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生活中的關河五十州,一身尋常打扮,平平易易,朴樸實實,但是網路上的他,擁有超高人氣,一般網友都親切的稱他關河或者老關。關河五十州的筆名取自於夏完淳的一首詩:“三年戰士一年囚,坐失關河五十州。”詩中那種既絕望無奈同時又慷慨悲壯的歷史情結深深打動了他,正好他住所旁邊的一條河就叫關河,是以前老城牆下面的界河,於是“關河五十州”代替了他的本名“趙勁”,一叫便是十幾年。
2009年起,關河在天涯煮酒論壇連載“正面抗日戰場”,因史料新穎,觀點獨到,引起極大反響,至今該帖點擊率已近千萬。人民網、鳳凰網、中國作家網、中華讀書報等多家媒體對此都有專門的採訪報導。此後轉入專業創作,契今為止,已公開出版的作品有《正面抗日戰場》、《一寸河山一寸血》、《晚清帝國風雲》(簡繁兩種版本)、《鐵血雄兵川軍團》、《戰神粟裕》、《戰爭從未如此熱血》、《地獄絕殺:當關東軍遇上蘇聯紅軍》、《虎部隊》、《彭大將軍》、《中原大戰:民國軍閥的終極逐鹿》、《民國總理段祺瑞》等。其中,《戰神粟裕》曾入選中國出版集團“中版好書2014年度榜”。
個人作品
一寸河山一寸血
取材於天涯煮酒論壇的原帖“正面抗日戰場”,但因眾所周知的原因,有刪節部分。共分五冊,包括:《長城以北》、《華北風雲》、《落日孤城》、《萬里烽煙》、《歷史不死》。它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變為發端,以東北淪喪為起點,再現了十四年抗戰歷史背景下的風雲人物、精彩往事。
該書目前已絕版。
戰神粟裕
關河從事專業創作以來,寫得最為成功的一部軍事將領傳記。在此書中,他運用了新寫法、新視角,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成功入選“中版好書2014年度榜”。
傳主也確實有素材可寫,粟裕是共和國十大將之首;被朱德稱為“青年戰術家”;毛澤東會見黨內同志從不迎出門外,而為他破例;他指揮蘇中戰役,七戰七捷,將用兵之道發揮到了極致;淮海戰役更是一舉定鼎乾坤,決定了現代中國的命運。
晚清帝國風雲
一部關於晚清的長篇歷史紀實作品。該書分上下兩冊,書中一層層鬆開晚清最初二十年的歷史焦土,帶領讀者一起進入歷史現場,查看歷史事件和一群歷史人物的真實面貌。該書對晚清政府從帝王到朝廷命官諸多人物的描寫都力求去面孔化。關河在翻查閱讀大量晚清第一手資料後,發現這段歷史中有很多我們並不了解的真相。
當關東軍遇上蘇聯紅軍
關東軍,一個臭名昭著的名字。在“九一八”冒險軍事行動中,這支部隊吃盡了甜頭,也由此被視作日本陸軍的精銳,所謂“皇軍之花”。但是在“二戰“前夕,關東軍在與蘇聯紅軍的兩次戰役對決中,卻暴露了自身的嚴重缺陷。
這種嚴重的缺陷,已經注定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敗局。而這兩次戰役對決,直接和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的抗日戰爭和其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局。該作品記述了關東軍與蘇聯紅軍戰力大對決,“全面增訂版”中添加了近百幅珍稀歷史圖片,非常具有可讀性。
戰爭從未如此熱血
身陷中國戰場,日本為什麼還要去招惹美國這個巨無霸?日本
襲擊珍珠港,美國方面事前真的不知道?為何
美國國務卿悲憤地說日本是最無恥的國家?中途島日軍戰敗,真的有所謂的“五秒決定論”?飛行千里,
轟炸東京,風險重重,美國究竟圖的是什麼?悲壯的“死亡行軍”,折射了人性的哪些
善與惡?
《戰爭從未如此熱血》共分四冊,描述了當年波瀾壯闊的太平洋戰場上的那些血與火的交融,生與死的變幻。
虎部隊
日本人將七十四軍稱為“虎の子”。“虎の子”在日文中是指非常珍惜、不捨放棄的東西,戰爭期間成了王牌部隊的代稱,而按照中國人的習慣,也可以稱之為“虎部隊”。正好七十四軍被頒授的“青天白日飛虎錦旗”,上面繡著的就是一隻白色飛虎。第七十四軍是一支讓日軍畏之如虎的中國部隊,打出來的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首,本書首次深度還原七十四軍的真實面目!
彭大將軍
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成長過程中,幾乎每到一個重大的節點,尤其是在生死存亡的時刻,總能看到一個不避矢石、勇於擔當的身影,他不計個人榮辱,善打硬仗,最終總能力挽狂瀾、打開局面。毛澤東贈言: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他就是彭德懷元帥。他親歷了20世紀中國的各種軍事鬥爭,指揮的“百團大戰”和“抗美援朝”取得的輝煌戰績,令他當之無愧地進入世界一流名將之列,讓整個世界為之側目。本書用新鮮史料、獨家解密彭德懷的戎馬人生和命運沉浮,真實再現彭大將軍“橫刀立馬”的戰場霸氣。現已入選中國出版集團2015年第四期“中版好書榜”
中原大戰:民國軍閥的終極逐鹿
中原大戰是中國近代史上規模最大、耗時最長的一次軍閥混戰。它也是在北伐後新軍閥間問鼎中原的終極逐鹿之戰,深刻地影響了中國近代的走向。在這段堪稱民國版的春秋演義中,各色人物、各路豪強紛紛登台亮相,國民黨軍政界數得上號的大佬名宿都赤膊上陣。種種機謀權變、縱橫捭闔,各種勢力分化組合令人目不暇接。藉此戰役蔣介石雖取得了名義上的對全中國的支配權,但中國的整體國防力量遭受了嚴重削弱,國民黨內部派別紛爭依然劇烈,這使中國在日後面臨日本侵略時,不得不吞下由此釀成的苦果。
本書在掌握了大量獨 家史料的基礎上,以耳目一新的表現手法和敘述方式重現了這段光怪陸離的歷史。其中,對各種機謀運用的解讀入木三分,對時局的分析見解獨到。同時把各色人物性格表現刻畫得淋漓盡致,比如閻錫山的精於算計,新桂系的志大才疏,馮玉祥的外寬內忌,張學良的作壁上觀。尤其是對蔣介石何以能在一開始並不占優,甚至是四面楚歌的情況下最終勝出,其軍事打擊與政治分化策略的運用,識人用人的獨到之處等方面都給予了頗為精彩的評說。
民國總理段祺瑞
民國初年,作為繼清朝滅亡後被國際承認的中國政府,北洋政府的統治時期,是中國近代承前啟後的一個重要時代,這一時期有著新舊秩序變更的動盪和混亂,但也是中國思想解放、踏入國際社會的開端,更是中華民族資本積累的黃金時期。而有“北洋之虎”之譽的段祺瑞,也是這一時期主導中國政壇的弄潮人物。
他曾助袁世凱練北洋新軍,而後以此縱橫政壇十五載,一手主導了袁世凱死後北洋政府的內政外交。在革命者眼中,他是反動的軍閥,但他於國家卻有“三造共和”的功勞;雖出身行伍,卻極為尊師重道;他於各派軍閥間縱橫捭闔、爭權奪利,卻又為政清正廉潔,頗具人格魅力,號稱“六不總理”;他極重民族氣節,即使在下野落寞之中,仍拒絕日本人以權勢拉攏收買。
本書生動地記述了段祺瑞傳奇跌宕軍政生涯,如實還原了民國初年動盪而弔詭的歷史風雲,對於民國初年各派政治勢力的角逐合縱也給予了頗為精彩的評說。對於段祺瑞,這位在舊道德薰陶下的軍政界的精英人物,在新的秩序調整與時代大變局下,他的人性展現、他的作為與取捨、眼界與局限,進行了深入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