閼與要塞,夙為兵家必爭之地。戰國至秦漢間,見諸文獻記載,發生於閼與比較大規模的戰爭有四次:公元前353年,魏伐趙“拔閼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閼閼古戰場
閼與要塞,夙為兵家必爭之地。戰國至秦漢間,見諸文獻記載,發生於閼與比較大規模的戰爭有四次:公元前353年,魏伐趙“拔閼與”;公元前270年—前269年秦伐趙圍閼與;前236年秦王翦伐趙攻閼與;前205年漢韓信破代於閼與。歷次戰爭規模宏大,對當時戰略戰局影響十分深遠。尤其是前270—269年秦趙閼與之戰,趙以區區五萬劣勢之兵敗30萬虎狼秦師,解閼與之圍,為中國古代軍事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制強的著名戰例。
秦趙閼與之戰發生在公元前270年,秦昭襄王藉口趙不履行以焦、黎、牛狐三城交換秦奪占的藺、離石、祁三城的協定,遣中更胡陽率軍圍攻韓之上黨閼與。閼與是趙國都城邯鄲和舊部也是陪都晉陽之間的戰略要塞,韓向趙求救,趙出於戰略考慮派趙奢為大將,率軍救亡。趙奢領兵從邯鄲出發,在武安附近遭遇秦軍,秦軍鼓譟勒兵,氣勢很大,把武安城屋上的瓦片都要震落了,顯然秦軍料定趙一定要出兵,採取了圍點打援的策略。趙奢不與交戰,堅壁築壘。軍中有人建議出兵交戰,趙奢把這個人立即斬首,號令部下不準言戰。這時,秦軍間碟來趙軍打探虛實,趙奢用美酒款待後放他回去。間碟回報秦軍主將說趙軍不斷加強築營,秦軍主將認為,趙軍增壘,無心救閼與,看來到底不是國家的城池。於是夜鬆了警惕。這樣趙奢在武安營紮寨28天后,一天傍晚,拔寨卷甲而趨,兩天一夜急行軍300里,到達閼與。下令一支弓弩手50里外埋伏於漳河兩岸,趙奢很快占據了城南要地,後來人稱白馬山,作為指揮台,軍士許歷建議,“先據北山者勝,後至者敗”,趙奢發一萬兵占據北面的九連山,隨後而來的秦軍向北山進攻,強先占領北山的趙軍乘勢而下,把秦軍打得大敗,逃亡之軍,一路上又遭到趙軍伏兵的射擊,死傷大半,解閼與之圍。回到趙國後,趙惠文王賜封趙奢為馬服君,位列廉頗、藺相如之列,封許歷為國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