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文發,男, 54歲,中共黨員,福建省漳州市龍文區翁建中心國小高級教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阮文發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教師
- 性別:男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簡介,經歷,
簡介
1969年,石洲村要成立國小教學點。國中畢業的阮文發是村里惟一的“文化人”,村黨支部書記讓他選擇當村會計或悼疊騙慨國小教師。阮文發自小殘疾,右腿彎曲不能著地,當會計坐著辦公再適合不過,但他還是選擇了當國小教師。村黨支部書記猶豫了:“學校在山上,100多個台階,每天往往返返,憑你那單腿,撐得住?”“我是殘疾人,我了解讀書的不容易。”阮文發從此邁上長長的跳躍教學路。直到1996年政府興建漁民新村,當地漁民遷至河對岸,石洲國小搬下了山,他才告別了跳台階進課櫃謎嘗放堂。有人算過,從1969年到1996年,阮文發至少跳了390萬級台階,相當於從漳州到北京的距離船禁束。
阮文發上課從不用拐杖。前幾年,漳州市殘聯送他一副拐杖,一直被他“冷藏”。即便是外出開會,參加表彰,他一樣跳著走。阮文發說:“在課堂上,拐杖敲來敲去,會影響學生。”
考慮到阮文發行走不便,學區幾次想將他調走,都沒有成功。上世紀80年代,學區曾將他調離,但僅過了一個學期,他又回來了。“調其他老師到石洲,都忍受不了艱苦的環境,呆不住。阮文發說他捨不得漁村的孩子,最終還是回去了。”學區校長陳水慶說。
經歷
阮文發一堅守就是37年,其中甘苦,妻子蔡秀碧體會得最深。一次,晚上10點了,阮文發輔導完學生從學校出來,不慎摔倒。蔡秀碧邀夜左等右等,不見他回來,拿著手電筒順路尋找,發現丈夫暈倒在台階上。還有一次,阮文發到漳州參加函授學習,那天課程緊,晚上7點才往家裡趕,下車時,天下起了暴雨,到石洲2公里的田間小路被淹沒了,正常人行走都很艱難。阮文發憑感覺往家裡跳,摔倒了,爬起來再跳,又摔了,再爬起來。到半路,左腳皮全磨破了,就爬。回家時,已是深夜。妻子看到泥人似的丈夫,眼淚直流。這樣棵戒道的事充拔糊,在他身上懂拜酷不知發生過多少次。
一個人的堅守改變了一個漁村。在阮文發的努力下,石洲村往昔“一窮二白”的教育窘況漸漸改觀,不僅有了國中生,還走出了高中生、大學生。村民有了文化,懂得了用先進的設備捕魚,收入大幅提高。村委會主任說,村民人均6000多元收入里,有阮老師的功勞。
阮文發先後獲得福建省自強模範、福建省教育戰線先進工作者、福建省五一獎章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