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東紅軍海上游擊獨立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閩東紅軍海上游擊獨立營
  • 性質:軍隊
  • 所屬:中國
  • 地點:福建霞浦縣
獨立營成立:,對日作戰:,以弱勝強:,可歌可泣:,

獨立營成立:

1931年間,工人出身的柯成貴,對漁霸欺壓漁民,義憤填膺,在西洋島上(今福建霞浦縣海島鄉)招眾聚義,拉起隊伍與漁霸展開鬥爭。
1934年初,閩東黨組織在賽江下游、福鼎嵛山、連羅可門口 一帶建立了3支海上游擊隊,並由曾志等前往霞浦西洋島與柯成貴武裝會合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二團海上游擊獨立營”,柯成貴任營長。從此,紅旗就在這裡的海島上高高飄揚。
全營擁有百餘人,一百多支步槍,手槍七八支、機槍兩挺,木帆船二十多隻,小汽艇一艘,望遠鏡一架;一所土炸彈廠和一座軍糧儲備庫。
這支革命隊伍在黨的領導下,積極開展海上游擊戰爭。他們憑藉著閩東千裏海疆的自然屏障,以西洋、浮鷹、四礵列島等島嶼為據點,經常出沒在閩東蘇區的霞浦、福鼎、福安、寧德、羅源、連江等縣廣大海域,截擊敵人海上交通運輸、封鎖海口,為紅軍部隊購買武器、糧食、醫藥,轉運輸送紅軍傷病員以及配合陸上部隊作戰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對日作戰:

1934年,日本帝國主義侵吞東北三省之後,擴張野心越來越大,曾派數十艘軍艦在西洋、北礵、東引、馬祖等海面上游弋。海上游擊獨立營的指戰員非常憤慨,在西洋島馬祖宮的牆上,營長柯成貴親自提筆寫了“反對蔣介石出賣東三省!”“擁護蘇維埃政府”等特大標語,並率部兩次襲擊前來西洋海域侵略和掠奪海產資源的日軍船艇,與敵展開靈活機動地作戰,保衛了祖國的神聖海疆。

以弱勝強:

1934年月10間,國民黨視海上游擊獨立營為眼中釘,企圖剿滅。國民黨軍艦“通濟”號出航窺視海上游擊獨立營情況。柯成貴即率部化裝成打魚船隻,襲擊了敵艦,打死敵軍1人。雙方交火後“通濟”號急速發電求援,敵人又派“海籌”號軍艦助戰,獨立營當夜用了疑兵之計,在西洋島龜澳頂上點起數百盞燈籠來迷惑敵人。果然敵誤以為是我軍營地,便亂髮炮彈進行報復,這時柯成貴已率船隻向敵艦迂迴包抄,敵見勢不妙,只得連夜倉皇逃竄。1935年國民黨《江聲報》3月22日載文驚呼:“柯成貴部有六七百人,縱橫海上,極為強悍”。

可歌可泣:

1935年初,國民黨糾集了八十七師、五十二師、海軍陸戰隊等1萬多人進攻連羅蘇區,許多革命同志慘遭
殺害,黨組織也遭到嚴重的破壞。中共連江縣委機關和紅軍西南團遭敵圍困。2月,縣委領導魏耿(後叛變)、陳雲飛、西南團團長楊采衡,率領機關工作人員及部隊指戰員共100多人,乘船突圍,向西洋等島嶼轉移,並抽選骨幹20多人撤到西洋島,得到了海上游擊獨立營的積極接應和掩護。敵人得到訊息後,派了兩架飛機到西洋島上空窺察,隨後又派出“楚同”號、“海明”號、“通濟”號軍艦封鎖海面,並配合敵陸軍八十七師三七五旅五一七團和連江黃岐等地反動民團千餘人,企圖將縣委機關和紅軍一網打盡。正在千鈞一髮之際,柯成貴親自帶路,將同志們安全轉移到鳳門嶼的秘密岩洞隱蔽起來,由於海上游擊獨立營的周密安排和掩護,使連江縣委機關和西南團的同志們安全轉移到閩中地區繼續堅持開展游擊戰爭。在此次轉移戰鬥中,柯成貴率領的海上游擊獨立營與敵人展開激戰,雖打退了敵人,但獨立營傷亡較重,柯成貴不幸被捕,不久英勇就義於福州雞角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