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大地》已讀萬卷書,又行萬里路。行走中體悟生活,理解工作,認識自己。行走是一種啟迪身、心、靈的方式,從一座山到另一座,我們的視野變得更開闊。從一座城到另一座,我們變得更寬容。安藤忠雄在行走中,將自己從一個建築業的門外漢走成了一位大師。余秋雨在行走中,將自己從一個文化人的苦旅升華成對中國文化的反思。本人通過十餘年在房產、傳媒、廣告領域的穿越的從業背景,畫出自己的行走和思考的心靈地圖,分享給每一個喜歡走路和思考的朋友。
基本介紹
- 書名:閱讀大地
- 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
- 頁數:175頁
- 開本:16
- 定價:39.00
- 作者:吳鴻雁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0851648
- 品牌:同濟大學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閱讀大地》為我們如何尋求內心的釋放和充電打開了一扇窗。跟隨此書一起去閱讀吧!
作者簡介
吳鴻雁,上海財經大學經濟新聞系文學碩士,著有《金牌文案是怎樣煉成的》。十餘年在房地產行業從文案到總監的職場之路,就是一場文字與心靈的旅途,二十餘年從江南到塞北的不斷行走,就是一場路途與人生的對談。如果說《金牌文案是怎樣煉成的》是作者十餘年職業生涯行走地產、廣告、傳媒、動畫領域的筆下江湖,那么《閱讀大地》是一個熱愛旅行的地產從業者的足問錦繡。
專業推薦
《閱讀大地》為我們如何尋求內心的釋放和充電打開了一扇窗。同時,作為內心修行的踐行者,作者的體驗給了我們典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以真正踐行者的領悟、體驗遊學的方式,進行工作之餘的心靈充電,讓我們的思維更加敏銳,思想更加豐富,情感更加豐滿。
——上海普迪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資深職業顧問 何蘭英
從篇章間,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她從女孩到母親後的成長;能想像她行走於城市問,被風吹亂時仍保持的機敏笑容和堅定的眼神,那些或近或遠,或知或從未踏足過的城市變遷,被她的心情和觀察又梳理地行走了一遍,我也隨著停留了下來,閱讀、思考,匆忙中有這樣的停頓非常之美好。城市喧囂間,我們需要多一些的停留時間,找到自己,為了下次更好的起行。
——華映傳媒董事長 第一財經《第一地產》《理財寶典》 馮嵐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鴻雁則是把路當書來讀。二十年的“讀路心得”匯集成了如今這部優雅、敏銳、知性而浪漫的《閱讀大地》。在鴻雁的引領下,每一地,每一城,雖未能至,心嚮往之。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博士 黃敏
《閱讀大地》,像夏日的絲絲涼風飄過心頭。魔都上海,花都廣州,帝都北京,無不韻味十足。寥寥數筆,勾畫出三個城市的不同風情。本書特別推薦給傳媒界、房地產界、廣告界的同行,也適合文藝青年、城市白領、旅遊愛好者、知性女性閱讀。
——上海開啟房地產投資諮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金橋獎個人獲得者 朱美麗
——上海普迪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資深職業顧問 何蘭英
從篇章間,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她從女孩到母親後的成長;能想像她行走於城市問,被風吹亂時仍保持的機敏笑容和堅定的眼神,那些或近或遠,或知或從未踏足過的城市變遷,被她的心情和觀察又梳理地行走了一遍,我也隨著停留了下來,閱讀、思考,匆忙中有這樣的停頓非常之美好。城市喧囂間,我們需要多一些的停留時間,找到自己,為了下次更好的起行。
——華映傳媒董事長 第一財經《第一地產》《理財寶典》 馮嵐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鴻雁則是把路當書來讀。二十年的“讀路心得”匯集成了如今這部優雅、敏銳、知性而浪漫的《閱讀大地》。在鴻雁的引領下,每一地,每一城,雖未能至,心嚮往之。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博士 黃敏
《閱讀大地》,像夏日的絲絲涼風飄過心頭。魔都上海,花都廣州,帝都北京,無不韻味十足。寥寥數筆,勾畫出三個城市的不同風情。本書特別推薦給傳媒界、房地產界、廣告界的同行,也適合文藝青年、城市白領、旅遊愛好者、知性女性閱讀。
——上海開啟房地產投資諮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金橋獎個人獲得者 朱美麗
圖書目錄
自序GAPYEAR之後
第一章魔都之韻
海上花開——從女孩到女人
退潮的左岸——從田子坊到靜安別墅
素年錦時——從老工廠到新工坊
第二章花都之魅
西關故事
吹過沙面的風
一壺天地,悅納百川
深圳五月天
第三章帝都之風
香山小住,一烏不Ⅱ烏山更幽
香山,紅燼黃褪濃轉淡
北京·酒吧
歲月研磨出的川底下村
銀山塔林——通向淨土的浮屠
第四章我是深藍
不睡的城市
亞龍灣的完美夏天
一場颳走6.8億元的颱風
銀河、溫泉、孔明燈和火星沖日
大連,愛上層樓不識愁
徒步星海,館藏大連
白槐花與黑絲襪
客居,城市旅店
青島,石階路上的小情調
第五章一路鄉愁
桃源仙蹤
周莊,夢裡依稀慈母淚
平遙,三晉春秋塵煙里
西塘——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無夢到徽州
婺源
普羅旺斯不遠,我在月河等你
第六章小城故事
煙花三月下揚州
撫順·露天煤礦
路過鄭州——斷流的黃河
西安,無盡紅艷煙塵里
第七章山水四季
人間仙境·張家界
丹山碧水武夷山
華山,天地間的斧痕
黃山踏雪
綠遍江南時,明月照我還
第八章西行漫記
內蒙古,斷腸人在天涯
舌尖世相,最念那夜冷淡杯
川藏公路
四姑娘山
彩雲之南,去麗江曬太陽
新疆,守望麥田
後記
第一章魔都之韻
海上花開——從女孩到女人
退潮的左岸——從田子坊到靜安別墅
素年錦時——從老工廠到新工坊
第二章花都之魅
西關故事
吹過沙面的風
一壺天地,悅納百川
深圳五月天
第三章帝都之風
香山小住,一烏不Ⅱ烏山更幽
香山,紅燼黃褪濃轉淡
北京·酒吧
歲月研磨出的川底下村
銀山塔林——通向淨土的浮屠
第四章我是深藍
不睡的城市
亞龍灣的完美夏天
一場颳走6.8億元的颱風
銀河、溫泉、孔明燈和火星沖日
大連,愛上層樓不識愁
徒步星海,館藏大連
白槐花與黑絲襪
客居,城市旅店
青島,石階路上的小情調
第五章一路鄉愁
桃源仙蹤
周莊,夢裡依稀慈母淚
平遙,三晉春秋塵煙里
西塘——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無夢到徽州
婺源
普羅旺斯不遠,我在月河等你
第六章小城故事
煙花三月下揚州
撫順·露天煤礦
路過鄭州——斷流的黃河
西安,無盡紅艷煙塵里
第七章山水四季
人間仙境·張家界
丹山碧水武夷山
華山,天地間的斧痕
黃山踏雪
綠遍江南時,明月照我還
第八章西行漫記
內蒙古,斷腸人在天涯
舌尖世相,最念那夜冷淡杯
川藏公路
四姑娘山
彩雲之南,去麗江曬太陽
新疆,守望麥田
後記
後記
一本書的形式美
這本書裡面有很多照片,都是旅途記錄。早期的記錄以文字為主,那時候相機沒這么普及。
有人問:怎樣才能拍出最好的照片?
著名攝影師馬格南說:“去愛……然後買雙好鞋。”
在微博上發了這句話後,採用了雲技術的搜尋引擎,在當天就出現淘寶某店@我某個鞋店的網址。
去愛,是讓你用心去感受,一雙好鞋,是讓你下車,用腳走路。攝影大師確實說出了全部的秘密。也許有些人擅長利用光圈和景深,有些人擅長構圖。但一副作品要有精神,必須攝影師自己先用心去感受,再用技巧表達。我對光圈把握度不大,構圖是看多了平面廣告,心裡多少有那么點“黃金分割”意識。而許多細微的東西,或出於女性的天生敏感。
我如果是個男人,會去學建築。可我不是,所以我的工科製圖課學的有點狼狽,別人用AUTOCAD繪機械圖的時候,我悄悄畫了只兔子,那是個兔年,學校文化藝術節徵集LOGO,我徒手畫了個藝術的“藝”繞成的兔子,後來想用AUTOCAD實現它。那時候我還不知道有專門的繪圖軟體。
當然,很多年後,這句話改成“我如果生了個兒子,會讓他學建築,如果生了個女兒,會讓她學服裝設計”。反正天秤座的人大多是外貌協會會員,形式美真是很重要的,不美會比死還要難受。文化自信和建築覺性
嚴歌苓說:文字是有性別的。她必是感受了文字中的不同的溫度和氣味,而我相信城市也有性別。
植物分南北,同一科屬,南方為橘,北方為枳。武學分南北,南拳北腿;語言分南北,南腔北調。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是一點不錯的。非要去學,就鬧出邯鄲學步。道家所說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大地賦予生靈特別的屬性。在西方建築中,以賴特的“流水別墅”為代表的有機建築,本源上就是道法自然的一種理念。
去年,我受邀參加長三角第一屆建築師聯盟成立大會,與會專家程泰寧院士演講的主題是建築的“語言與一境界”,在這個課題之下,特別談到了千城一面的現狀和建築創新的必要性。是由於缺乏哲學思考和理論體系,並引用了海德格爾的名言“語言是存在之家”。也批評了以形式語言反形式語言、民粹主義反外來文化的一邊倒做法。
建築是工科,但程泰寧院士在講座中卻提到“二十一世紀是語言的時代,以語言為本體,從追求本源逐步轉而追求文化”,相對於西方“語言”的重視,中國傳統文化所說的“大美不言”、“無可言哉”更注重內心體驗。
在談及四川省博物館的設計理念中,重點談到“環境與意境心境的契合”,亦即建築空間能以境寫情,語境表達的是通過光和氣氛營造,對歷史的追溯。該博物館由監獄改造而來,故改建後,迂迴曲折的空間內,展覽動線長、而大多空間卻十分狹窄,從而更能達至建築形體與心境、意境的契合。
現在,人們在飯桌上動輒談儒道釋,真正深入其中探尋本源的話,會發現,儒家其實是協調人與人的關係,道家是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道家講陰陽,講有用和無用。事實上,我們觀察到的建築之美,是其形式外延,而建築的使用功能,卻體現在屬陰的空間裡,這個空間我們有時候用“場”來概括和形容。中國目前的建築很大一部分是開發商在做,開發商的本質是商人,故而現階段往往注重建築形式、造價成本、工藝實現。而西方建築更講究的是人與空間、人與風、人與陽光的關係。
國與國,人與人的較量,最終是價值觀的較量。從王澍的建築和莫言的文章,透露出中國本土文化的覺醒,而它背後是文化的自信和建築的覺性。城市筆跡
白紙上划過的鉛筆線,擦掉了還有痕跡,城市裡留存過的建築,拆了也有痕跡。這些痕跡構成城市的歷史和地脈。
在海港邊上的咖啡館寫字,窗外是燈塔和海鷗。一邊做著中國目前最大的城市綜合體項目中信海港城,一邊眼看大連百年老港拆除。台灣建築師登琨艷曾在上海大拆大建的年代反覆談論地脈和文脈,說城市的發展如同年輪般一圈圈沿著一個中心擴散。後來他在蘇州河邊做了個藝術館,寫下《失憶的城市》。
一個上海人,獨自跑到大連,在達沃斯會址邊上做項目,城市地標是一個動態概念,三十年代十里洋場,上海的地標是外灘。後來,大多數人心中“上海”的形貌從外灘的萬國建築博覽,換成了陸家嘴的剪影。我看到大連正處在類似浦東剛剛開發開放的重大歷史時期,回身看過去,才明白當時遇到許多背井離鄉到上海來的台灣人、香港人,對我們當時大拆大建的批判,聽起來像抱怨和挖苦,其實是懷著善意的。後來大連晚報的主編把我的話寫成專訪形式,我覺得實在不妥,改成一篇評論員文章——《再見大連港,再現海港城》。
精神到處文章老,學問深時意氣平。我的文字也在成堆的廢紙裡面,漸漸蛻去華麗,變成現在的樣子。滿世界的流行詞“華麗轉身”,有些轉身,在夾縫裡面,哪來的華麗。看見的華麗,大概是無數匍匐和彳亍之後的樣子,在微信上籤名備註里,我寫下“素年錦時”。
一起去周莊旅行的Candv說,這個世界改變我們的事情太多,我堅持寫字,是對自己的一點點保留。心有戚戚,這是我至今為止堅持得最久的一件事。帶著從熱血沸騰到節制和冷靜,完成這部《閱讀大地》,從飽暖自己,到溫暖別人,或許也是我的天命。
西方人說,建築是石頭的史詩,中國人卻用木頭造房子,從阿房宮到圓明園,從十三行到天一閣,中國建築最怕的是火。而那些文明要怎樣回溯,怎樣掘地三尺,才能重現?地面之上,一些無存世間的真跡漸漸就被謊言遮蔽了,好在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辯。而地下文明碎片,卻漸漸拼湊事實真相,在寫“西關故事”和“退潮的左岸”時,對用陶瓷文化來代表中國的CHlNA這個詞有了新的理解,中學老師說是西方人貶低中國如瓷一樣脆弱。但大國崛起時代,再看源自泥土、浴火而生的陶與瓷,又是一種意味。你說它脆弱,我說它華麗。
沿著海岸,從南到北,御風而翔,一年四城,略讀人生四季。
心無塵,愛無垠。
這本書裡面有很多照片,都是旅途記錄。早期的記錄以文字為主,那時候相機沒這么普及。
有人問:怎樣才能拍出最好的照片?
著名攝影師馬格南說:“去愛……然後買雙好鞋。”
在微博上發了這句話後,採用了雲技術的搜尋引擎,在當天就出現淘寶某店@我某個鞋店的網址。
去愛,是讓你用心去感受,一雙好鞋,是讓你下車,用腳走路。攝影大師確實說出了全部的秘密。也許有些人擅長利用光圈和景深,有些人擅長構圖。但一副作品要有精神,必須攝影師自己先用心去感受,再用技巧表達。我對光圈把握度不大,構圖是看多了平面廣告,心裡多少有那么點“黃金分割”意識。而許多細微的東西,或出於女性的天生敏感。
我如果是個男人,會去學建築。可我不是,所以我的工科製圖課學的有點狼狽,別人用AUTOCAD繪機械圖的時候,我悄悄畫了只兔子,那是個兔年,學校文化藝術節徵集LOGO,我徒手畫了個藝術的“藝”繞成的兔子,後來想用AUTOCAD實現它。那時候我還不知道有專門的繪圖軟體。
當然,很多年後,這句話改成“我如果生了個兒子,會讓他學建築,如果生了個女兒,會讓她學服裝設計”。反正天秤座的人大多是外貌協會會員,形式美真是很重要的,不美會比死還要難受。文化自信和建築覺性
嚴歌苓說:文字是有性別的。她必是感受了文字中的不同的溫度和氣味,而我相信城市也有性別。
植物分南北,同一科屬,南方為橘,北方為枳。武學分南北,南拳北腿;語言分南北,南腔北調。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是一點不錯的。非要去學,就鬧出邯鄲學步。道家所說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大地賦予生靈特別的屬性。在西方建築中,以賴特的“流水別墅”為代表的有機建築,本源上就是道法自然的一種理念。
去年,我受邀參加長三角第一屆建築師聯盟成立大會,與會專家程泰寧院士演講的主題是建築的“語言與一境界”,在這個課題之下,特別談到了千城一面的現狀和建築創新的必要性。是由於缺乏哲學思考和理論體系,並引用了海德格爾的名言“語言是存在之家”。也批評了以形式語言反形式語言、民粹主義反外來文化的一邊倒做法。
建築是工科,但程泰寧院士在講座中卻提到“二十一世紀是語言的時代,以語言為本體,從追求本源逐步轉而追求文化”,相對於西方“語言”的重視,中國傳統文化所說的“大美不言”、“無可言哉”更注重內心體驗。
在談及四川省博物館的設計理念中,重點談到“環境與意境心境的契合”,亦即建築空間能以境寫情,語境表達的是通過光和氣氛營造,對歷史的追溯。該博物館由監獄改造而來,故改建後,迂迴曲折的空間內,展覽動線長、而大多空間卻十分狹窄,從而更能達至建築形體與心境、意境的契合。
現在,人們在飯桌上動輒談儒道釋,真正深入其中探尋本源的話,會發現,儒家其實是協調人與人的關係,道家是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道家講陰陽,講有用和無用。事實上,我們觀察到的建築之美,是其形式外延,而建築的使用功能,卻體現在屬陰的空間裡,這個空間我們有時候用“場”來概括和形容。中國目前的建築很大一部分是開發商在做,開發商的本質是商人,故而現階段往往注重建築形式、造價成本、工藝實現。而西方建築更講究的是人與空間、人與風、人與陽光的關係。
國與國,人與人的較量,最終是價值觀的較量。從王澍的建築和莫言的文章,透露出中國本土文化的覺醒,而它背後是文化的自信和建築的覺性。城市筆跡
白紙上划過的鉛筆線,擦掉了還有痕跡,城市裡留存過的建築,拆了也有痕跡。這些痕跡構成城市的歷史和地脈。
在海港邊上的咖啡館寫字,窗外是燈塔和海鷗。一邊做著中國目前最大的城市綜合體項目中信海港城,一邊眼看大連百年老港拆除。台灣建築師登琨艷曾在上海大拆大建的年代反覆談論地脈和文脈,說城市的發展如同年輪般一圈圈沿著一個中心擴散。後來他在蘇州河邊做了個藝術館,寫下《失憶的城市》。
一個上海人,獨自跑到大連,在達沃斯會址邊上做項目,城市地標是一個動態概念,三十年代十里洋場,上海的地標是外灘。後來,大多數人心中“上海”的形貌從外灘的萬國建築博覽,換成了陸家嘴的剪影。我看到大連正處在類似浦東剛剛開發開放的重大歷史時期,回身看過去,才明白當時遇到許多背井離鄉到上海來的台灣人、香港人,對我們當時大拆大建的批判,聽起來像抱怨和挖苦,其實是懷著善意的。後來大連晚報的主編把我的話寫成專訪形式,我覺得實在不妥,改成一篇評論員文章——《再見大連港,再現海港城》。
精神到處文章老,學問深時意氣平。我的文字也在成堆的廢紙裡面,漸漸蛻去華麗,變成現在的樣子。滿世界的流行詞“華麗轉身”,有些轉身,在夾縫裡面,哪來的華麗。看見的華麗,大概是無數匍匐和彳亍之後的樣子,在微信上籤名備註里,我寫下“素年錦時”。
一起去周莊旅行的Candv說,這個世界改變我們的事情太多,我堅持寫字,是對自己的一點點保留。心有戚戚,這是我至今為止堅持得最久的一件事。帶著從熱血沸騰到節制和冷靜,完成這部《閱讀大地》,從飽暖自己,到溫暖別人,或許也是我的天命。
西方人說,建築是石頭的史詩,中國人卻用木頭造房子,從阿房宮到圓明園,從十三行到天一閣,中國建築最怕的是火。而那些文明要怎樣回溯,怎樣掘地三尺,才能重現?地面之上,一些無存世間的真跡漸漸就被謊言遮蔽了,好在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辯。而地下文明碎片,卻漸漸拼湊事實真相,在寫“西關故事”和“退潮的左岸”時,對用陶瓷文化來代表中國的CHlNA這個詞有了新的理解,中學老師說是西方人貶低中國如瓷一樣脆弱。但大國崛起時代,再看源自泥土、浴火而生的陶與瓷,又是一種意味。你說它脆弱,我說它華麗。
沿著海岸,從南到北,御風而翔,一年四城,略讀人生四季。
心無塵,愛無垠。
序言
初次聽到GAP YEAR,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與發小在中山公園分手。很多城市都有中山公園,我說的是上海的中山公園。分手時,我們都已為人母,各自奔忙,青春漸行漸遠,一面努力夯實人生的基底,一面仰望理想的星空。我說,“GAP YEAR”這個詞與我這些年的行走有些相似,但我的這段時光,應該是複數——GAP YEARS。她沉默良久,回了句:“Anv time iswasted.”
這個時候,我剛剛換了份工作,我這樣不按常理出牌的人,總是在面對HR的時候有些尷尬,這次交談一樣令人難忘。HR總監問我,“你的職業經歷開局這么好,怎么後來……,你怎么做的職業規劃。”我笑笑說,“生了場病,學會警覺,所以我做的是生涯規劃。”
那些遷徙的烏兒,總是知道前進的方向,知道什麼時候該往南飛了。而人卻不行,有些取捨和決定,問別人都是徒勞,這時候,最好閉起眼睛,聽著風聲,用最原始的方式,找到自己的節律和內心的聲音,就是常說的“Follow your heart”。如果我的前一本書,是揮別,那這一本就是啟程,寫給GAP YEAR之後的回歸。
幾年前,打電話給一個多年不聯繫的老友求助,幾句冷語丟來,我刪了那人的號。隨後,人生漸漸峰迴路轉,推寶寶在花園散步,接到一個電話,沒有顯示來電人的名字,號碼又有幾分熟悉,我遲疑地接起,是那位被我刪了號的故人。他告訴我全家已經辦妥移民,妻子帶著兒子坐移民監,他留在國內打拚,一邊收入翻番、事業蒸蒸日上,一邊勞燕分飛。臨了,他說,那次通話時,他正得抑鬱症。我不知說什麼好,抑鬱這個詞如此流行,也如此臨近,說不定就點了誰的名。移民這個詞也很流行,身邊的故人,親也好,疏也好,說不定就一去不回。隨後,對“老友”的態度,變得寬容,誰都活得不易,幾乎人人都捲入一場如電影《一九四二》般的長途遷徙,望斷天涯、鄉關何處?常常自顧不暇,也就全然忘了誰借了誰家一升米。
我們總有身心疲憊的時候,我是那種主動給自己放假的人。一次又一次,讓自己在抑鬱之前,放下所有,出門遠足。不管是摔門而出,還是輕輕把門帶上。一次或遠或近、或長或短的行走,構成我大多數後來工作、思考、寫字的基礎。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說的其實是從坐而論道的一方小天地起身,在行走中閱世事、閱人生。
行走是人類原始生存狀態的基因沿襲,伴隨著為生存而遷徙的地域變更,世界文明的傳播也由此而來。國際上普遍把世界四大人種中的黃種人稱為蒙古人種(MongoIoid)。我們常說自己是炎黃子孫,其實,是以生活在河谷地帶炎帝部落的農耕文明與“遷徙往來無常處”的黃帝遊牧部落的融合。當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相遇、碰撞、交鋒後,先民才從黃河流域遷徙到長江流域,周起源於西戎,周代商、元代宋、清代明的更迭中,有野蠻的爭奪,流血的歷史,更有“天下有不服者,黃帝從而征之,未嘗寧居”的遊牧的基因,在血液里世代相傳。
也許,正因此,我們的骨血中才有那么多矛盾,既有炎帝神農部族血液里深刻的故土情結,嚮往永居一處的安寧,又保留黃帝軒轅骨子裡逐水草而居的遊牧天性。
行走亦與人生有深層次相通之處。很多人把人生比作一段旅行,大路、小路、彎道、坡道、坦途、險途、……,遠行不是目的,遠行之後,從路途中帶回了什麼才最重要。
大地長養萬物,自然、建築、人文、風物則盡附其上。從半路出家的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邊走邊思考》,到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再到間丘露薇的《行走中的玫瑰》,……近年來,行走類的文章,不再單單呈現於《國家地理》之類的旅行雜誌里,而是更多地從建築界、文化界、新聞界等專業領域出發,旅者帶著人生、職業的雙重思考行走,在跨域的自我對話中,實現本我和自我的碰撞。一路彳亍,閱人生、閱天地,閱古今,一步一芳華。
從我們目力所及的祖輩生活到膝下兒輩.在這大約一百年時間裡,承載我們生活的土地,從祖輩的農業社會到父輩的工業社會,再到被稱為“第三次經濟浪潮”的信息社會轉型,蛻變之快,超越以往任何時期。不出數年,故地重遊,轉眼就成陌生旅途。這樣一場跨時二十年的閱讀,才有更迭變化的樂趣,藉由對土地前世今生的思考,亦引發對人生征途的無限遐思。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這詩中好一股仙氣,從小喜歡得不行。以前也專喜歡挑清幽的地方去,但走著走著,就發現這樣的清幽也只有留在了古詩詞句中。中國城市化已經超過50%,法定假目的增加、失業率的增高、自由職業者的增多、城市老齡化帶來退休人口休閒時間的增多,各種因素的綜合之下,素以“清涼”著稱的五台山中密密的遊人、盤桓曲折的靈隱寺上山路長長的車隊……賈島到了今天恐也難再寫出這樣仙氣的詩句吧。
我們已經無可返回地走入城市,有上贍下養的義務,有自己的惑與不惑。所以,壯行之路,已不是為了一去不回,遁世隱居。
這些年,行走中的思考遠大於坐在辦公桌前的總和。經由行萬里路的回溯、觀照,再度走進霓虹閃爍、人際雜沓的十字街頭,也會用看山水的心,去看林立的高樓和流動車燈尾光的道路……
城市大觀者,建築為山,道路為水。
這個時候,我剛剛換了份工作,我這樣不按常理出牌的人,總是在面對HR的時候有些尷尬,這次交談一樣令人難忘。HR總監問我,“你的職業經歷開局這么好,怎么後來……,你怎么做的職業規劃。”我笑笑說,“生了場病,學會警覺,所以我做的是生涯規劃。”
那些遷徙的烏兒,總是知道前進的方向,知道什麼時候該往南飛了。而人卻不行,有些取捨和決定,問別人都是徒勞,這時候,最好閉起眼睛,聽著風聲,用最原始的方式,找到自己的節律和內心的聲音,就是常說的“Follow your heart”。如果我的前一本書,是揮別,那這一本就是啟程,寫給GAP YEAR之後的回歸。
幾年前,打電話給一個多年不聯繫的老友求助,幾句冷語丟來,我刪了那人的號。隨後,人生漸漸峰迴路轉,推寶寶在花園散步,接到一個電話,沒有顯示來電人的名字,號碼又有幾分熟悉,我遲疑地接起,是那位被我刪了號的故人。他告訴我全家已經辦妥移民,妻子帶著兒子坐移民監,他留在國內打拚,一邊收入翻番、事業蒸蒸日上,一邊勞燕分飛。臨了,他說,那次通話時,他正得抑鬱症。我不知說什麼好,抑鬱這個詞如此流行,也如此臨近,說不定就點了誰的名。移民這個詞也很流行,身邊的故人,親也好,疏也好,說不定就一去不回。隨後,對“老友”的態度,變得寬容,誰都活得不易,幾乎人人都捲入一場如電影《一九四二》般的長途遷徙,望斷天涯、鄉關何處?常常自顧不暇,也就全然忘了誰借了誰家一升米。
我們總有身心疲憊的時候,我是那種主動給自己放假的人。一次又一次,讓自己在抑鬱之前,放下所有,出門遠足。不管是摔門而出,還是輕輕把門帶上。一次或遠或近、或長或短的行走,構成我大多數後來工作、思考、寫字的基礎。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說的其實是從坐而論道的一方小天地起身,在行走中閱世事、閱人生。
行走是人類原始生存狀態的基因沿襲,伴隨著為生存而遷徙的地域變更,世界文明的傳播也由此而來。國際上普遍把世界四大人種中的黃種人稱為蒙古人種(MongoIoid)。我們常說自己是炎黃子孫,其實,是以生活在河谷地帶炎帝部落的農耕文明與“遷徙往來無常處”的黃帝遊牧部落的融合。當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相遇、碰撞、交鋒後,先民才從黃河流域遷徙到長江流域,周起源於西戎,周代商、元代宋、清代明的更迭中,有野蠻的爭奪,流血的歷史,更有“天下有不服者,黃帝從而征之,未嘗寧居”的遊牧的基因,在血液里世代相傳。
也許,正因此,我們的骨血中才有那么多矛盾,既有炎帝神農部族血液里深刻的故土情結,嚮往永居一處的安寧,又保留黃帝軒轅骨子裡逐水草而居的遊牧天性。
行走亦與人生有深層次相通之處。很多人把人生比作一段旅行,大路、小路、彎道、坡道、坦途、險途、……,遠行不是目的,遠行之後,從路途中帶回了什麼才最重要。
大地長養萬物,自然、建築、人文、風物則盡附其上。從半路出家的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邊走邊思考》,到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再到間丘露薇的《行走中的玫瑰》,……近年來,行走類的文章,不再單單呈現於《國家地理》之類的旅行雜誌里,而是更多地從建築界、文化界、新聞界等專業領域出發,旅者帶著人生、職業的雙重思考行走,在跨域的自我對話中,實現本我和自我的碰撞。一路彳亍,閱人生、閱天地,閱古今,一步一芳華。
從我們目力所及的祖輩生活到膝下兒輩.在這大約一百年時間裡,承載我們生活的土地,從祖輩的農業社會到父輩的工業社會,再到被稱為“第三次經濟浪潮”的信息社會轉型,蛻變之快,超越以往任何時期。不出數年,故地重遊,轉眼就成陌生旅途。這樣一場跨時二十年的閱讀,才有更迭變化的樂趣,藉由對土地前世今生的思考,亦引發對人生征途的無限遐思。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這詩中好一股仙氣,從小喜歡得不行。以前也專喜歡挑清幽的地方去,但走著走著,就發現這樣的清幽也只有留在了古詩詞句中。中國城市化已經超過50%,法定假目的增加、失業率的增高、自由職業者的增多、城市老齡化帶來退休人口休閒時間的增多,各種因素的綜合之下,素以“清涼”著稱的五台山中密密的遊人、盤桓曲折的靈隱寺上山路長長的車隊……賈島到了今天恐也難再寫出這樣仙氣的詩句吧。
我們已經無可返回地走入城市,有上贍下養的義務,有自己的惑與不惑。所以,壯行之路,已不是為了一去不回,遁世隱居。
這些年,行走中的思考遠大於坐在辦公桌前的總和。經由行萬里路的回溯、觀照,再度走進霓虹閃爍、人際雜沓的十字街頭,也會用看山水的心,去看林立的高樓和流動車燈尾光的道路……
城市大觀者,建築為山,道路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