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印發瀋陽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規劃綱要(2013-2017年)的通知

《關於印發瀋陽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規劃綱要(2013-2017年)的通知》是瀋陽市的一項通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於印發瀋陽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規劃綱要(2013-2017年)的通知
  • 性質:通知
  • 地點:瀋陽市
  • 發布時間:2014年3月28日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現將《瀋陽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規劃綱要(2013-2017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瀋陽市人民政府
2014年3月28日
瀋陽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規劃綱要(2013-2017年)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為進一步推動我市農產品加工業快速發展,根據《瀋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農業部《農產品加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制定本綱要。
一、發展現狀和優勢條件
(一)發展現狀。
1.農產品加工業迅速崛起。近年來,我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迅速,產值和增幅均位居全省前列。2012年農產品加工業實現產值2835億元,為2008年實現產值的2.3倍,年均增長17.6%,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22%,已成為僅次於裝備製造業的第二大支柱產業。農產品加工業從業人員達16.7萬人,其中縣域從業人員13.9萬人,占總數的83.8%。
2.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到2012年末,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1039戶,主營業務收入超過5億元的企業55戶,超過10億元的企業31戶。遼寧禾豐牧業股份有限公司等99戶重點企業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00億元,利稅總額達137.2億元,在全市農產品加工業中發揮了主力軍作用。
3.產業集聚勢頭顯現。全市已形成瀋北輝山農產品加工園區、法庫孟家綠色食品加工園區、法庫輝山乳製品加工園區、康平農副產品加工園區等四大農產品加工園區。其中,瀋北輝山農產品加工園區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入駐企業238家,年產值518億元。
4.拉動能力不斷增強。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公司加農戶”等產業化經營模式的形成。輝山集團的自營牧場全產業鏈模式、華美畜禽等加工企業的“貿工農”、“產加銷”一體化經營模式,推動了乳品、飼料等優勢產業的快速發展,有力促進了農民增收。目前,全市各類龍頭企業帶動農戶50萬戶,農民從農產品加工鏈條內獲得的收入占人均純收入的40%以上。
(二)存在問題。
1.企業規模小,產業鏈條不完整。全市年產值超過5億元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只占總數的5.3%,超過50億元的企業僅2戶,大多數企業未擺脫“小、散、低、全”的傳統模式,產品結構單一、產業鏈條不完整、帶動力不強。
2.自主創新能力弱,競爭力不強。在全市高新技術企業中農產品加工企業較少,具有自主研發能力的農產品加工企業不超過20家。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大部分農業加工產品檔次不高、附加值較低、市場競爭力較弱。
3.產業發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全市糧油、飼料、畜禽、乳品加工能力較強,但果蔬加工能力較弱,水產加工尚屬空白,部分地區資源豐富但加工落後,全市農產品加工產業結構及布局亟待調整。
4.精深加工薄弱,品牌效應差。全市主要農產品一次性加工達70%-80%,初加工及半成品為主體,二次以上深度加工僅為20%-30%,精深加工水平較低,品牌效應差,缺乏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知名度的自主品牌。
(三)優勢條件。
1.農業資源豐富。我市農業資源豐富,有利於農產品加工業持續發展。特別是近年來,通過實施糧食高產創建、設施農業建設和高效特色產業發展,糧食總產達400萬噸、水果25萬噸、蔬菜500萬噸、肉類100萬噸,奶類50萬噸,為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提供了充裕的原料資源。
2.加工優勢突出。我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較快,技術裝備具有較高水平,大部分糧油、畜禽、乳品加工企業的技術裝備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瀋陽中稻、香雪麵粉、禾豐牧業、輝山乳業、華美畜禽等企業的總體技術水平接近或基本達到已開發國家的工業技術水平。
3.科技支撐堅實。我市擁有普通高等院校43所,市級以上獨立科研機構104個。多所高校設有食品科學、糧食工程、生物技術等學科。瀋陽農業大學、遼寧省農科院等一批科研院所已成為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重要科技支撐。
4.區位優勢明顯。我市作為東北地區最大的中心城市,地處東北亞腹地,交通便利、物流條件優越。以我市為中心的遼寧中部城市群、東北三省以及日、韓、俄等東北亞地區,構成了巨大的農產品原料產地和消費市場,為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提供了優越條件和廣闊空間。 5.發展環境良好。我市在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布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瀋陽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和生態宜居之都被確定為我市“十二五”時期建設的“三大目標”。資金、技術、政策等“窪地”效應已形成,為加速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條件。
二、發展目標和戰略重點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為主線,以服務“三農”和保障產業健康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實施優先發展戰略,採取綜合性扶持措施,做強優勢產業,發展短板產業,壯大龍頭企業,引導產業集聚,加強園區建設。不斷最佳化產業布局,延伸產業鏈條,加快產業升級,構建持續、穩定、健康的現代農產品加工體系,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作出重要貢獻。
(二)總體目標。
到2017年,通過培育一批年銷售收入超10億元的領軍企業,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億元以上的農產品加工重大項目,建設一批年產值超百億元的產業集群和園區,使農產品加工業規模迅速擴大、加工水平大幅提高、產業布局不斷最佳化、拉動能力持續增強。農產品加工業保持全市第二大支柱產業,在全省處於領先地位,建成全國乃至東北亞地區重要的農產品加工基地。
(三)具體目標。
——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實現5年翻一番,年均增長15%以上,力爭突破6000億元,與農業產值比達到5.5∶1。
——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1300家。其中,年銷售收入超10億元的企業達60家、超50億元的企業達10家、超100億元的企業達5家,農產品加工出口企業達220家。
——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75%以上,精深加工比例(即二次以上加工的產品占其產量的比例)達50%以上。
——建成具有集群效應的農產品加工園區10個以上。
——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從業人數達30萬人。
——建設標準化原料生產基地100萬畝;帶動農戶60萬戶,農民從農產品加工鏈條內獲得的收入占人均純收入的60%以上。
(四)戰略重點。
1.做大做強優勢產業。重點支持糧油、飼料、肉類、乳品等四大優勢農產品加工產業做大做強,在行業領域內位居全國前列。其中,糧油加工業要打造成為全國重點糧油加工基地;飼料加工業要打造成為全國最大的飼料加工基地;肉類加工業要成為全國各大肉類加工企業聚集地,尤其是禽肉製品加工業要在全國領先,積極促進華美畜禽等重點企業實現強強聯合,組建企業聯盟;乳品加工業要以輝山乳業為重點,積極建設全產業鏈乳品加工基地,打造世界級企業。
2.加速發展短板產業。著力培育和扶持蔬菜、水果、水產等短板產業。重點發展蔬菜水果的貯藏、保鮮、加工和物流等產業,鼓勵發展產地初加工,開發精深加工,到2017年,果蔬加工率力爭達50%,我市成為全省重要的果蔬加工產業區。水產加工業要積極引進加工企業填補空白,水產品加工率力爭突破10%。
3.切實加強園區建設。鼓勵各地區加強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引導龍頭企業集群集聚。在繼續完善、改造原有4個園區的基礎上,每年新建2-3個新園區,到2017年,全市建成管理機構健全、區域特色鮮明、產業優勢突出、功能設施完備、集群效應顯著的農產品加工園區10個以上,同時對列入發展規劃的園區進行備案管理。
4.不斷提升精深加工水平。鼓勵和支持企業重點發展高附加值的農產品精深加工業。肉類加工重點開發熟食品、半成品及副產品的綜合利用;糧油加工重點開發功能性食品、油脂精深加工及加工副產物的綜合利用;飼料加工重點開發配方飼料、飼料添加劑等產品;乳品加工重點開發功能性乳品、乳清蛋白、高端奶粉等產品;果蔬加工重點開發飲料、罐頭、脫水果蔬製品等產品;水產加工重點開發魚油、罐頭等產品。
5.努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鼓勵企業建立自主研發中心,引進高端科技人才,強化與科研部門的溝通與協作,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支持高等院校到企業建立科研工作站,加快科研成果轉化。省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要建立獨立研發機構,市級龍頭企業要有科研部門或高等院校作為科技依託。重點支持並建成50個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
6.強化實施品牌戰略。鼓勵和扶持企業爭創名牌產品,提高社會認知度,擴大品牌影響力。同時,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不斷提升品牌公信力和市場占有率,推動品牌創建工作健康持續發展。今後5年,重點培育農產品加工業國家級名牌(馳名商標)20個、省級名牌(著名商標)60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12個。 7.加快發展外向型經濟。培育和提高農產品加工企業自營出口能力,在鞏固日本、韓國、朝鮮、俄羅斯等傳統市場份額的同時,積極開拓歐美、非洲和中東市場。到2017年,重點打造年出口額超千萬美元的骨幹出口企業10戶以上,全市農產品出口額超過3億美元。
三、區域布局和發展方向
(一)產業布局。
1.糧油加工業。以瀋北新區、蘇家屯區、遼中縣為重點區域,依託中糧集團、沈糧集團等重點龍頭企業發展以水稻、玉米、大豆等為原料的糧油加工業。在實現現有產能的基礎上,進行新一輪技術改造,拓展精深加工領域,開發優質稻米、玉米油、稻米油、精煉油等產品。發展訂單農業,建設優質稻米生產基地,延長產業鏈條,帶動當地綠色、有機稻米產業快速發展。
2.果蔬加工業。引進國內外大型果蔬加工企業,利用我市豐富的寒富蘋果、蘋果梨、葡萄、蔬菜等果蔬資源,開發果蔬飲料、新型果蔬膨化脆片、速凍果蔬製品及副產物深加工產品等。在遼中縣、新民市、康平縣重點發展以寒富蘋果為原料的果品保鮮、貯藏和加工;在東陵區(渾南新區)、瀋北新區、蘇家屯區、法庫縣重點發展以樹莓、葡萄、大果榛子為原料的漿果和乾堅果貯藏與加工;在新民市、遼中縣、法庫縣、康平縣重點發展以白菜、辣椒、西紅柿等蔬菜為主的淨菜加工、冷鏈配送、精深加工等;在於洪區、康平縣、遼中縣重點發展食用菌、鮮食玉米等特色產品加工等。
3.肉類加工業。瀋北新區、蘇家屯區、新民市重點發展禽類加工業,著力扶持華美畜禽、冠卓牧業、成達牧業等大型肉禽加工企業不斷做大做強,以擴大速凍分割產品規模為主,同時開發熟食製品等精深加工產品,逐步建成北方地區最大的禽類加工基地;新民市、法庫縣、瀋北新區依託雨潤、恆豐源、綠豐等龍頭企業,重點發展以豬、牛、羊肉為原料的畜類加工業,開發和生產肉類分割製品和熟食製品。
4.飼料加工業。以新民市、瀋北新區、遼中縣為重點區域,依託禾豐、東順等本地民營企業,大成、正大等中外合資企業,希傑等外資企業,通威、希望等外埠知名企業,重點開發和生產配方飼料、專用飼料、飼料添加劑等產品。同時,以扶優做大為基本原則,支持企業兼併重組,擴大規模,推進企業上市,打造中國飼料航母,建成全國最大的飼料生產基地。
5.乳品加工業。以輝山乳業集團為領軍企業,在瀋北新區、法庫縣、康平縣重點發展乳品加工業,生產液態奶、嬰兒配方奶粉等健康型、營養型、功能型為主的乳製品。全力支持輝山“自營牧場”全產業鏈建設,打造世界級企業,創建中國乳業最值得信賴的品牌。
6.食品及其他加工業。依託雄洲、康福、桃李等食品製造龍頭企業,在東陵區(渾南新區)、于洪區、瀋北新區、蘇家屯區等近郊區發展以焙烤食品、傳統主食品、豆製品、休閒食品等為主的食品製造業。利用我市及周邊地區的動物皮毛、木材、中草藥等特色資源,發展以農產品為主要原料的造紙、皮革、家具、生物製藥等產業。
(二)園區布局。
1.已建園區。
(1)瀋北新區輝山農產品加工園區。位於瀋北新區輝山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133500畝,目前入駐企業238家,以發展乳品、糧油、畜禽、果蔬、飼料等五大產業為主,逐步打造成為年產值超千億元的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
(2)法庫孟家綠色食品加工園區。位於法庫縣孟家鄉,規劃面積30000畝,目前入駐企業48家,其中農產品加工企業18家,主要發展綠色蔬菜、畜禽及休閒食品加工業。
(3)法庫輝山乳製品加工園區。位於法庫縣秀水河鎮,規劃面積800畝,目前入駐農產品加工企業11家,重點發展畜禽及乳品深加工業。
(4)康平農副產品加工園區。位於康平縣朝陽村。規劃面積4500畝,目前入駐農產品加工企業28家,重點發展以花生、雜糧為原料的糧食加工和食品加工業。
2.新建園區。
(1)新民市農產品加工園區。位於新民市興隆堡鎮,規劃面積1500畝,重點發展飼料、稻米、肉禽、花卉、蔬菜、林木、中草藥和淡水魚等八大深加工業。
(2)遼中縣近海食品產業園。位於遼中縣滿都戶鎮,規劃面積4500畝,重點發展糧油、果蔬、肉製品、禽蛋等農產品加工業。
(3)法庫縣拉馬河經濟區。位於法庫縣大孤家子鎮,規劃面積3000畝,重點發展糧油、果蔬、畜禽、奶製品等深加工業。
(4)康平縣朝陽食品加工園區。位於康平縣經濟開發區鄉約村,規劃面積2250畝,重點發展以乳製品、飲料、糖果、休閒食品等為主的食品加工業。
(5)東陵區(渾南新區)東北農產品加工冷藏物流園區。位於東陵區(渾南新區)汪家街道石廟子村,規劃面積1500畝,重點發展果蔬加工、倉儲及冷鏈物流配送等產業。
(6)于洪區光輝農產品加工園區。位於于洪區光輝街道,規劃面積1500畝,重點發展水稻、花卉、中草藥等為主的加工業。
(7)于洪區九龍河農產品加工園區。位於于洪區平羅街道,規劃面積1500畝,重點發展果蔬、食用菌、鮮食玉米、飼料等為主的加工業。
(8)瀋北新區輝山乳品城。位於瀋北新區瀋北街道,規劃面積1150畝,重點發展液態奶、奶粉、果醬、冰激凌等加工業,建設科研中心。 (9)蘇家屯區永樂農產品加工園區。位於蘇家屯區永樂經濟區,規劃面積2000畝,重點發展果蔬、畜禽、糧食等加工業及冷鏈物流業。
四、政策措施和保障體系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市政府設立專項產業扶持資金,重點支持新引進、新建設的重大農產品加工項目,支持農產品加工重點龍頭企業進行擴建和技術改造、建立科技研發中心、自建原料生產基地、擴大自營出口,支持各地區建設農產品加工園區。加大對農產品加工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充分發揮市和各區縣(市)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的作用,擴大重點企業的銀行授信額度,建立“政、企、銀”聯動協調機制;在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建設中,開展市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股權投資試點,延長資金使用年限,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各區、縣(市)政府要從本地區實際出發,制定支持農產品加工業的財政、金融、人才等配套政策;在每年安排的建設用地指標中,優先保障農產品加工項目建設用地。
(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方針,依託各地區資源優勢,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世界500強企業、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等農產品加工企業。各地區要將引進農產品加工重大項目作為招商重點,由專門機構和人員負責農產品加工項目招商;要加強本地區軟環境建設,最佳化行政審批程式,營造優良的服務環境,確保企業和項目招得來、留得住、能發展。市政府對招商成效顯著的地區給予適當獎勵。
(三)加強企業人才隊伍建設。我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行業協會等組織,為農產品加工企業搭建培訓平台,根據企業需求邀請國內外知名職業經理人、專家學者來我市舉辦各類專題講座。行業主管部門要配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制定企業管理人才培養計畫,選送重點企業管理人員到國內外著名院校、科研機構、大型企業進行深造,組織參加職業經理人培訓。我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積極為企業搭建人才交流平台,促進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大專院校之間的人才交流。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改善生產、生活環境,完善用工制度,為企業選聘人才、引進人才創造各種有利條件。
(四)加強科技支撐體系建設。我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積極搭建科技對接平台,促進科研部門與龍頭企業的有效聯合,加速科研成果轉化。支持企業建立科研中心,套用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開發農產品精深加工技術、工藝和裝備,不斷提高農產品綜合利用水平和產品附加值。對於具備條件的農產品加工企業申請國家、省、市重大科技專項,給予重點支持;對於企業技術研發和技術改造項目,優先列入科技發展相關政策扶持範圍。
(五)加強質量安全體系建設。健全和完善農業生產標準體系、農產品質量認證和檢測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強化從原料生產到加工全過程的標準化管理和質量安全監控,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機制,提高農產品加工質量安全水平。引導和支持企業積極採用國際生產標準和開展產品國際認證,不斷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
(六)加強市場流通體系建設。引導加工企業、批發市場和大型流通企業發展農產品連鎖經營,建立新型、高效的農產品行銷網路。支持建設一批大型農產品冷鏈物流配送中心,提高農產品集中採購、統一配送能力。建設農產品信息發布及交易平台,促進產品訂單交易、拍賣交易和網上交易,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
(七)加強組織保障體系建設。我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認識,明確優先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重大意義和戰略目標,全力做好服務,形成各級齊抓共管、共同支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良好氛圍。各區、縣(市)政府要結合實際,認真制定和完善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規劃,同時,明確農產品加工行業主管部門,確保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嚴格履行各自職責,共同推動我市農產品加工業快速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