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菇遲眼蕈蚊是一種體長2.7至3.2毫米,暗褐色的昆蟲,是生產中的重要害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閩菇遲眼蕈蚊
- 界:動物界
- 目:雙翅目
- 科:眼蕈蚊科
- 雄蟲體長:2.7至3.2毫米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雄蟲,雌蟲,為害習性,防治方法,環境衛生,加強管理,撲殺防治,
基本信息
閩菇遲眼蕈蚊,屬雙翅目,。
形態特徵
雄蟲
體長2.7至3.2毫米,暗褐色。觸角鞭四長為寬的1.6倍。前足脛梳(6根)排成一列。尾器基節寬大,末端較細,內彎,有3根粗刺。
雌蟲
體長3.4至3.6毫米。
為害習性
是生產中的重要害蟲,為害蘑菇、香菇、平菇、鳳尾菇、鮑魚菇、杏鮑菇、金針菇、茶薪妣、銀耳和毛木耳等多種食用菌。幼蟲喜食菇類菌絲體、子實體原基,也破壞菌筒、菌袋和菌種的培養料;還為害菌褶,嚴重時菌柄被吃成海綿狀,菌蓋僅剩一層表皮,導致子實體枯萎腐爛。成蟲活躍、有趨光性、喜食腐殖質,常在菇房培養料上爬行、交配和產卵。
防治方法
環境衛生
種菇前要搞好菇房內外的環境衛生,清除殘餘菇根、弱菇、爛菇和垃圾。在菇房的門、窗和通氣孔安裝60目窗紗,預防成蟲飛入菇房產卵繁殖。
加強管理
選用健壯菌種,促進菌絲快速生長;采菇後要認真清潔料面,徹底清除殘餘菇根和爛菇,並帶出菇房外集中深埋;嚴禁疊代栽培,舊菇房栽培新菇時徹底清除舊菌塊;嚴禁菇類混栽,一個菇房內不要同時混種多種食用菌;科學管理水分,菇房澆水過多導致菌絲和菇蕾腐爛死亡,會誘發蟲害。
撲殺防治
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殺滅害蟲。成蟲有趨光性,可用黑光燈誘殺。蟲害嚴重時,采菇後用5%銳勁特懸浮劑3000倍液或25%阿克泰水分散粒劑3000至4000倍液噴灑料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