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逢春(1917-1975),運城市西姚村人,著名蒲劇表演藝術家。曾任晉南蒲劇院蒲劇團團長、運城地區蒲劇團團長、中國戲曲家協會理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閻逢春
- 別名:名代蓉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中國山西運城
- 出生日期:1917年
- 逝世日期:1975年
- 職業:蒲劇鬚生
個人簡介,藝術經歷,生卒年月,李健吾與閻逢春,蒲劇泰斗閻逢春銅像,
個人簡介
閻逢春(1917~1975),男,蒲劇鬚生。名代蓉。山西省運城市西姚村人。出身蒲劇世家,父親閻金環是位優秀的鬚生演員。著名蒲劇表演藝術家。曾任晉南蒲劇院蒲劇團團長、運城地區蒲劇團團長、中國戲曲家協會理事。
藝術經歷
十五歲隨父學戲,一年後便登台演出。後尋師訪友,技藝大進。但因嗓音病變,暫離舞台。一年後嗓音恢復,重登舞台,聲名大震。此後他的唱腔,表演遂自成一派。其唱腔蒼勁有力,鏗鏘大方,剛柔兼備,講求“安、點、頓、拉、閃、放”的六字演唱技法,善用充滿激情的演唱,喚起觀念共鳴。表演則以剛勁為主,節奏強烈,舒展大方,尤善運用特技刻畫人物的內心活動。閻逢春首創帽翅功,精研髯口功。年僅21歲便以“鬚生泰斗”的頭銜在晉風社掛了頭牌。 閻逢春在唱、做、念、打、舞與手、眼、口、身、步等功法方面,既繼承蒲劇傳統藝術,又有充分的選擇和獨特的創造,形成了閻派藝術表演風格。1952年全國首屆戲曲會演,他演出的《跑城》,重塑了徐策的性格特徵,受到首都文藝界知名人士的高度讚賞。
1959年,他參加演出的《竇娥冤》被拍成電影。《薛剛反朝》、《法門寺》、《大報仇》、《反徐州》、《放飯》等戲的中心唱段,也由中國唱片公司製成唱片。
生卒年月
誕辰:1917年,農曆丁巳年
逝世:1975年,農曆乙卯年
李健吾與閻逢春
閻逢春的名字後來所以能收入《辭海》,全憑了著名戲劇評論家李健吾的多方呼籲。1978年春夏間,南昆《十五貫》電影重新放映,李健吾去看了,聽到有些觀眾對況鐘在苦思悶想時帽翅的擺動很感興趣,他不由得想起了閻逢春,隨後寫了《悼念蒲劇老藝人閻逢春》一文,在《山西日報》發表。
三年後,編輯《李健吾戲劇評論選》,收入《悼念蒲劇老藝人閻逢春》,李健吾特意在文後寫了一篇千餘字的《附記》,歷述自己與閻逢春的交往,並再一次肯定了這位老藝術家的成就。
《中國大百科全書》和《辭海·增補本》中,都收錄了閻逢春的詞條。《李健吾戲劇評論選》好長一段時間沒能出版,得到這個訊息後,他又為《悼念蒲劇老藝人閻逢春》一文寫了《附記二》。除披露《中國大百科全書》即將收入閻逢春的訊息外,還提供了兩則周信芳佩服閻逢春的軼事,以證明自己當初判斷的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