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歸·宮腰裊裊翠鬟松

阮郎歸·宮腰裊裊翠鬟松

《阮郎歸·宮腰裊裊翠鬟松》為宋代文人秦觀所寫的一首詞。上片寫愛,下片寫恨,因愛而傷別,因離別而生恨意,意脈貫通,渾然一體。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阮郎歸·宮腰裊裊翠鬟松
  • 作者:秦觀
  • 創作年代:宋
  • 作品出處:《秦觀詞集
  • 文學體裁: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阮郎歸
宮腰裊裊翠鬟松,夜堂深處逢。無端銀燭殞秋風,靈犀得暗通。
身有限,恨無窮,星河沈曉空。隴頭流水各西東,佳期如夢中。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阮郎歸:詞牌名。又名《醉桃源》、《醉桃園》、《碧桃春》。唐教坊曲有《阮郎迷》,疑為其初名。
②裊裊(niǎo niǎo):纖長柔美貌。
③翠鬟(huán):青黑色髮髻。鬟:指圈成環狀之髮髻。
④夜堂:夜中堂屋。
⑤無端:不料。
⑥殞(yǔn)秋風:被秋風吹滅。殞:滅也。
⑦“靈犀”句:謂兩心因得相通也。靈犀:犀牛角,舊傳有靈異。秦詞靈犀代指兩心。
⑧“星河”句:謂天將亮。
⑨隴(lǒng)頭流水:喻情人之各去一方。隴頭:隴山之巔。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歌妓纖長柔美貌,似乎頭髮蓬亂了一些,此時主人入宅更衣去了,只剩下這兩人了。無緣無故地,一陣過堂風,刮滅了宴席上的蠟燭,彼此心心相許,愛慕之情已神會了。
真是讓人悔恨啊,這恨沒個完,直恨到星河被晨空吞噬了。情人之各去一方,那就只好在夢中相會了。

創作背景

詞當作於哲宗紹聖三年(1096)詞人離處州將遷移郴州前。暮春時節,詞人將要遠離,為了表達自己內心的離愁,所以寫下了這首詞。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上片描寫夜堂相愛的情形。起拍“宮腰”二句寫出佳人的風姿及相逢。“無端”二句寫相愛。“殞”字極好,“靈犀”用字含蓄。
下片感嘆離別。過拍“身有恨”三句突轉抒情,寫出莫名的“恨”,並交待出“恨”的表面原因是“星河沉曉空”,實則怨恨歡愛的短暫。“隴頭”二句點出“恨”的原因是離別,並抒發“佳期如夢”、歡會難再的慨嘆。
結句對“佳期如夢”的感嘆,再次點明往昔美好的約會帶給詞人難忘的幸福回憶,也反襯出如今佳期不再帶給詞人的強烈失落和濃濃感傷。
詞人通過上、下闋兩個不同場景的鮮明對比,將戀人間幽會的極度歡樂與離別的徹夜悲涼兩相對照,凸顯出心中的刻骨相思。
該詞在用詞上也十分有功底,例如“無端銀燭殞秋風”,恐未必“無端”,抑或被人吹滅,不願直言罷了。“殞”字好,把刮、吹、滅的一組動作都括進了,且含蓄形象。用“星河沉曉空”喻恨之大,之無可奈何,也是很新巧的。雖有“花間詞”的香艷風味,但艷而不淫,含蘊有味。

名家點評

明代沈際飛《草堂詩餘續集》:中篝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醜也。
清代鄒祗謨《遠志齋詞衷》:《詞筌》云:詞至少游“無端銀燭殞秋風”之類,而蔓草頓丘,不惟極意形容,兼亦直認無諱。數語可謂樂而不淫。

作者簡介

秦觀(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虛,江蘇高郵人。別號邗溝居士,學者稱其淮海居士。北宋文學家、詞人,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進士。
阮郎歸·宮腰裊裊翠鬟松
神宗元豐八年(1085)進士,最初任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初(1086),蘇軾舉薦他為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預修《神宗實錄》。
元豐七年(1084)秦觀自編詩文集十卷後,蘇軾為之作書向王安石推薦,王安石稱他“有鮑、謝清新之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