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派古琴

閩派古琴

古琴,又名七弦琴,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樂器之一,相傳系伏羲所創,初為五弦,至西周增至七弦。到了清代,古琴廣為流行,以吳越為中心,逐漸分出許多流派,影響較大的有四家,即浙派、江派、閩派、川派。閩派,以浦城祝鳳喈為代表。浦城閩派古琴已經被評為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古琴
  • 所屬年代:20世紀初
傳承人物,藝術價值,重振雄風,

傳承人物

祝鳳喈,字桐君,約在清嘉慶五年(1800年)出生,同治三年(1864年)還在世。福建浦城城關人。自幼攻讀詩書。父親祝昌時(浦城富紳)去世時,鳳喈16歲,其兄鳳鳴(字秋齋)時年20歲,家事日絀,賴母維持。鳳喈棄舉子業,侍理家事。19歲時,聽兄在古齋撫父遺之琴,初時索然,嗣後略知音韻,遂請兄授指法,並能彈成曲調。其後日習不綴,其兄又向他講授律呂(樂律與音律),舉前人論說,嚴析是非,發其所未發。還指導他制琴法和指法字母。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母去世,守孝三年後,重新理琴。30餘年的磨礪,祝鳳喈鼓琴形成自己的風格,弟兄唱和,受業者不遠千里而來,並接納四方雲遊天下琴人、詞家、詩客、名士。林則徐途徑浦城時,亦在祝家琴樓相聚,吟詠唱和。桐君曾以例官浙江東防(今東陽)同知,以琴自娛,所至文躁一時。清鹹豐五年(1855年)三月在浦城刊行《與古齋琴譜》四卷。隨著此書的傳播,培養了一大批琴手,形成一批體現祝鳳喈風格的琴家群體,稱為閩派古琴,與浙派、蘇派、川派鼎立。
祝桐君的高徒為張鶴。張鶴,字靜薌,上海邑廟玉清宮道人。少長,喜好雜藝,尤愛古琴,但無名師指導。後讀到祝桐君的《與古齋琴譜》,再三讀之,悟出音律的精髓。認為“非它所可及,洵後學津梁也”。這時,祝桐君寓居上海,張鶴即拜他為師。祝桐君論議音律精遂,使張鶴升堂入室,琴藝大進,並於同治三年(1864年),經祝桐君鑑定後,刊行《琴學入門》,此書二卷,上卷摘錄《與古齋琴譜》,間有自己的議論;下卷專列琴曲。《琴學入門》一書,傳播祝桐君的琴學理論、指法字母及工尺等,使閩派古琴藝術得到更大的發展。
隨著《與古齋琴譜》和《琴學入門》的流傳,使閩派古琴藝術走向大眾,私淑弟子日眾,民國期間,浦城的李迪瑚即是其中一個代表人物。
李迪瑚(1874~1952年),字聘珍,號葆珊。晚年好佛,又號匏僧,閒雲居士。福建浦城城關人。清未拔貢,授候補通判。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攻讀法律、經濟。民國期間,任過浦城縣勸學所所長,創辦浦城私立中學,任校長。當選為省參議院候補議員,後任福建省公署咨議等職。
李迪瑚生平曾廣置圖書,建酌海樓,藏書4萬多冊。能詩善文,喜好古琴,研究頗有心得,著有《酌海樓琴言》、《酌海樓琴譜》五卷。1985年5月,北京音樂學院教授,中國古琴協會主席吳景略說:“李老前輩(指李迪瑚)昔在滬時為古琴會員,習閩派祝桐君之藝。為閩派之代表,是當時古琴有影響之人物。”
吳燕琳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浦城閩派古琴”代表性傳承人。

藝術價值

一、閩派古琴從形制到曲目,從特殊的記譜方式到豐富的演奏技功,都體現出中國音樂藝術的至高境界,代表著中國文人怡情養性、寄情抒情的生活方式,表演出完善自我人格修養的理想追求,蘊含著關愛自然、天人合一及君子之道的人文精神。它所形成的獨特的文化記憶,對中國文化史、藝術史乃至中國人的精神、氣度、品格、行為產生了持久而廣泛的影響,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
二、古琴經過祝桐君的創造、改造,使學者易懂、易學、易操作。同時家藏的琴曲,改變了一般古琴琴曲的孤獨性、脆弱性及附庸風雅的道具。祝鳳鳴的古琴猶如天籟,聽起來豪放跋宕,又清麗委婉舒展。琴意得之弦外,音有盡而意無窮。產生的神秘的藝術魅力,可以陶冶人們的精神,鼓舞人們積極向上的精神,這對當今的精神文明建設,豐富人民民眾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民眾的素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

重振雄風

2010年7月,“廈門大學古琴文化實踐基地”在位於文化藝術中心的龍人琴坊舉行授牌儀式。此基地的成立,對重振“閩派”古琴藝術,對廈門成為中國重要的古琴藝術基地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