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玉成,陝西漢中人,舉人出身,明穆宗(朱載垕)隆慶元年(1567)至隆慶五年(1575)知仙遊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玉成
- 出生地:廣東南海人
- 職業:舉人出身
簡介,經歷,
簡介
關玉成,廣東南海人,舉人出身,明穆宗(朱載垕)隆慶元年(1567)至隆慶五年(1575)知仙遊縣。(據《仙遊縣誌》載)
經歷
關玉成走馬上任後勤政惠民,播福百姓。他在擔任仙遊知縣當年,興化知府易道談倡議,由他主持興建恤勞祠,追悼嘉靖四十二年(1563)陣亡的抗倭勇士劉君芳等人,之後又鼎力籌措資金修建被洪水沖毀的金鳳橋。金鳳橋始建於宋寧宗嘉定年間(1208-1224),是仙遊通往莆田的主要幹道,期間多次被洪水沖毀重建,關玉成上任後又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重建,可是當大橋圓滿竣工後這位日夜為老百姓操勞的“父母官”卻又奉命走馬上任易地為官,仙遊城裡的老百姓感恩戴德,鐫刻石碑,銘記功德。遙想關知縣當年離任時一定是騎著高頭大馬威風凜凜從這大橋上通過,百姓們淚眼相送,難分難捨。於是便將這臥龍橋改名為“關公乘馬惠德橋”,並且在這位青天大老爺的前面又綴以“愛民父母”四字,後來大橋起點北岸這座山也改名為“走馬山”(今仙遊縣城東中學校址)。
明穆宗(朱載垕)隆慶五年(1571)的青色花崗岩石橋碑,石碑正中楷書:“愛民父母關公乘馬惠德橋”十一個大字,上款為“頌曰:廉以律己,惠以愛民,植僵振墜,百度俱新,千載仰德,勒茲貞珉”二十八字,下款是:“公諱玉成,字少抑,號念齋,粵之南海人,隆慶五年(1571)仲秋吉旦闔邑士民立石”二十五字,碑文總共64個字。
金鳳橋位於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城以東五里處的木蘭溪上,金鳳橋原名臥龍橋、青龍橋、起龍橋、慧德橋、登贏橋等,金鳳橋從修建迄今曾七易橋址,現存的金鳳橋是明代鄭紀倡建的石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