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若珊,祖籍河北省懷安縣柴溝堡鎮。幼年在家鄉國小讀書。1933年隨父母遷居北平,1934年在北平師大第二附小畢業,由學校保送至北平師大女附中讀書。1935年冬參加了北平“一二·九”學生救亡運動,1936年2月參加“抗日民族解放先鋒隊”為隊員,在地下黨的領導下積極參加抗日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阮若珊
- 外文名:Ruan Ruoshan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21年4月25日
- 畢業院校:北平師大女附中
- 性別:女
簡介,生平簡介,代表作品,阮若珊的丈夫,黃宗江,若珊感言,
簡介
生平簡介
1937年國中畢業時正值“七·七”盧溝橋事變,北平淪陷。為躲避敵偽統治下的學校,便於開展“民先”地下工作,她轉入教會學校貝滿女中高中部學習。1938年夏秋之際,因北平地下“民先”組織遭破壞,組織決定她離校去天津,後由天津地下黨組織護送至晉南抗日根據地行政主任公署並同時加入八路軍129師。1939年春到太行山抗日軍政大學第五期學習,同年秋畢業分配至抗大一分校文藝工作團任演員,同年10月23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9年冬抗大一分校文工團隨抗大一分校校部從太行山東遷至沂蒙山區開闢山東抗日根據地。此後7年一直在沂蒙山區,在山東分局及115 師師部領導下從事抗戰文藝宣傳工作。此間她作為文工團的主要演員之一,除參加多幕話劇《李秀成之死》、《阿Q 正傳》等演出外,特別是在小調劇《親家母頂嘴》、《抗屬真光榮》、《雙喜臨門》及抗戰勝利前夕動員參軍的獨幕話劇《過關》等劇,她扮演的農村大嫂、婦救會長等角色獲得觀眾的喜愛。在此期間她曾創作小話劇《一雙鞋》、《彭大娘》等小型文藝作品。1940年抗日戰爭最艱苦時期,在蒙山望海樓山下費縣白石屋村,她和文工團的另一位成員李林同志共同創作的《沂蒙山小調》成為著名的革命歷史歌曲。
1945年抗戰勝利後,阮若珊離開沂蒙山區,蘇 115師肖華主任及大眾日報的同志渡海參加了解放東北的戰鬥。此時任遼東軍區文工團教導員兼作演員,參加了大型話劇《李闖王》(演紅娘子)及《氣壯山河》(演女特務)等劇及節目的演出,在部隊慰問演出中獲得好評。
1949年全國解放後,她隨第四野戰軍南下至武漢,任中南軍區部隊藝術學院戲劇系主任,後為中南軍區文藝工作團“戰士話劇團”團長。在此間除擔任行政領導工作外,還參加了《戰鬥里成長》、《曙光照耀莫斯科》等劇中角色的塑造工作,並創作了舞劇《母親在召喚》;1954年調南京軍區“前線話劇團”任團長。組織演出了《楊根思》等劇目,培養了李傳弟、陶玉玲等大批優秀演員。
1958年從部隊轉業至中央戲劇學院,歷任導演教師、系負責人、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等職,培養了一批從事表導演的學生;歷任導演系教師、副教授、黨委副書記、副院長。一生輾轉半箇中 國,為部隊和地方的文化事業和培養後繼人才做出了積極貢獻,獲國家二級獨立自由勛 章和解放勳章。著有《我的少女時代》、《折蒙探親記》文章。1986年離休後,參加了《歐陽予倩文集》、《中國大百科全書·戲劇卷》的編輯工作,分別為編委之一,並撰寫了《在戰鬥中成長》等回憶文章和散文。
她一生為部隊文化建設、培養戲劇人才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和解放勳章。2001年11月1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0歲。
代表作品
1999年,費縣委、縣政府在《沂蒙山小調》誕生地建立了紀念碑、紀念亭,記載了《沂蒙山小調》誕生的過程,以及現今流傳的《沂蒙山小調》詞曲及作者,以啟後人,永誌不忘。並請原抗大一分校文工團團長、國家農業機械部副部長袁成隆同志題寫了“沂蒙山小調誕生地”紀念碑名,詞作者阮若珊同志題寫了“深深懷念沂蒙好地方”,分別鐫刻在白石屋村旁的巨形花崗石上。
阮若珊的丈夫
黃宗江
在黃宗江認識阮若珊時,她已經是南京軍區前線話劇團團長,準師級幹部,當時的黃宗江只是一個連級幹部,還不是黨員。黃宗江說:“一個男的連級幹部向一個師級女幹部求婚,這在我軍的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阮若珊是一位早在“12.9”時期就投身紅色革命的革命者,認識黃宗江之前已離了婚,帶著兩個女兒,在黃宗江萬言情書的重火力進攻下,她接受了黃宗江的愛。1957年,同是36歲的黃宗江和阮若珊喜結良緣。與阮若珊的結合,使黃宗江找到了一個安心之所。1958年,總政創作室解散,黃宗江到八一電影製片廠擔任編劇,阮若珊也轉業到中央戲劇學院任教。他們在北京有了一個家。黃宗江進入了一個創作的高峰期,《海魂》和《農奴》就是他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黃宗江成了新中國著名的劇作家。
若珊感言
回想當年這一群從十一、二歲到十七、八歲,最大的也不過二十幾歲的青少年,活躍在太行山、沂蒙山廣袤的鄉村、城鎮,在戰火紛飛中為部隊演出,為人民演出,他們沒有留下劇本,沒有留下劇照(少數幾張是從他人處蒐集的),更不用說演出說明書之類的了。但他們的身影,他們所創造的藝術形象永久地留在抗日根據地人民的心中,在戰爭中成長的壯麗的戲劇事業深深地刻在軍民的記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