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進口哥倫比亞鮮食鱷梨植物檢疫要求的公告

關於進口哥倫比亞鮮食鱷梨植物檢疫要求的公告

《關於進口哥倫比亞鮮食鱷梨植物檢疫要求的公告》是為公布進口哥倫比亞鮮食鱷梨植物檢疫要求發布的公告。由海關總署於2019年12月13日發布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於進口哥倫比亞鮮食鱷梨植物檢疫要求的公告
  • 頒布時間:2019年12月13日
  • 實施時間:2019年12月13日
  • 發布單位:海關總署
公告全文,公告附屬檔案,

公告全文

關於進口哥倫比亞鮮食鱷梨植物檢疫要求的公告
公告〔2019〕195號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與哥倫比亞共和國農業和農村發展部關於哥倫比亞鮮食鱷梨輸華植物檢疫要求的議定書》規定,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允許符合相關要求的哥倫比亞鮮食鱷梨進口。現將進口哥倫比亞鮮食鱷梨植物檢疫要求予以公布(見附屬檔案)。
特此公告。
附屬檔案: 進口哥倫比亞鮮食鱷梨植物檢疫要求
海關總署
2019年12月13日

公告附屬檔案

進口哥倫比亞鮮食鱷梨植物檢疫要求
一、檢驗檢疫依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實施條例》;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
(三)《進境水果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與哥倫比亞共和國農業和農村發展部關於哥倫比亞鮮食鱷梨輸華植物檢疫要求的議定書》。
二、允許進境商品名稱
鮮食鱷梨的Hass品種,學名Persea americana Mills.,英文名Avocado(以下簡稱“鱷梨”)。
三、允許的產地
哥倫比亞海拔1500米以上的鱷梨產區。
四、批准的果園和包裝廠
輸華鱷梨果園和包裝廠須由哥倫比亞農牧業署(以下簡稱“ICA”)代表哥倫比亞共和國農業和農村發展部批准備案,並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以下簡稱“GACC”)批准註冊。ICA應在每年出口季節前將名單提供給GACC,獲得批准的名單可在GACC網站查詢。
五、關注的檢疫性有害生物名單
1.鱷梨織蛾Stenoma catenifer Walsingham
2.墨西哥英象Heilipus lauri Bohemaun
3.巴拿馬英象Heilipus trifasciatus Fabricius
4.棒球大粉蚧Puto barberi Cockerell
5.擬長尾粉蚧Pseudococcus longispinus Targioni- Tozzeti
6.鱷梨薊馬Scirtothrips perseae Nakahara
7.七角星蠟蚧Vinsonia stellifera Westwood
8.鱷梨瘡痂病菌Sphaceloma perseae Jenk
9.鱷梨斑枯病Pseudocercospora purpurea
10.可可花癭病菌Albonectria rigidiuscula Rossman & Samuels
六、出口前要求
(一)果園管理。
1.輸華鱷梨果園應在ICA的指導下,實施良好農業操作規範(GAP)和有害生物綜合防治(IPM),維持果園衛生條件(如及時清理落果等),開展有害生物監測調查、化學或生物防治以及農事操作等。
2.輸華鱷梨果園應在ICA的監督下,開展針對中方關注的檢疫性有害生物的果園監測,如發現中方關注的檢疫性有害生物,應立即採取控制措施。
3.有害生物的監測與防治應在專業技術人員指導下實施。技術人員應當接受ICA或者ICA授權機構的培訓。
4.所有註冊果園應保留有害生物監測調查和防控記錄,並應要求向GACC提供。化學防控記錄應包括在生長季節內使用的所有化學試劑的名稱、活性成分、施用日期、濃度等細節。
5.針對鱷梨織蛾、墨西哥英象、巴拿馬英象等蛀果類有害生物,ICA應按照國際植物檢疫措施第10號標準(ISPM10)原則建立非疫產區,並由ICA和GACC共同認可批准。在鱷梨產區和緩衝區(周邊0.5 km範圍)內,開展監測調查(見附1),一旦發現上述三種有害生物中的任何一種,將取消該產區的非疫地位。ICA需在48小時內通報GACC,並立即啟動應急行動計畫(見附2)。當ICA根除疫情並經GACC認可後,非疫產區方可恢復。
6.ICA須應要求在每年出口季節前一個月向GACC提供上年度檢疫性有害生物的監測和調查結果。
(二)包裝廠管理。
1.鱷梨加工、包裝、儲藏和裝運過程,須在ICA官方檢疫監管下進行。
2.鱷梨須經浸泡清洗、毛刷刷果、挑揀並剔除劣果(過成熟果、非典型Hass果、傷疤果、黑點果、畸型果等)、枝、葉、根及土壤等,不帶任何昆蟲、蟎類等有害生物,果柄不得長於5 mm。
3.包裝好的鱷梨如需儲藏,應當立即入庫並單獨存放,避免受到有害生物再次感染。
(三)包裝要求。
1.包裝材料應是乾淨衛生、未使用過,符合中國有關植物檢疫要求。
2.每個包裝箱上必須標註水果名稱、國家、產地、果園或其註冊號、包裝廠或其註冊號等信息。
3.每個包裝箱和托盤需用中文或英文標出:“輸往中華人民共和國”(“Exported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4.若使用木質包裝,須符合國際植物檢疫措施標準第15號(ISPM15)。
5.確保貨櫃具備良好的衛生條件,不攜帶中方關注的檢疫性有害生物及枝、葉、土壤等。
(四)出口前檢疫。
1.ICA或者ICA授權人員應按照每批貨物2%的比例對每批輸華鱷梨進行抽樣檢查,最小取樣量為1200果,並對可疑果實進行剖果檢查,剖果量不少於取樣量的5%。如兩年內沒有發生植物檢疫問題,抽樣比例數可降為1%,最小取樣量可降為600果。
2.如發現中方關注的檢疫性有害生物活體,整批貨物不得出口到中國。對相關的果園或者包裝廠採取暫停措施,直到ICA查明原因並採取了有效的改進措施。ICA應當保存相關記錄,應要求向GACC提供。
(五)植物檢疫證書要求。
經檢疫合格的鱷梨,由ICA簽發植物檢疫證書,註明貨櫃號碼和封識號,並填寫以下附加聲明:“THIS BATCH OF AVOCADOS COMPLIES WITH THE PROTOCOL OF PHYTOSANITARY REQUIREMENTS FOR EXPORT OF COLOMBIAN FRESH AVOCADOS TO CHINA, AND IS FREE OF ANY QUARANTINE PESTS OF CONCERN TO CHINA.”(該批貨物符合《哥倫比亞鮮食鱷梨輸華植物檢疫要求的議定書》的規定,不攜帶中方關注的檢疫性有害生物)。
七、進境檢疫及不合格處理
輸華鱷梨到達中國入境口岸時,中國海關按照以下要求實施檢疫。
(一)有關證書和標識核查。
1.核查進口鱷梨是否獲得《進境動植物檢疫許可證》。
2.核查植物檢疫證書是否符合本要求第六條第(五)項的規定。
3.核查包裝箱上的標識是否符合本要求第六條第(三)項的規定。
(二)進境檢驗檢疫。
1.輸華鱷梨將允許從所有GACC允許進口水果的口岸進口。
2.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章等規定,對進口水果實施檢驗檢疫,經檢驗檢疫合格的,準予入境。
(三)不符合要求的處理。
1.如發現來自未經註冊的果園或包裝廠,則該批鱷梨不準入境。
2.如發現鱷梨織蛾、墨西哥英象、巴拿馬英象三種蛀果類害蟲中的任何一種,該批貨物作退回或銷毀或檢疫處理。GACC將立即向ICA通報,暫停該產區鱷梨出口,直至視情況暫停整個項目。ICA收到GACC通報後應立即開展調查,查明原因並實施相應改進措施。GACC將根據對ICA所採取改進措施的評估結果決定是否取消暫停措施。
3.如發現其他中方關注的檢疫性有害生物或新的檢疫性有害生物,則該批貨物作退回、銷毀或檢疫除害處理。ICA將開展調查,查明原因並實施相應改進措施。
八、符合性審查
在本項目開始的第一年,GACC將派檢疫官員在ICA的協助下赴哥倫比亞鱷梨產區進行審查,對輸華鱷梨議定書規定的檢疫程式和措施進行符合性審查。
此後,GACC將根據哥倫比亞鱷梨疫情發生動態及截獲情況作進一步的風險評估,並與ICA協商,以調整中方關注的檢疫性有害生物名單及相關檢疫措施。
附1
鱷梨織蛾、墨西哥英象和巴拿馬英象
監測方法
輸華鱷梨果園應針對鱷梨織蛾、墨西哥英象、巴拿馬英象等有害生物加強果園監測。在鱷梨產區和緩衝區(周邊0.5 km範圍)內,按以下方式開展監測調查:
一、搖樹和剖果調查
每次調查時先劃定調查區域,調查區域的面積為果園種植面積的10%。為防止與上一次調查的樣本重複,每次調查時要選擇不同的區域進行。
在調查區內,每公頃抽15棵樣樹(不足1公頃的按此標準執行)。抽樣按照Z、X或W形隨機進行,每30天調查一次。針對每棵樣樹,各選4個方位的樹枝搖動並收集搖落的有害生物,做好鑑定和記錄。再在每棵樣樹選10個果(落地果或可疑受侵染果)進行剖果檢查,做好鑑定和記錄。
二、誘捕器監測鱷梨織蛾
在鱷梨產區內,採用誘捕器監測鱷梨織蛾,誘捕器懸掛密度為每10公頃1個,小於10公頃的果園需懸掛1個誘捕器。誘捕器的使用依照商品說明書進行,經ICA或其授權機構培訓人員每兩周至少一次對誘捕結果進行檢查和記錄。
三、緩衝區監測
監測區域為緩衝區內種植區域面積的10%,以搖樹和剖果方式進行調查。
如有零星種植的鱷梨樹,要逐棵搖樹檢查,並逐樹選取果實剖果調查。 附2
蛀果害蟲國家應急行動計畫
一旦在鱷梨織蛾、墨西哥英象和巴拿馬英象非疫產區內發現這三種蛀果害蟲中的任何一種,ICA需啟動國家應急行動計畫,採取如下的防控和根除措施:
一、採用合適方法去除受有害生物感染的枝和果實。
二、以發現點所在樹體為中心,劃定半徑分別為50米和500米的防控區(內圈)和監控區(外圈)。
在防控區,採取每周一次樹體施藥以及每兩周一次土壤藥劑處理,並持續三個月。按ICA操作規範要求,每兩周取樣調查一次以評估其防治效果。如監測到鱷梨織蛾,則需同時懸掛不少於5個誘捕器監測3個世代(約4.5月),每兩周檢查一次,並根據說明書更換誘芯。
在監控區,取樣調查區域為種植區域面積的20%,以常規搖樹和剖果方法每月調查一次。
三、非疫產區重新恢復需滿足發現有害生物並採取根除措施後連續三個世代未再發現,如鱷梨織蛾約4.5個月,墨西哥英象或巴拿馬英象約8個月。
在針對目標有害生物實施為期三個世代的監測且未發現的,可終止應急行動,監測和調查可恢復到常規要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