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伯淇,又名阮風,筆名秋影,1918年8月13日出生於福建省福安縣棠溪村一個小商人家裡。1932年夏,阮伯淇畢業於棠溪完小,隨即考入縣立?山中學。受革命思想的陶冶,他入學不久就加入了黨的外圍組織“中國反帝大同盟福安分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阮伯淇
- 別名:又名阮風,筆名秋影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中國
- 出生日期:1918年8月13日
- 逝世日期:1948年2月
- 職業:閩東地委副書記
- 信仰:共產黨
人物生平,人物事跡,人物紀念,
人物生平
阮伯淇(1918-1948),又名阮風,慨拘筆名秋影,福建省福安縣潭頭鎮棠溪村人。1918年8月13日出生於小商人家庭。1932年夏從棠溪完小畢業後考入縣立扆山中學,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是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4年3月,阮伯淇因與扆山中學的六名進步學生聯合發起驅逐反動教師黃寶鴻的鬥爭被校方開除(福安各界謂之“七君子事件”)後,毅然決定投奔蘇區參加革命鬥爭,先後在柘洋(今柘榮縣)蘇區、柏柱洋中共福安中心縣委、中共閩東臨時特委機關報《紅旗報》工作。不久經閩東特委領導人馬立峰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10月,阮伯淇以聯絡員身份陪同閩東特委書記蘇達赴上海向臨時中央局匯報工作,1935年春由上海返回途經福州時,由中共福州市委安排前往工農紅軍閩中游擊隊,在福清、永泰、長樂等地參加游擊戰爭。是年底,因叛徒出賣,閩中紅軍游擊隊被敵包圍遭受重大損失。阮伯淇在突圍戰鬥中英勇頑強,突出重圍後回到福州找到黨組織。1936年初經組織批准考入長樂第一區的義務教育師資訓練班。1937年結業後輾轉回到福安與黨組織接上關係,以福安財洪國小校長的身份為掩護,在上白石鎮建立秘密聯絡站,繼續開展地下革命活動。
抗日戰爭爆發後,隨閩東紅軍改編為新四軍,任第三支隊六團參謀處參謀,於1938年2月北上皖嚷察乎南抗日前線參加抗日戰爭。1939年初調任六團三營副營長(教導員),率部馳騁大江南北。1940年初受命返回福安嫌棕想加強閩東地區的革命力量,先在柘榮、社口等地任教,後以福鼎縣教育館館長、賽岐區公所民政幹事等公開身份為掩護開展秘密鬥爭,先後擔任中共福安臨時工委委員兼組織部長(曾一度主持臨時工委工作)、中共福安縣委委員兼賽岐支部書記,積極組織開展抗日救亡活動、加強統戰工作,通過各種社會關係控制國民黨的基層政權,開展腳邀影凝合法鬥爭。同時,聯繫各地黨員恢復福安南區、西區區委,組建武裝工作隊,建立並發展農村基層的黨組織。期間,阮伯淇以秋影的筆名發表了許多時事評論文章,引導民眾正確認識抗戰形勢、正確認識國民黨“消極抗日”的面目,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積極組織青年學生和各界民眾開展反對內戰的民眾運動。1946年2月,阮伯淇在福州參加閩浙贛區黨委會議後返回閩東,按照會議精神提出“自力更生,赤手起家”的工作思路,整編閩東各地的武裝工作隊開展游擊鬥爭。同時以“新人書屋”為陣地,團結了一大批青年知識分子,有力地推進了閩東學生“反對內戰”運動。1946年6月代理(後接任)中共福安縣委書記,8月因受到國民黨當局通緝轉移到福州,由中共閩江工委(後改為城工部)安排在福州郊區亭江一帶開展工作。1947年2月參與組建城工部閩東臨時工委,調任臨時工糊樂充委副書記,負責兵運工作並領導閩東地區的武裝游擊鬥爭。是年9月,阮英平由華東局安排回閩主持軍事鬥爭,輾轉來到閩東後組建中共閩東地委,阮伯淇調任閩東地委副書記,配合阮英平大力發展農村基層黨組織,組建貧農團棕嫌主項,開展土地革命鬥爭和游擊戰爭,迅速恢復了閩東革命根據地。1948年2月,阮英平在赴福州匯報工作途中失蹤,阮伯淇在接到陳書琴(時任阮英平的警衛員)的報告後,迅速組織力量搜救,同時接替阮英平繼續堅持革命鬥爭,穩定了閩東的革命形勢。阮英平的失蹤引發了“城工部事件”。阮伯淇因長期在城工部系統工作,並作為阮英平失蹤事件的當事人之一,被閩浙贛區黨委審查組調到南平游擊區審查,同年5月在南平上明洋鄉堵嵩嶺村蒙冤罹難。
人物事跡
1932年9月,福安縣委為紀念九一八事變一周年,在城東鶴山大墓坪開會布置示威遊行。阮伯淇憑著對祖國的熱愛,不顧個人安危,積極參加籌備活動,四處散發傳單,張貼標語。1932年9月18日那天早晨,國民黨當局派出大批反動軍警到?山中學,搖鈴敲鐘集合學生開會,妄圖阻止學生出校遊行,但立即遭到學生們的譴責。特別是阮伯淇面對荷槍實彈的反動軍警,慷慨陳詞,發表演說,並大聲疾呼:“打倒日本鬼子,還我河山!”在阮伯淇的鼓動下,群情激憤的同學們衝破反動軍警的阻撓,紛紛湧向街頭遊行。
經過這次鬥爭的洗禮,阮伯淇被?山中學團支部吸收為共青團團員。他向團組織莊嚴地宣誓戒抹盼:“從今以後,我要百折不撓地為黨的事業而奮鬥,乃至獻出自己的一切。”
隨後,?山中學的學生運動在團組織的領導下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並迅速影響到全縣。那時,連小學生每個星期天都下鄉宣傳抗日救亡。為此,反動當局視?山中學為眼中釘,逮捕了幾位進步教師,並企圖採取提前放寒假的手段,阻止學生運動的發展。阮伯淇則利用寒假的機會宣傳抗日,在鄉村進行廣泛的抗日宣傳,他用好幾種字型寫了許多抗日標語,在棠溪方圓十幾里的村莊到處張貼,使民團惶惶不安,如臨大敵,有力地牽制了“剿鄉”的民團。
1934年初,在阮伯淇的領導下,?山中學的學生們又一次進行罷課鬥爭,抗議學校當局無理處理和恫嚇學生。學生們紛紛貼出大幅標語,與校方展開堅決的鬥爭,惱羞成怒的校方無理地把阮伯淇開除出校。阮伯淇毅然離開學校投奔蘇區。阮伯淇一到蘇區,就過著戎馬倥傯、槍林彈雨的緊張生活,但他間接抓緊時間研讀馬列主義書籍。不久,阮伯淇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為了表達他獻身於黨的決心,阮伯淇將自己的名字改為阮風,依他自己的解釋:“舊社會黑暗、罪惡,我須作十二級颶風把人間的一切污穢颳得一乾二淨。”由此可見他的抱負是何等的遠大不凡啊!
加入黨組織後,阮伯淇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革命鬥爭中去,他經常活動在福、柘邊界的太逢、棠溪、彭家山及泰順一帶,領導民眾斗土豪、燒契約、分田地,建立了棠溪村蘇維埃政府。當閩東蘇區的革命鬥爭進入低潮時,阮伯淇輾轉到福清、永泰、長泰等地打游擊,堅持武裝鬥爭。他始終和游擊隊員一起戰鬥在第一線。在一次戰鬥中,他帶頭衝鋒陷陣,左腿中彈,血流如注,但他仍堅守在火線指揮戰鬥,直到昏死過去。
1936年冬,阮伯淇經黨組織批准考入長樂第一區義務教育師資訓練班。畢業後到白石財洪國小任校長,以職工為掩護繼續開展地下活動。七七事變後,中共中央制定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阮伯淇毅然辭去校長職務,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後來受組織派遣加入了抗日後援會,領導抗日巡迴宣講團,大力宣傳黨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同年臘月,閩東國共兩黨合作抗日談判達成協定後,阮伯淇再一次投筆從戎,於1938年2月隨軍到皖南前線,擔任新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參謀處參謀,後任副營長等職。1940年初,阮伯淇返回福安,先後擔任柘榮、社口中心校任教,後到福鼎任民眾教育館館長。在此期間,他精心研讀了不少馬列主義的經典著作,寫了好幾本讀書札記,以秋影為筆名發表了不少文章。隨後,阮伯淇先後擔任中共福安臨時工委的組織部長和福安縣委的委員、福安賽岐武裝抗敵大隊的政治指導員。
抗戰勝利後,阮伯淇接任中共福安縣委書記,1947年3月,城工部閩東工委成立,阮伯淇任副書記,領導開闢第二戰場,積極開展對敵鬥爭。同年3月,閩浙贛地下軍司令部成立,阮伯淇任閩東縱隊司令。1947年9月,閩東地委成立,阮英平任書記,阮伯淇任副書記。阮伯淇積極配合阮英平開展工作,擴大游擊區,鞏固紅色根據地,鬥爭開展得有聲有色。連國民黨省保全八團團長羅鵬贏也驚嘆道:“大、小阮(阮英平、阮伯淇)是我戎馬一生最不易對付的對手。”
1948年2月,阮英平赴福州匯報工作途中,不幸遭歹徒暗殺。阮伯淇始終堅持鬥爭。1948年5月,在閩浙贛省委“城工部事件”中被錯殺,年僅30歲。
人物紀念
1956年中央重新審理“城工部事件”後為被錯殺的同志平反,福建省人民政府追認阮伯淇為革命烈士。
人物事跡
1932年9月,福安縣委為紀念九一八事變一周年,在城東鶴山大墓坪開會布置示威遊行。阮伯淇憑著對祖國的熱愛,不顧個人安危,積極參加籌備活動,四處散發傳單,張貼標語。1932年9月18日那天早晨,國民黨當局派出大批反動軍警到?山中學,搖鈴敲鐘集合學生開會,妄圖阻止學生出校遊行,但立即遭到學生們的譴責。特別是阮伯淇面對荷槍實彈的反動軍警,慷慨陳詞,發表演說,並大聲疾呼:“打倒日本鬼子,還我河山!”在阮伯淇的鼓動下,群情激憤的同學們衝破反動軍警的阻撓,紛紛湧向街頭遊行。
經過這次鬥爭的洗禮,阮伯淇被?山中學團支部吸收為共青團團員。他向團組織莊嚴地宣誓:“從今以後,我要百折不撓地為黨的事業而奮鬥,乃至獻出自己的一切。”
隨後,?山中學的學生運動在團組織的領導下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並迅速影響到全縣。那時,連小學生每個星期天都下鄉宣傳抗日救亡。為此,反動當局視?山中學為眼中釘,逮捕了幾位進步教師,並企圖採取提前放寒假的手段,阻止學生運動的發展。阮伯淇則利用寒假的機會宣傳抗日,在鄉村進行廣泛的抗日宣傳,他用好幾種字型寫了許多抗日標語,在棠溪方圓十幾里的村莊到處張貼,使民團惶惶不安,如臨大敵,有力地牽制了“剿鄉”的民團。
1934年初,在阮伯淇的領導下,?山中學的學生們又一次進行罷課鬥爭,抗議學校當局無理處理和恫嚇學生。學生們紛紛貼出大幅標語,與校方展開堅決的鬥爭,惱羞成怒的校方無理地把阮伯淇開除出校。阮伯淇毅然離開學校投奔蘇區。阮伯淇一到蘇區,就過著戎馬倥傯、槍林彈雨的緊張生活,但他間接抓緊時間研讀馬列主義書籍。不久,阮伯淇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為了表達他獻身於黨的決心,阮伯淇將自己的名字改為阮風,依他自己的解釋:“舊社會黑暗、罪惡,我須作十二級颶風把人間的一切污穢颳得一乾二淨。”由此可見他的抱負是何等的遠大不凡啊!
加入黨組織後,阮伯淇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革命鬥爭中去,他經常活動在福、柘邊界的太逢、棠溪、彭家山及泰順一帶,領導民眾斗土豪、燒契約、分田地,建立了棠溪村蘇維埃政府。當閩東蘇區的革命鬥爭進入低潮時,阮伯淇輾轉到福清、永泰、長泰等地打游擊,堅持武裝鬥爭。他始終和游擊隊員一起戰鬥在第一線。在一次戰鬥中,他帶頭衝鋒陷陣,左腿中彈,血流如注,但他仍堅守在火線指揮戰鬥,直到昏死過去。
1936年冬,阮伯淇經黨組織批准考入長樂第一區義務教育師資訓練班。畢業後到白石財洪國小任校長,以職工為掩護繼續開展地下活動。七七事變後,中共中央制定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阮伯淇毅然辭去校長職務,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後來受組織派遣加入了抗日後援會,領導抗日巡迴宣講團,大力宣傳黨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同年臘月,閩東國共兩黨合作抗日談判達成協定後,阮伯淇再一次投筆從戎,於1938年2月隨軍到皖南前線,擔任新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參謀處參謀,後任副營長等職。1940年初,阮伯淇返回福安,先後擔任柘榮、社口中心校任教,後到福鼎任民眾教育館館長。在此期間,他精心研讀了不少馬列主義的經典著作,寫了好幾本讀書札記,以秋影為筆名發表了不少文章。隨後,阮伯淇先後擔任中共福安臨時工委的組織部長和福安縣委的委員、福安賽岐武裝抗敵大隊的政治指導員。
抗戰勝利後,阮伯淇接任中共福安縣委書記,1947年3月,城工部閩東工委成立,阮伯淇任副書記,領導開闢第二戰場,積極開展對敵鬥爭。同年3月,閩浙贛地下軍司令部成立,阮伯淇任閩東縱隊司令。1947年9月,閩東地委成立,阮英平任書記,阮伯淇任副書記。阮伯淇積極配合阮英平開展工作,擴大游擊區,鞏固紅色根據地,鬥爭開展得有聲有色。連國民黨省保全八團團長羅鵬贏也驚嘆道:“大、小阮(阮英平、阮伯淇)是我戎馬一生最不易對付的對手。”
1948年2月,阮英平赴福州匯報工作途中,不幸遭歹徒暗殺。阮伯淇始終堅持鬥爭。1948年5月,在閩浙贛省委“城工部事件”中被錯殺,年僅30歲。
人物紀念
1956年中央重新審理“城工部事件”後為被錯殺的同志平反,福建省人民政府追認阮伯淇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