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闊葉樟
- 拉丁學名:Cinnamomum platyphyllum (Diels) Allen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毛茛目
- 科:樟科
- 亞科:樟亞科
- 族:樟族
- 屬:樟屬
- 種:闊葉樟
- 分布區域:產四川東部(南川,巴中,城口)
形態特徵,生長分布,栽培技術,圃地選擇,播種方法,幼苗管理,病蟲害防治,主要價值,市場價值,園林綠化,藥用價值,
形態特徵
闊葉樟小枝具縱棱,嫩時密被灰褐或淡黃褐色短絨毛,老時毛被部分脫落,漸變無毛。芽卵形或橢圓形,長約4毫米,芽鱗闊卵圓形,先端銳尖,外面密被灰褐或淡黃褐色絨毛。葉互生,橢圓形,卵圓形至闊卵圓形,長5.5-13厘米。寬2.5-5.5厘米,先端漸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至圓形或有時呈淺心形,堅紙質或近革質,上面略被短柔毛或變無毛,光亮,下面密被灰褐或淡黃褐色短柔毛,羽狀脈,中脈在上面下部平坦或稍凹陷上部稍隆起,下面顯著隆起,側脈每邊約4-7條,在上面稍隆起,下面明顯隆起,側脈脈腋通常在上面略有泡狀隆起下面不明顯呈窩穴狀,橫脈及細脈在上面稍明顯,下面幾不可見;葉柄長1-2.5厘米,腹面具溝槽,被灰褐或淡黃褐色絨毛。
花未見。果序圓錐狀,腋生,長達9厘米,序軸密被灰褐或淡黃褐色絨毛。果闊倒卵形或近球形,直徑約1厘米,被灰褐或淡黃褐色柔毛;果托淺碟狀,全緣,徑約3.5毫米,果梗長約3毫米,向上逐漸增粗,頂端徑約2毫米。果期9月。
生長分布
常生於山坡上,海拔約1050米。喜光,稍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性不強,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水濕,但當移植時要注意保持土壤濕度,水澇容易導致爛根缺氧而死,但不耐乾旱、瘠薄和鹽鹼土。主根發達,深根性,能抗風。萌芽力強,耐修剪。中國主要分布於產四川東部(南川、巴中、城口)。台灣、越南、日本等地亦有分布。
栽培技術
圃地選擇
應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濕潤、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微酸性的砂壤土、壤土作圃地,積水地和鹼性土不宜選用。整地、土壤消毒、施基肥等與其它闊葉樹種基本相同。
播種方法
冬播、春播均可,但以春播為好。播種前需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小時消毒殺菌,並用50°C溫水間歇浸種2-3次催芽,以提高種子發芽率。
採用條播。條距為20-25厘米,每米播種溝放種子30-40粒,每畝播種12公斤左右,播種後用火土灰或黃心土覆蓋,厚度以不見種子為度,再蓋上稻草保溫保濕,以促進種子發芽。
幼苗管理
當種子萌芽出土時,揭去覆蓋物;幼苗發出3-5片真葉時,即可間苗定株,每米長的溝保留苗木20株左右。樟樹幼苗生長較快,一般一年生 苗高可達50厘米以上,由於一年生幼苗側根和鬚根少,最好在圃地移植培育一年再出圃栽植;如果要培大畝,還可根據需要再移植培育一二年出圃。
在幼苗培育中要及時進行中耕、除草、培土、追肥、灌溉以及防治病蟲害等培管工作。
病蟲害防治
樟樹苗的病蟲害主要有:
1、樟梢捲葉蛾。一年發生數代,幼蟲蛀食嫩梢,被害苗枯死。
防治方法:可用40%樂果200-300倍液噴殺幼蟲,當幼蟲大量化蛹期間結合撫育進行林地除草培土,殺死蟲蛹。
2、樟葉蜂。幼蟲危害嫩葉。
防治方法:用90%晶體敵百蟲或50%馬拉松乳劑各2000倍液噴殺,也可用0.5公斤鬧羊花或雷公藤粉末加水75-100公斤製成藥液噴殺。
3、樟巢螟。幼蟲辟集於新梢上取食葉芽,造成新梢枯死甚至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當幼蟲剛開始活動尚未結成網巢時,用90%晶體敵百蟲4000-5000倍液噴殺,如幼蟲己結成網巢,可人工摘除燒掉。
4、白粉病。開始幼苗嫩葉背面主脈附近出現灰褐色斑點,以後蔓延至整個葉背,並出現一層白粉。
防治方法:注意苗圃衛生,適當疏苗,發現病株應立即拔除燒掉,病症明顯時,用波美0.3-0.5度的石硫合劑,每10天噴一次,連續噴射3-4次。
主要價值
市場價值
根、木材、枝、葉均可提取樟腦、樟腦油,油的主要成分為樟腦、松油二環烴、樟腦烯、檸檬烴、丁香油酚等。樟腦供醫藥、塑膠、炸藥、防腐、殺蟲等用,樟油可作農藥、選礦、制肥皂、假漆及香精等原料。
木材質優,抗蟲害、耐水濕,防蟲、緻密、有香氣,供建築、造船、家具、箱櫃、板料、雕刻等使用。
園林綠化
枝葉濃密,樹形美觀可作綠化行道樹及防風林。科學研究證明,樟樹所散發出的松油二環烴、樟腦烯、檸檬烴、丁香油酚等化學物質,有淨化有毒空氣的能力,有抗癌功效,過濾出清新乾淨的空氣,沁人心脾。因此,樟樹成為南方許多城市和地區園林綠化的首選良木,深受園林綠化行業的青睞。
藥用價值
【出處】《紅河中草藥》
【別名】樟木樹
【別名】樟木樹
【來源】為樟科植物黃樟的根或莖。
【化學成份】樹幹和樹根含揮髮油2~4%,油中主要成分為黃樟醚,含量達60~95%,其次為β-蒎烯、水芹烯、丁香油酚和桂皮醛等。
【性味】微辛,溫。
【功能主治】溫中散寒,消食化滯。治胃腸炎、胃寒腹痛、消化不良、百日咳、痢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
【附方】治百日咳、痢疾:香樟乾皮一錢,山茨菇五分,紅糖二錢,水煎服。
【備註】本品還可治風濕性關節炎、瘧疾、跌打損傷等症。
【性味】微辛,溫。
【功能主治】溫中散寒,消食化滯。治胃腸炎、胃寒腹痛、消化不良、百日咳、痢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
【附方】治百日咳、痢疾:香樟乾皮一錢,山茨菇五分,紅糖二錢,水煎服。
【備註】本品還可治風濕性關節炎、瘧疾、跌打損傷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