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防營
- 拼音:fánɡ yínɡ
- 解釋:防守地方的軍隊
- 出處:《官場現形記》
《官場現形記》第十二回:“事平之後,那裡有這許多缺應付他們,於是有此一個防營,就可安頓這一班人不少。” 許傑 《吉順》上:“三層樓的顧主,都是防營里...
1. 京防營務處 .中華文史網.2013-11-05[引用日期2014-04-21] 詞條標籤: 組織機構 , 政治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4次歷史版本 最...
駐奉天省新軍為第二混成旅,1909年奉天軍隊改為中、前、左、右、後五路,統由巡防營務處節制,張作霖任中、前兩路統領。後巡防營中、前兩路改編為第二十七師...
第一期學生從巡防營中挑選、保送,學習期1年,畢業後充作武備練軍軍官。第二、三期分教將堂和儲才堂兩部分,教將堂大半由營伍選送,學習期1年;儲才堂招考青年...
俞廉三深恐賀金聲“動搖人心”,欲“暫予羈縻,免生他故”,於8月中旬委賀為巡防營翼字右營管帶,令其募勇駐紮省城金盆嶺,由提督張慶雲指揮操演。賀以俞為...
即防汛兵。《官場現形記》第十二回:“上司也曉得該處營汛兵力單弱,不足防禦,就委 胡華若 統帶六營防軍,前往剿捕。” 沈從文《從文自傳·辛亥革命的一課》...
為謀革命,遂入廣州先鋒衛隊充伙夫,結識譚馥、葛謙等,加入“保亞會”,協助聯絡清軍巡防營。11月,光緒帝和慈禧太后相繼死去,為協助鄒魯、趙聲和朱執信等發動廣州...
1906年,馮德麟被清廷招撫,任巡防營統帶、後充任巡防營左路統領。辛亥革命後,袁世凱任總統,成立陸軍,將奉天巡防營改編為二十七師和二十八師,馮德麟被委任為...
1911年,馬占山投靠清軍奉天后路巡防營統領吳俊升,任該部四營中哨哨長。 抗日將領馬占山 1913年,吳俊升部改編為民國中央騎兵第二旅,馬占山被任為三團三連少校連長...
這時奉天總督趙爾巽下令,要莊、復清軍巡防營將“逸匪”根絕,並派右路管帶李萬勝駐防碧流河東岸(今莊河尖山鄉一帶)。李萬勝深知隋、潘、顧、高等人實力,不肯...
劉先俊被迫於當夜舉義,但原允為內應的馬隊、衛隊、巡警突然變卦,使革命軍處處失利,僅有巡防營起兵回響。袁大化派兵包圍巡防營。劉先俊見大勢已去,率部掩護同志...
1907年6月,調任新軍兩廣水師提督李準部巡防營哨官,駐順德新軍巡防營。後由姚雨平介紹加入中國同盟會。1911年初,溫帶雄所在的巡防營調回廣州南堤天字碼頭。...
曽傳范在同盟會高要支部的領導下,利用其與駐肇清軍巡防營統領(相當於團長)隆世儲的同鄉關係開展策反工作。中文名 肇軍 成立地點 廣東肇慶 時間 1904年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