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闡釋中國的方式:媒介裂變時代的文化景觀》是2013年1月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志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闡釋中國的方式:媒介裂變時代的文化景觀
- 作者:周志強
- 出版社:中國電影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1月
- 頁數:245 頁
- 定價:3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0603774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傳媒新視野叢書·闡釋中國的方式:媒介裂變時代的文化景觀》以新媒介的迅速崛起的中國社會為分析探討的對象,從新媒介特性、新媒介文化消費、新媒介時期的電影的技術政治等幾個方面總結了新媒介社會的諸種特徵,通過具體生動的個案,活潑呈現當前中國大眾媒介文化的生產機制和敘事邏輯。作者主張在溝通文化與現實的基礎上重建文化政治的寓言批評,實現文化批評的政治功能,體現了強烈的問題意識和現實關懷。
圖書目錄
導論 新媒介裂變
一、現代性與大眾傳媒文化的發生
大眾傳媒
大眾社會
二、新媒介社會的到來
三、我們的兩種文化生存
第一章 進入新媒介社會
第一節 私人媒介與大眾文化的分裂
“私媒”中的私人主體想像
“私媒惡搞”與大眾文化的祛魅
第二節 陳冠希之後大眾文化還造神嗎?
三個文化時代
重新“造神”?
第三節 獨立思想的幻覺
知識分子的網路書寫
微博思想:怎樣思想?誰的思想?
第四節 網路改變中國?
網路時代的大眾們
無權焦慮與網路的變革幻覺
消費的狂歡與殿堂購物的文化邏輯
“打折大眾”與被掩蓋的焦慮
新窮人社會斷層的彌合 l
第五節 媒體全球化時代下的文化生產
國家主義文化生產的消解
誤讀中國與形象重塑
“中國名人”背後的“炫耀性宣傳”
“秒中國”背後的文化戰略轉型
第二章 景觀化的都市文化
第一節 都市景觀的政治學圖景
都市想像的三種方式
都市景觀建設中的“異居者”
景觀化中國的雙重敘事危機
第二節 都市新倫理
合理性焦慮:都市倫理與村道德
合情性焦慮:陌生人社會中的親密關係
合法性焦慮:性愛的肉身與情慾的物化
精神分裂的中國
第三章 新媒介時代電影的技術政治
第一節 電影技術的政治
電影技術的雙重功能
D與電影技術政治的變遷
作為旅遊的電影觀看
第二節 當電影成為“寓言”
兩種災難美學
寓言體電影與娛樂的堡壘
作為當下中國寓言的《二次曝光》
李王電影技術風格的變遷
精神分裂者營造的多重故事
冰水時代的新倫理焦慮
第三節 新媒介文化與電影之變
微電影的順應與抵抗
《泰圇》與糗文化的精神塗鴉
嘻劇的時代
嘻劇時代的偽經驗生產
第四章 快樂依賴與傻樂主義
第一節 從娛樂到傻樂
娛樂的政治
傻樂與市儈主義的泥津
第二節 批判的消失與反智美學
鄉村霸權的批判
烏托邦允諾與都市遊蕩者的“呆笑表情”
去政治化的反智美學圖景
傻樂主義的文化生產邏輯
第五章 技術、拜物與去政治化的文化
第一節 唯美主義的耳朵
聲音如何是一種政治?
危險的聲音
商品拜物教
偽經驗的情感
第二節 消費主義與亞文化的困境
理解亞文化的三種方式
“青年”的消失
消費主義時代亞文化的轉變
當前青年亞文化的困境
第三節 紅色文化的空殼化
主流價值的魅力亟待恢復
抵抗消失了嗎?
抵抗處在消失的途中嗎?
“卡里斯馬”的激情召喚
餘論偽經驗的景觀式生產與寓言式批評
重回“經驗”的地面
偽經驗與經驗的拯救
走向寓言批評
寓言批評的政治內涵
附錄一 文化訪談
《南方周末》訪談:“小清新”敵對“小資”
《江淮晨報》訪談:塗鴉文化——從抵抗到景觀
《遼寧日報》訪談:普通人生命經驗的鮮活表達
《遼寧日報》訪談:冬粉文化、網路文化——民眾文化的亞文化群
附錄二 參考文獻
國外論文
國外著作
國內論文
國內著作
附錄三 關鍵字及索引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