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雲德

關雲德

關雲德,男,1948年出生,吉林省九台市人,滿族。國中文化。中共黨員。自幼受其母、姨薰陶,衷情於滿族民間剪紙創作。處女作《八字憲法放光芒》八張剪紙,被《長春演唱》刊登,剪紙作品多次被刊登採用,農民畫《豐收的糧食打不完》入選進京參加全國美展,為吉林省外事部門剪制幾百幅反映特產民俗的剪紙工藝品,饋贈國外友人達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雲德
  • 國籍:中國
  • 民族滿族
  • 出生日期:1948年
  • 職業: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
  • 代表作品:《海東青百姿》
人物生平,民間傳承,神鼓傳人,

人物生平

關雲德的《海東青百姿》剪紙百幅被四平大學、瀋陽民俗村收藏,根據滿族創作的一百位薩滿女神剪紙、瑪虎面具剪紙,還被韓國、蘇聯學者收藏,在第七屆國際薩滿文化研討會展出時受到好評,並與國際薩滿教研究會主席霍帕爾、副主席白庚勝先生簽字合影留念。為全鎮國小編寫剪紙教材,為王松林等著的“薩滿文化論”插圖,為曹保明五本著作剪紙插圖,剪紙作品多次參加省內外展覽獲獎並被編入畫集,剪紙論文在黑龍江、浙江省剪紙大賽中獲獎,“滿族的酒文化”論文獲長白山研討會三等獎,滿族民俗風情文章在報刊發表50餘篇,著作已出版的有《羅關家族譜書》、《跳家神》、《滿族第一村》、《滿族風俗傳說故事》、《關雲德滿族剪紙》,2004年參加了吉林市、九台市文史資料中“滿族民俗”編輯,長春市政協剪紙協會聘為副主任並將剪紙編入畫集,長春大學、長春師範薩滿文化研究中心聘為研究員、名字被編入《當代滿族名人錄》,現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並編入大辭典,吉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民俗學會會員、長白山文化研究會會員、長春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九台民間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吉林省滿族剪紙協會理事,民間藝術家、吉林市滿族文化研究會會員、海倫剪紙協會會員、九台市政協委員。剪紙作品編入《中華翰墨藝術寶庫》畫冊。
關雲德走進《藝術人生》關雲德走進《藝術人生》

民間傳承

印象
關雲德的家在九台市其塔木鎮,早就聽說過關雲德的剪紙藝術,真正見到他本人的時候,還是覺得吃驚,吃驚於這樣一位藝術家竟如此平易近人。
關雲德
從小和父親學做鼓
關雲德今年70歲,滿族,是我國惟一的薩滿神鼓製作傳承人。關雲德製作薩滿神鼓的手藝是祖傳的,到他這裡,已經是第十三代了。關雲德從十幾歲起就和父親一起製作薩滿神鼓。因為勤奮聰明,如今傳統的薩滿神鼓在他的手中,不僅古風依舊,還有了新的形式。
提起做鼓話就多了起來
記者拿起一隻神鼓,發現這種鼓同我們日常見到的鼓差別很大。首先,薩滿神鼓是單面鼓,只有一面蒙了羊皮,而另一側有抓環,抓環連著4個方向,共8根弦。關雲德說,這代表“四面八方”,而鼓裡還拴著一串銅錢,也是八個。
說起做鼓,關雲德的話就多了。他說鼓好不好,關鍵在皮子。鼓做好了,還要有鼓鞭,他拿起案上一個掛著布條的小棍子,告訴記者,這就是鼓鞭。
說到興奮處開始表演
在關雲德的屋子裡,記者找到了一面與眾不同的神鼓,說它不同,是因為它不是一面雪白的鼓,而是一面繪製著圖案薩滿神鼓。關雲德告訴記者,其實傳統的神鼓是不繪製圖案的。他正在考慮,讓傳統的薩滿神鼓從神秘中走出,希望能將自己的剪紙藝術運用到神鼓圖案的創新製作上,準備在神鼓上繪製各種滿族傳統的圖案和花紋,並將它開發成旅遊紀念品。
說到興奮處,關雲德還找出了腰鈴,即興敲起神鼓,表演起來。
從小和媽媽學剪紙
提起關雲德,還有一件不能不說的事,那就是他還是一名滿族剪紙藝術家。剪紙的技藝,同樣來自家傳。關雲德的母親和姨媽都是民間剪紙高手,很小的時候,關雲德就看著母親和姨媽剪紙。而最讓他著迷的,就是嬤嬤人。在關雲德厚厚的剪紙作品中,記者看到了很多嬤嬤人。
關雲德
除了嬤嬤人之外,關雲德還有一套很讓他自豪的剪紙作品,就是一百位滿族神話傳說中的女神的剪紙。關雲德自1986年開始專心研究滿族民俗和剪紙藝術後,就一直希望能將這些瀕臨失傳的神話傳說用自己獨特的方法表現出來,如今,他終於創作完成了這組剪紙作品。
技藝傳給家人各個是高手
在記者採訪時,9歲的關星宇一直圍著爺爺跑來跑去,讓人吃驚的是,她竟然也能剪出很精美的剪紙。關雲德告訴記者,他製作薩滿神鼓和剪紙的本事,這些年陸續地傳給了家人,兒子、兒媳、孫子、孫女,人人都能剪紙,各個都是高手。說話間,關雲德遞了剪刀和紙給關星宇,一直歡蹦亂跳的小女孩立即安安穩穩地坐下,片刻之後,一張窗花就在她的小手中誕生了。
如今,關雲德被正式確認為“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而他的剪紙藝術,也正在進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放眼未來,關雲德有很多想法。記者也希望,薩滿神鼓和滿族風情剪紙,能通過他和家人以及更多人的努力,被完整地保存和傳承下去。

神鼓傳人

綜述
初見關雲德,記者很難把“能工巧匠”與眼前這位扎著布圍裙、臉膛黝黑的農民聯繫在一起。他的家是個典型的東北農家小院,可一走進屋,記者萬分驚訝,這裡“別有洞天”。住起來緊巴巴的房子,竟單辟了一間書房,整整一面牆都是各式各樣研究滿族文化和歷史的書籍。書房裡有關雲德的很多作品,書桌上、柜子里摞放著形態各異的剪紙;牆上掛著的、地上擺的都是頗具特色的“神鼓”。數十年來,關雲德一直博覽群書,他廣泛進行學術研究,在滿族文化研究領域,關雲德可稱為名副其實的“學者”。
記者提出要親眼見識一下蒙鼓的技藝,他二話沒說,隨手拽過來一個小木凳坐下,把一大張牛皮鋪在腿上,操起剪刀,三下兩下便剪出了大小適中的鼓皮樣子;再扯過來一根藤條似的東西圍成鼓圈,把剪好的鼓皮蒙上去。他一邊拉扯著鼓皮,一邊往鼓皮和鼓圈的連線處釘釘固定。那塊鼓皮經過他一番“東拉西扯”和“叮叮噹噹”後,緊繃繃地貼在了鼓圈上,三五分鐘,一面“神鼓”便完成了。“原來不難嘛。”記者心想。可一問才知道,這只是蒙鼓的最後一道工序,看起來簡單的幾下,其實背後有許多功夫要練。
說起鼓,關雲德頓時勁頭十足:“鼓聲代表雲雷,敲鼓就是為了讓神能聽到,所以鼓結實與否,聲音響不響至關重要。”關雲德講,祖祖輩輩流傳這樣一句順口溜:“要做鼓得上老白山,砍回藤子好做圈,錛子砍,刨子圓,一個抓環八根弦,還有八個大銅錢。”說的就是這門技藝的精髓所在。
做“神鼓”總共分四步
第一步:選皮鼓好不好,選啥皮子很重要。‘神鼓’可以用牛、鹿、羊的皮來做。選時必須選那些扒開後一點沒有刀口的,拿回來的皮子不能直接用,要先放在石灰水的大缸里泡上三四天,假如溫度不夠,泡多少天都白費,所以一年四季不是啥時都能蒙鼓的,必須在5月過後溫度上來了才行。皮子泡好了,拿出來鋪在木頭上,用刮刀先把外面那層毛刮掉,再翻過來,把裡層的油脂刮乾淨,掛在桿上晾乾後,就成了白板皮,可以蒙鼓了。
第二步:圍圈過去,鼓圈用長白山上的藤子,藤子有好幾種,但“圓棗藤子”最好,一破兩半,裡面帶著“魚脊骨”,可以增加鼓圈的厚度,能使好幾百年不變形。現在得到深山裡才找得到“圓棗藤子”,於是就用柳木或膠合板。為了有抓頭,得做個抓環,抓環連著4個方向,共8根弦,代表“四面八方”,最後為了敲鼓時配音,再拴上8個大銅錢。
第三步:扽皮鼓響不響,質量好不好,鼓皮扽得緊不緊是關鍵。扽不緊就不響,敲起來,聲音就“噗噗”的,只有扽得越緊才越響。
第四步:鼓鞭鼓鞭一般是竹坯子,先用酒精燈烤烤,彎個翹彎,免得扎破了鼓,再纏上布條就行了。最後得保存好,鼓一般不招蟲子,但伏天必須得拿出來曬曬。
炕頭上辦起“展覽館”
滿族最大的姓氏就是關姓,順治年間俺們祖先來到烏拉街,世世代代給皇帝打獵做供品。有祭祀活動,就得有薩滿祭器,趕上祭祀活動,祭器壞了,就得有人來維修,而這個任務就由俺家祖祖輩輩繼承了下來。打我記事起,爺爺、父親就做這個,到我這輩兒的時候,就我學會了。我父親叫關凱,是我們家族的族長,家族裡最古老的鼓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說不清經歷了多少動盪才保存到今天。”關雲德說。
關長寶是關雲德的三兒子,他告訴記者:“如果不是爺爺當年冒著風險拚命把它們保住,這些祭器早不知在何處了。按照老規矩,祭祖後誰家最後燒完香,祭器放在誰家,誰料到土改那年,祭器正好放在了一個地主家,被一起收走分了。爺爺說啥不答應,冒著危險追回祭器。”
關長寶繼承了這門手藝,關雲德自豪地說:“家族有這個祭祀活動,就得一代代傳下去!”
採訪中,記者還驚訝地發現,這個平時靠種地為生的農民,最大的願望是讓滿族的豐厚文化得以傳承,為此他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每到農閒時節,他就走遍方圓數百里的滿族村,把有限的收入全部用來蒐集滿族的“老家什”,慢慢地,家裡放不下了,他就找村幹部:“能不能把這點滿族文化得保留下來啊!”雖然建個滿族民俗“博物館”投資也就4萬~5萬元,但村里拿不出這筆錢,只能騰出一間大瓦房,讓他放這些珍貴的“家什”,如今,百餘樣滿族“古董”就擺在這間瓦房的炕頭上,從此關雲德更忙碌了,每年賣了糧,第一件事就是湊足錢,把那些惦記了許久的東西買回來。一有空,他總會待在那個簡陋的“展覽館”里,擺弄那些“寶貝”,給它們撣去浮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