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實施全民技能振興工程以來,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緊緊圍繞“服務中心、促進就業、富民增收、承接產業轉移、推進產業集聚區發展”的工作思路,把實施全民技能振興工程作為推進我市全局工作的重點工程、民生工程,全力推進,合力攻堅,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為進一步提高我市勞動者技能素質,打造人力資源新優勢,市政府決定繼續深入推進商丘全民技能振興工程,制定本行動計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商丘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深入推進商丘全民技能振興工程2014~2017年行動計畫的通知
基本信息,詳細內容,
基本信息
商丘市人民政府
關於印發深入推進商丘全民技能振興工程
2014~2017年行動計畫的通知
商政〔2014〕47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
現將《深入推進商丘全民技能振興工程2014~2017年行動計畫》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詳細內容
深入推進商丘全民技能振興工程
2014~2017年行動計畫
2009年實施全民技能振興工程以來,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緊緊圍繞“服務中心、促進就業、富民增收、承接產業轉移、推進產業集聚區發展”的工作思路,把實施全民技能振興工程作為推進我市全局工作的重點工程、民生工程,全力推進,合力攻堅,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為進一步提高我市勞動者技能素質,打造人力資源新優勢,市政府決定繼續深入推進商丘全民技能振興工程,制定本行動計畫。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六路並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教育、民政、農業、扶貧、殘聯部門共同推進全民技能振興工程)、“三改一抓”(改革單一的封閉辦學模式,積極推進校企合作;改革單一的政府投資模式,建立多元投資辦學機制;改革單一的公辦學校經費供給體制,充分發揮政府投資效益;抓好一批全民技能振興工程示範項目),突出培訓重點,提高培訓質量,創新體制機制,面向全體勞動者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大力開發人力資源,貫通技能勞動者職業成長通道,逐步構建勞動者終身職業培訓體系,以更高質量的職業培訓促進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以更高水平的技能人才隊伍助推我市經濟社會發展。
二、目標任務
建立覆蓋對象廣泛、培訓形式多樣、管理運作規範、保障措施完善的職業培訓工作新機制,完善技能人才培養、評價和激勵等政策措施,健全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培訓制度,加快培養數以百萬計的高素質技能勞動者,打造我市人力資源新優勢,為產業轉移升級和企業發展需要提供強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撐。
2014~2017年,全市完成各類職業培訓47萬人次以上;新培養高技能人才2.2萬人以上,全市高技能人才總量達到7.6萬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的比例達到27%以上;職業教育在校生規模達到12萬人;參加職業技能鑑定人數達到8.1萬。
三、主要工作
(一)堅持“六路並進”,加快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
1.加強和改進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圍繞推進人的城鎮化和服務產業轉型升級,堅持以市場需求和就業為導向,突出重點,面向全體勞動者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一是強力推進農村轉移勞動力技能培訓工作。充分發揮全市各級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技能培訓示範基地的示範作用,強化與產業集聚區企業需求對接,大力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技能培訓,著力打造勞務品牌。發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和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作用,4年培訓農村轉移勞動力18萬人次以上。通過強化實際操作技能訓練和職業素質培養,使廣大農村轉移勞動力達到上崗要求或掌握初、中級職業技能,努力做到“培訓一人、就業一人”和“就業一人、培訓一人”,促進農村勞動力逐步實現向市民和產業工人轉變。二是強化企業在職職工培訓。根據企業技能崗位要求和職工提升技能水平的需要,統籌利用各類教育培訓資源,以企業職工培訓機構、職業院校為載體,進一步深化企校合作,大力開展崗前培訓、在崗技能提升培訓和高技能人才培訓,著力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畫,推動農業轉移人員“轉得出”、“進得來”、“落得住”。探索建立企業新型學徒制度,通過學校教育培養、企業崗位培訓、個人自學提高等方式不斷提高企業職工的職業素養、技能水平和創新能力。4年培訓企業在職職工12萬人,使其適應建設先進制造業和產業升級對職工技能水平的要求。三是積極開展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技能就業專項活動。通過加強職業技能訓練和從業素質培養,使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掌握中級及以上職業技能,推動實現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轉變就業理念、實現技能就業,4年培訓0.4萬人。同時抓好以下工作:以提升失業人員就業再就業能力、促進其穩定就業為目標,根據人力資源市場需求,持續抓好失業人員技能再就業培訓,4年培訓7.2萬人;對未繼續升學的城鄉初、高中畢業生,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對後備技能人才的需求,持續開展勞動預備制培訓,4年培訓4.2萬人;針對創業者特點和創業不同階段的需求,對有創業意願、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城鄉各類勞動者特別是高校畢業生持續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業培訓,4年培訓1.7萬人;適應機關事業單位工勤技能崗位的特點和需求,持續開展多種形式的機關事業單位工勤技能人員崗位技能提升培訓,4年培訓2萬人。四是推進兩區工作站實體化。重點是產業集聚區工作站要建立真實用工台帳,對就業信息監測和企業用工需求動態掌控;要以產業集聚區為連結點,把市場供給、培訓服務、職介機構、人才引進、機關院校與企業用工需求納入一個平台,做到求職、供職信息聯通;推進技能培訓與企業用工無縫對接,引才引智及時跟進,社會保障規範到位,實現服務保障一體化。市級人力資源市場要與駐校工作站一體化運作,有效推進校企合作,充分體現大學生優先就業政策。
2.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圍繞實施職業教育攻堅二期工程,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以省部共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為平台,以具有品牌效應的示範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設為抓手,以校企合作為突破口,立足服務產業集聚區建設,深化改革,最佳化結構,創新體制機制,加強內涵建設,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促進職業教育上水平、上台階,努力實現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積極鼓勵各級各類中等職業學校擴大宣傳,採取多種形式,面向各種群體,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學歷教育,面向校企合作企業開展職工教育、培訓工作。
3.實施“陽光工程”。圍繞提高農民從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以種養大戶、專業合作社和社會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骨幹農民為重點對象,結合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等重大項目,對種植業生產服務人員和畜牧、漁業生產服務人員等開展農業職業技能培訓。圍繞糧棉油高產創建等項目,以種植養殖、病蟲害防治、測土配方施肥、農產品質量安全等農業實用技術為主,開展面對面、手把手的現場培訓和示範指導,重點對社會服務組織等從業人員開展農業專項技術培訓。對在農業領域有創業意願和創業基礎的中青年農民特別是農村未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和復轉軍人、返鄉農民工開展創業培訓。4年培訓3.2萬人次。
4.實施“雨露計畫”。圍繞增強貧困民眾就業能力,全面提高貧困地區農村貧困勞動力的科學文化素質和自我發展能力,實施貧困家庭新生勞動力職業教育助學工程、貧困家庭青壯年勞動力短期技能培訓工程、貧困家庭勞動力扶貧產業發展實用技術培訓工程,組織社會力量實施企業就近就地培訓就業工程。經過4年努力,爭取使全市扶貧開發工作片區縣和重點縣貧困家庭新生勞動力接受中、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數達到1.5萬;組織0.5萬左右貧困家庭青壯年勞動力參加中、短期就業技能培訓,幫助他們提升就業競爭能力和崗位發展能力;完成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實用技術培訓3.5萬人,爭取通過培訓使貧困村的產業得到較大發展,形成地方特色;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鼓勵和引導企業開展就近就地培訓1萬人左右,吸納貧困村勞動力就業,使其增加收入,實現脫貧致富。
5.開展退役士兵技能培訓。圍繞促進退役士兵就業,大力開展退役士兵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通過多種方式,多渠道宣傳,保證退役士兵對培訓政策的知曉率達到100%。擇優選擇培訓機構,完善校企合作培訓機制,根據退役士兵文化水平、自身特點和就業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定向式、訂單式培訓,爭取有培訓意願的退役士兵參訓率達到100%。健全教育培訓統計、定期檢查通報和獎懲制度。強化就業創業服務,積極拓寬退役士兵就業渠道。4年培訓退役士兵1.5萬人。
6.開展殘疾人就業技能培訓。圍繞滿足殘疾人的就業培訓需求,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充分調用社會資源,完善殘疾人就業培訓工作長效機制,4年培訓城鄉殘疾人3.3萬人,城鎮新增殘疾人就業1.95萬人。加強殘疾人就業服務,有就業需求的各類殘疾人普遍獲得就業服務,殘疾人就業困難群體普遍得到就業援助。
(二)完善豐富載體。
一是要進一步整合培訓資源。要對全市現有的5所高等職業院校、48所中等職業學校和11所技工學校、9個實訓基地、67所企業培訓中心和50所民辦培訓機構進行整合,建設覆蓋城鄉的農村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網路,打造豫魯蘇皖四省結合部叫得響的培訓品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教育、民政、農業、扶貧、殘聯六部門培訓資源要逐步實現信息共享,提高培訓效果和資金使用效率。二是加快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市縣兩級勞動力市場和人才市場要實現統一,從日常監管、政策扶持、市場準入、整頓規範、服務引導、動態監測、內部職能整合、外部有機關聯、培訓鑑定一體、管理扶持一體、人力人才一體等諸多方面把人力資源市場打造成一個功能齊備、反應靈敏、高效有序的綜合工作視窗,更好地為勞動者穩定就業、均衡就業、有效就業提供優質服務。
(三)改革培養模式,深入推進校企合作。
1.健全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全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制定土地、財政、金融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引導和推動校企合作。發揮行業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指導委員會和職業教育集團、技工教育集團的載體作用,以產業和專業為紐帶,統籌行業、企業、職業院校資源,發布行業人才預警信息,建設專業教學資源共享庫。發揮企業和職業院校的主體作用,企業要積極參與校企合作,主動與職業院校共建實訓基地,在技能人才集中的企業建設4個實訓基地,接納職業院校學生和教師分別進行頂崗實習、實踐。職業院校要適應企業用工需求,推行彈性學制、學分制等學習制度,參與企業職工培訓、技術改造和產品研發等。
2.進一步創新校企合作方式。針對不同的業態需求,立足校區工作站,開展訂單式、定向式、定崗式培養,形成實用型培養培訓模式,解決好學用分離脫節的問題。重點強化各類職業院校與主導產業、重點企業的學用結合,實現校企互進,學用深度融合。全面深化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與商丘職業技術學院的戰略合作,通過駐校工作站,打造具有商丘特色的人才孵化園、蓄水池,推動逐步實現校企合作雙元多贏。“雙元”即教學雙地點(學校和企業)、學員雙身份(學生和職工)、指導雙教師(理論教師和實習教師)、內容雙教材(理論教材和實訓教材)、結業雙考試(專業知識考試和技能鑑定考試),“多贏”即學校贏得良好聲譽、學生贏得優質就業、企業贏得滿意員工、社會贏得和諧穩定。
3.支持校企合作發展。依法減免實習實訓基地、工廠的相關稅費,鼓勵校企雙方利用各自優勢,將實習實訓基地、工廠建在學校或企業,用於學生實習、實訓。探索建立政府和企業共同獎補校企合作先進學校制度,定期對校企合作的先進學校、企業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校企合作開展好的院校,優先推薦為河南省全民技能振興工程建設項目、中央財政實訓基地建設和職業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支持項目。
(四)改革投入方式,完善多元化經費投入機制。
1.建立完善各級財政預算支持全民技能振興工程機制。市、縣兩級財政要積極給予配套資金支持,並建立預算支持全民技能振興工程建設長效機制。實施冠名、股權激勵等措施,引導市內外、境內外企業、社會團體、民間組織、公民個人資金等多元化資金投入全民技能振興工程。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對各級各類培訓機構、公共實訓基地建設予以貸款支持。
2.統籌使用各類教育培訓經費。全市各級政府要設立職教攻堅二期工程專項經費,落實教育費附加用於職業教育比例不低於30%的規定,不斷加強對全民技能振興工程的支持。企業應按規定足額提取職工教育經費(職工工資總額的1.5%一2.5%),並加大技能人才培養投入。對自身沒有能力開展職工培訓以及未開展高技能人才培訓的企業,鼓勵縣級以上政府依法對其職工經費實行統籌。鼓勵住房城鄉建設等行業依法開展統籌本行業職工教育經費試點。建立完善政府對企業培養高技能人才給予補貼的新機制,調動企業培養高技能人才的積極性。適當提高技工院校收費標準,推動職業院校收入的學費全額用於學校發展。
3.提高就業專項資金用於職業培訓的比例,加大失業保險基金用於職業培訓的力度。要落實就業專項資金用於職業培訓的比例不低於20%的規定,並結合需要適時提高。增強失業保險制度預防失業、促進就業功能,對參加失業保險的各類企業職工和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加大職業技能培訓、轉崗培訓、創業培訓補貼支持力度。
(五)改革服務管理方式,提高培訓質量和資金使用效能。
1.完善職業培訓補貼政策。進一步完善政府購買培訓成果機制,簡化職業培訓補貼程式,發揮好補貼政策對開展職業培訓、提高培訓質量的促進保障作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協調發展改革、財政、工業和信息化、國資委等部門,科學測算並發布部分就業人員集中、技術含量較高的職業(工種)技能培訓成本,進一步提高職業培訓補貼標準,在有條件的地方試點建設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超市,方便農村勞動力自主選擇培訓項目。選擇經濟條件較好的縣(區)試點開展農村勞動力免費職業技能培訓。適應我市產業轉型升級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加大對企業新職業、新技術、新工藝培訓的補貼力度。
2.完善職業培訓管理制度。按照“條件公開、自願申請、擇優認定、社會公示”的原則,制定承擔政府補貼培訓任務的培訓機構的基本條件、認定程式和管理辦法,組織專家進行嚴格評審,對符合條件的向社會公示。嚴格執行開班申請、過程檢查、結業審核三項制度。委託有資質的社會中介組織對培訓機構的培訓質量及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評估,不斷提高培訓質量和資金使用效益。
3.規劃建設統一的職業培訓信息管理系統。圍繞加強職業培訓全過程管理和參加培訓勞動者跟蹤服務,規劃建設職業培訓信息管理系統並納入金保工程,推動實現培訓機構管理和培訓補貼管理網路化,為廣大勞動者提供培訓、就業和技能晉級服務,並加強對培訓機構的實時監督、管理,為構建勞動者終身職業培訓體系提供信息支持。2014年初步建立信息管理系統,並試點運行;2015年實現重點建設基地培訓信息數據上網運行;2017年實現全市各級、各部門職業培訓信息數據上網運行,實現省定2017年全省職業培訓信息數據上網運行的目標要求。
4.強化職業技能鑑定服務。把參加職業技能鑑定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專項能力證書或創業培訓合格證書)作為獲得職業培訓補貼的必備條件和檢驗職業培訓效果的主要標準,全面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充分發揮職業技能鑑定在職業培訓中的引導作用,不斷拓展職業技能鑑定範圍。進一步擴大企業技能人才評價試點範圍,建立企業內部工人職業技能鑑定考核制度。全市各級各類公共實訓鑑定基地要積極面向社會提供公益、高端培訓鑑定服務。進一步擴大職業技能鑑定範圍,強化職業技能鑑定服務。調動各類技能人才參加職業培訓並晉升職業資格的積極性。
(六)抓好項目帶動,大力提升培訓能力。
1.持續支持在建項目建設和加強在建項目管理。根據項目建設方案和產出要求,支持在建項目落實建設資金並加快實施進度,推動各建設項目在完成培訓任務、創新培訓模式、提高培訓效果等方面做好示範。建立完善監督實施、成效評估、項目觀摩和問責制度,加強對在建項目的管理。
2.繼續推進基地項目建設。圍繞推進城鎮化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進一步完善職業培訓網路,提升培訓能力,繼續實施全民技能振興工程基地項目,4年建設4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技能培訓品牌基地項目、3個高技能人才培養示範基地項目、4個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3個市級技能人才公共實訓鑑定示範基地項目、2個職業院校師資培養培訓示範基地和1個市級創業培訓示範基地。
3.實施新技師培訓項目。選擇急需緊缺職業(工種),嚴格按照職業標準加強培養並給予培訓補貼,以適應我市業轉型升級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4年全市完成2400名急需緊缺職業(工種)技師和高級技師培訓。
4.擴大實施師資培養項目。通過重點引進、企業聘用和內部培養等方式,加快職業培訓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專業教師專業技能和教學水平。重點加強職業院校和各類職業培訓機構職業(工種)帶頭人和骨幹教師隊伍建設,通過委派教師到企業參加技術培訓、承擔一定生產任務、參加社會技術服務等,培養“一體化”或“雙師型”教師隊伍。每年選5名和20名優秀職業院校教師分別赴國外和市內外學習深造。建立健全專業教師到企業頂崗機制,落實頂崗教師與在崗教師同等工資福利政策,4年內實現每位專業教師頂崗半年以上。
(七)實施高端帶動,促進技能人才隊伍梯次發展。
1.實施首席技師制度。培養一批技藝精湛、勤於實踐、善於創造的首席技師。鼓勵企業建立首席技師制度,充分發揮首席技師在創新研發、技術攻關、帶徒傳技等方面的高端引領作用,加快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政府對首席技師給予一定的資助,引導企業建立首席技師薪酬等待遇獎勵制度。
2.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發揮技師學院、高級技工學校和高等職業院校的基礎作用,通過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健全以企業為主體、以職業院校為基礎、學校教育與企業培養緊密聯繫、政府推動與社會支持相結合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加強技師學院建設,借鑑山東、江蘇等地經驗,推動技師學院強化內涵發展,加強學院品牌建設,提升辦學實力和水平,在資金、項目等方面參照高等職業院校予以傾斜,學院主要領導可享受相關待遇。
3.提升各類職業技能競賽水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統籌協調開展各級各類職業技能競賽,選拔優秀人才參加全國和國際技能大賽,並對獲獎者給予一定獎勵。每年選擇70個以上從業人員多、技術含量高的職業(工種)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競賽。工業和信息化、教育、工會、婦聯、共青團、殘聯等部門和團體要發揮職能作用,組織開展本系統和行業的職業技能競賽,引導廣大企業職工和職業院校學生積極參加崗位練兵、技能競賽活動,為更多優秀高技能人才脫穎而出搭建平台。各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能人才公共實訓鑑定基地和職業技能競賽訓練基地要積極培養優秀參賽選手,在全國和世界大賽中爭取好成績。
4.創新高技能人才激勵機制。完善以政府獎勵為導向、以企業獎勵為主體、以社會獎勵為輔助的高技能人才獎勵體系,不斷提升高技能人才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做好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市優秀專家中的高技能人才和“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中原技能大獎”、“河南省技術能手”評選推薦和表彰活動。對獲得省級以上政府獎勵的優秀高技能人才,組織學習培訓、休假、體檢等活動。探索高技能人才協定工資制和項目工資制等多種分配形式。對參加技術攻關、技術革新並做出貢獻的高技能人才,從成果轉化中以獎金、股份或期權等多種方式給予相應獎勵。支持用人單位按規定為高技能人才建立補充養老和補充醫療保險。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對實施全民技能振興工程重要性的認識,把全民技能振興工程作為事關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一項戰略性工程來抓,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培訓目標考核責任制度,明確細化工作責任。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統籌政策制定、工程實施、項目運作、資源整合、培訓機構認定,切實發揮牽頭作用。發展改革、教育、工業和信息化、民政、財政、農業、國資委、扶貧、殘聯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紮實推進六路並進,致用為先,協助政府用好資金資源,形成指導、推進、扶持、督導、考核、獎懲新機制,解決好培訓工作中散、假、空的問題。
(二)強化督導檢查。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按照本計畫要求,細化工作方案,完善政策措施。市全民技能振興工程領導小組要進一步完善督查機制,做到年初有安排部署、年中有督導檢查、年底有總結表彰,每季度召開一次聯席會議,通報情況,研究工作,真正把全民技能振興工程任務落到實處。
(三)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宣傳全民技能振興工程實施中的模範事跡、先進典型和各地推進全民技能振興工程的新政策、新舉措,並對在全民技能振興工程實施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揚,努力營造全社會重視和支持全民技能振興工程建設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