障礙物,構成堅固的要塞式環形防禦陣地,作為防線的基礎;野戰陣地防禦時,根據地形條件,由壕、溝、網與支撐點相結合的或支撐點式的陣地體系構成野戰工事防線。未來作戰,戰場範圍擴大,軍隊機動能力增強,火器射程遠、威力大,防線將以縱深更大的戰役防區和防禦要點為基礎,以堅固陣地與野戰陣地相結合,構成縱深、立體的防禦體系。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