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疃天主教堂

闞疃天主教堂

闞疃天主教堂始建於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位於安徽利辛縣闞疃鎮中學院內,是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闞疃天主教堂
  • 地理位置:利辛縣闞疃鎮中學院內
  • 始建:1912
  • 占地面積:470平方米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文物價值,

歷史沿革

闞疃天主教堂建於1912年秋,位於利辛縣闞疃鎮闞疃中學院內。這座剛好滿100周歲的建築從外形上看起來,已經飽經了滄桑。但站在教堂的面前,仍然可以感覺到一股神聖的氣息撲來。
據了解,1912年初,中國籍神甫劉宗成(蕪湖人)和義大利籍的毛神甫,從蒙城縣的毛家窩子到鳳台縣城傳教。他們在縣城中街北段購置兩間民房作為天主教活動基地,但成效不大。當年秋天,劉、毛二人來到闞疃集,買通當地政府,蓋教懂蒸全堂傳教。
傳說教堂的所在地原是農民書法家孫逸久家的菜園,共七畝。菜園中有一口古井(已填封),井旁有一塊烏金獄辯石,被義大利籍毛神甫發現,賣了錢蓋成教堂。
曾發展信徒四千餘人
闞疃天主教堂隸屬蚌埠教區阜陽總堂。從1912年到1956年,先後有9位神甫,其中5位義大利人、4位中國人,最後一位神甫為中國人霍幕生。
“解放前,闞疃天主教堂曾發展信徒4000多人。”她說。到了1956年,神甫張敬葉被逮捕,霍幕生調到阜陽天主教堂,留下修女李德馨、王雲慧住堂。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鳳台縣中學的紅衛兵來到闞疃,把天主教堂的匾額、幔帳以及宗教用品付之一炬,並砸毀義大利銅鐘。後來,朽兵詢修女被遣返原籍,教堂的房屋產權歸當地政府所有。
“教堂整體建築為磚木結構,中西式建築風格。教堂內由大廳、講台和後小樓三部分組成,大廳為中式建築,講台和後小樓為義大利哥德式建築。正面為一進三開門,有兩個偏門,一個主門。東西長35米,南北寬13米,占地470多平方米。”
維修後將向外開放
闞疃天主教堂設立後,曾興辦過啟蒙國小,主要是培養神甫接班人。
1945年,曾任三門峽師範學校教師,安徽省文史館館員的渦陽人王大衡先生等人奉命收留流亡學生,在教會啟蒙國小的基礎上創辦了金石中定翻詢寒學,即闞疃中學的前身。現在天主教堂的房屋已經成危房,不再被使用。

建築格局

闞疃天主教堂始建於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頂部起脊,高約12米,磚木結構,占地面積470平方米。教堂座西蘭蒸歸面東,正面一進三開。整體建築為中西式建築風格。由大廳、講台、後小樓三部分組成。大廳為獨有的抬梁式+斜拉式中式建築風格,講台和後小樓為義大利哥德式建築風格。教堂南側現存磚木結構的兩層神甫樓,占地面積180平方米。

文物價值

同類建築如晚少您此規模的在皖北地區比較少見。闞疃天主教堂既保習項櫃潤留了義大利西式建築風格,又有中式建築特點,是中西文化的有機結合體。從教堂內部結構看,既有中國古代抬梁式建築風格,又有近現代斜拉式建築風格。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和文物保護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