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水文,氣候,自然資源,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社會事業,城鎮建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風景名勝,
建制沿革
關累鎮原名“麻木樹”系傣語改譯而成,後改成芒果樹(系漢語),歷史歸版納勐捧管轄,以後行政區劃更迭頻繁。
1971年,從勐侖公社劃出舊龍、麻木樹、勐遠大隊,從勐捧公社劃出曼崗、壩荷大隊,從瑤區公社(現瑤區瑤族鄉)劃出藤篾山、泡竹箐大隊組建麻木樹公社。
1984年,改名為麻木樹區。
1987年,改區為鄉稱芒果樹哈尼族鄉,轄芒果樹、舊龍、壩荷、勐遠、泡竹箐、曼崗、藤篾山7個村公所。
1996年,撤鄉稱關累鎮。
2003年12月,原舊龍村及舊龍、拱丙、扎王等村民小組一起併入藤篾山村,將八家寨劃歸芒果樹村管理;原泡竹箐村委會及泡竹箐、青石寨、瀑布寨等村民小組一起併入勐遠村。
行政區劃
2016年,關累鎮轄
芒果樹村、勐遠曼崗村、
壩荷村、藤蔑山村5個村,46個村民小組。政府駐芒果樹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關累鎮位於雲南省南部邊陲勐臘縣西北部的國境線上,地處北緯21°32′-21°52′,東經101°6′-101°29′之間,發源於中國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瀾滄江與上大湄公河結合部就在此地,東與瑤區瑤族鄉相連,南與
勐捧鎮毗鄰,西與寮國接壤、與緬甸隔江相望,北與勐侖鎮相鄰,區域國境線長74公里(中緬線長63公里,中老線長11公里),東西寬38.8公里,南北長39公里,國土面積981.0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關累鎮最高海拔1779.8米(大黑山路那杭格角),最低海拔477米(南臘河與瀾滄江交匯處),高差1302.8米。地貌結構錯綜複雜,類型多種多樣,總體輪廓為中高四向低,山脈河流走向呈放射狀,群山莽莽,嶺谷相間,溝壑縱橫,錯落有致,山谷間河流縱橫交錯。
水文
關累鎮轄區內有南臘河、甲格河、南遠河、瀾滄江等主要河流,其中南臘河流經我鎮在中老緬三國交界處注入瀾滄江,瀾滄江流經我鎮,境內長 公里,於三國交界處流出境外。根據歷年水文資料顯示,南臘河最大流327米每秒,最小流量4.05米每秒,年均流量35.1米每秒,瀾滄江最大流量7420米每秒,最小流量265米每秒,年均流量2090米每秒。
氣候
關累鎮屬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帶,空氣溫熱濕潤,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熱。年平均氣溫20℃,最高氣溫35℃,最低氣溫5℃,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500—1600毫米,日照時長1807小時。
自然資源
礦藏資源
關累鎮礦產資源主要有石灰岩、無煙煤、砂金、鉛、汞等,其中石灰岩為大型礦,主要分布在勐遠、曼勐、關累等村民小組。
經濟
綜述
2010年,關累鎮農、林、牧、漁業產值566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81元,比上年增長9.57%。
2015年,關累鎮農林牧漁總產值4.58億元,增長20%;財政總收入1566.8萬元,財政總支出1753.4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0.64萬元,增長10.2%。
2016年,關累鎮農林牧漁總產值4.97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249.61萬元。
第一產業
關累鎮經濟發展形成了“低膠高茶”的格局。
2010年,關累鎮農業總產值1198萬元,林業產值3915萬元,牧業生產總值183萬元,漁業生產總值65萬元。2010年耕地面積11747畝,糧豆種植面積達到23350畝,糧豆總產量547.34萬公斤,比上年減0.96%,橡膠種植面積171965.1畝,開割面積72979.3畝,乾膠產量11524.9噸。茶葉種植面積6613畝,採摘面積3368畝,乾毛茶產量3106噸。年末大牲畜存欄230頭,出欄404頭,生豬存欄36150頭,出欄3093頭,肉類總產量244268公斤。
2015年,關累鎮糧豆種植面積2.59 萬畝,畝產增長12%,總產量8337.52噸,同比增長17 %。農業收入為2307萬元,增長11.88%,水稻種植面積0.58萬畝,畝產增長39公斤。玉米種植面積1.6萬畝,增長7%,總產量4810.33噸,增長18%。乾膠產量2.48萬噸,增長0.8%。茶葉種植面積0.4萬畝,總產量339.7噸。完成冬季作物無筋豆種植0.4萬畝,辣椒0.3萬畝。
2016年,關累鎮農林牧漁總產值4.97億元,糧豆總產量3084萬公斤。
第二產業
2010年,關累鎮有鄉鎮企業207個,從業人員1470人,營業收入17538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現價)10354萬元。
第三產業
2010年,關累鎮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5000萬元,增長54%;貸款餘額達2940萬元,增長56%。
2016年,關累鎮麻木樹農村信用社各項存貸款餘額3億元,增長17.64%。
交通運輸
2016年,關累鎮轄區內縣道1條,34.292公里;2005年由砂石路改造為四級瀝青路,鄉道9條,168.394公里;村道17條,63.46公里。
據統計,關累港2013-2016年累計進出境貨物總量達35.31萬噸,貨物總值達6.35億美元,出入境人員達13.73萬人次,出入境船舶達1.62萬艘次。
社會事業
城鎮建設
2009年,關累鎮建農村客運站。2010年,關累鎮建成了集鎮農貿市場。2017年,關累鎮舊龍國小和拱丙村小組31盞太陽能路燈安裝完成,曼勒村小組51.7萬元人畜飲水工程通過驗收,完成關累村小組16.01萬元3400米飲水主管工程、取水壩1座,布里村小組一台6.5萬元淨水器安裝完成。
教育事業
2016年,關累鎮轄區有學校11所,其中:中學1所,國小6所及一個加布托教學點,幼稚園4所,共有在校學生3000人,在教職工187人。2017年,全鎮掃除青壯年文盲率100%。
文化事業
2017年,關累鎮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11人(省級1人,州級10人);開展2017年度“文化惠民送戲下鄉”文藝演出;現有老、中、青農村文藝隊50支,籃球隊36支;成功舉辦傣歷1379新年節、1448年嘎湯帕節、三八婦女節和“七一”建黨節系列文藝晚會;共舉辦民族健身舞培訓5期,參訓638人次。
醫療衛生
2010年,關累鎮有中心衛生院1所,職工11人,臨時工8人,初級職稱9人,工人2人。鄉村衛生人員30人,其中中專學歷18人、國中學歷7人、國小5人,10815人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全鎮參合率達98.9%。全年參加合作醫療就診人數達3033人次(包括鄉村衛生所)。
2016年,關累鎮轄1所衛生院,7個醫療衛生點,衛生專業技術人員53名。
2017年,關累鎮參加醫療保險人數達1.27萬人,參保率97%。建立紙質居民健康檔案1.49萬人份,其中農村居民檔案1.44萬人,建檔率85.1%;7歲以下兒童1232人,建檔率100%。
社會保障
2010年,城關累鎮全年共發放低保金19114元;民政部門發放救濟糧9976公斤,救濟衣物4500多件。
2017年,關累鎮發放41名殘疾、低保、五保人員慰問金1.55萬元;上報醫療救助申請表28份,發放醫療救助金28.2萬元;發放城鎮低保對象18戶45人,低保金18.67萬元;發放農村低保對象195戶606人,低保金45.45萬元;審核上報城鄉困難民眾突發性、臨時性生活困難72戶285人,共發放金額19.91萬元;發放8戶10人五保戶補助金8.94萬元;普查登記80歲以上老人170人,發放生活補貼10萬元。
風景名勝
關累碼頭位於瀾滄江下游,勐臘縣境內關累村下2.3公里瀾滄江中緬界的中方一側,距南臘河口老、中、緬交界處21公里。是瀾滄江-湄公河航運出境最後一道關口,國際航運入境的中國第一碼頭,上距景洪港83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