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東民間祀福舞蹈,舞者頭戴神額,身穿神裙,左手執鈴刀,右手執羚號,邊唱邊跳,後有眾人和唱。代表作有《奶娘催罡》,其代表性的舞步是八步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閩東畲族祀福舞
- 所屬地區:福建省寧德市
- 文化遺產名稱:神秘的閩東畲族祀福舞
- 遺產編號:Ⅲ-5
-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信息,簡介,表演形式,文化習俗,代表作,
信息
閩東畲族祀福舞省級Ⅲ-5
所屬地區:福建省寧德市
文化遺產名稱:八閩千姿:神秘的閩東畲族祀福舞
遺產編號:Ⅲ-5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寧德市
遺產級別:省
簡介
“天蒼蒼地茫茫,奶娘腳踏鎖鏈罡,鎖鏈罡頭行罡法,鎖鏈罡尾避邪魔”。踏著巫歌的節奏,巫師亢然起舞。舞者頭戴神額,身穿神裙,左手執鈴刀,右手執羚號,邊唱邊跳,後有眾人和唱。這就是巫師在表演神秘的閩東民間祀福舞蹈《奶娘催罡》巫舞中的“八步罡”。明朝中期寧德地區就有巫師表演的“祀福”舞蹈,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畲族巫舞《奶娘催罡》的發現,揭開了閩東“祀福”舞蹈的神秘面紗。
表演形式
畲族巫舞是閩東畲族巫師進行驅鬼鎮妖活動中的一段祭祀舞蹈,分淨壇、請神、踩罡三個章節,通過日常生活情節和生產活動的若干畫面,塑造陳十四娘(又稱奶娘,即民間傳說中的婦幼保護神陳靖姑)這個驅妖鎮魔的女神形象。這段舞蹈體現了濃重的畲族舞蹈及其音樂風格,奇特的舞步和舞蹈音樂,蘊含了諸多原始神秘色彩。在福安市文化館,記者看到了一九八六年整理而成、最原始的《奶娘催罡》巫舞資料。資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數十張手繪素描圖畫,細緻地描繪了舞者的服飾、道具以及每一個罡步的動作造型,畫工精細且標有相應數據。
如今,《奶娘催罡》巫舞仍在福安民間廣泛流傳,除了畲巫,漢巫也會跳,估計福安會跳該舞的巫師、道士現不下二、三百人。
閩東民間祀福舞蹈已被譽為“民族舞又一瑰寶”,目前被挖掘整理有《龍頭舞》、《香花舞》、《祈福舞》、《龍傘舞》、《迎親舞》、《鈴刀舞》、《獵捕舞》、《奶娘催罡》、《巫舞》、《打地獄》、《對燈》等數十個。當地文化部門希望這些閩東特色民間舞蹈不再只是驅鬼鎮妖,而是成為展示閩東文化的一個平台。
文化習俗
在福安市文化館有一份於一九八六年整理而成、最原始的《奶娘催罡》巫舞資料。資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數十張手繪素描圖畫,細緻地描繪了舞者的服飾、道具以及每一個罡步的動作造型,畫工精細且標有相應數據。如今,《奶娘催罡》巫舞仍在福安民間廣泛流傳,除了畲巫,漢巫也會跳,估計福安會跳該舞的巫師、道士現不下二、三百人。閩東民間祀福舞蹈已被譽為“民族舞又一瑰寶”,目前被挖掘整理有《龍頭舞》、《香花舞》、《祈福舞》、《龍傘舞》、《迎親舞》、《鈴刀舞》、《獵捕舞》、《奶娘催罡》、《巫舞》、《打地獄》、《對燈》等數十個。當地文化部門希望這些閩東特色民間舞蹈不再只是驅鬼鎮妖,而是成為展示閩東文化的一個平台。
代表作
東民間祀福舞蹈已被譽為“民族舞又一瑰寶”,目前被挖掘整理有 、 《香花舞》 、 、 《龍傘舞》 、 <迎親舞》 、《鈴刀舞》、《獵捕舞》、《奶娘催罡》、《巫舞》、《打地獄》、《對燈》等數十個。當地文化部門希望這些閩東特色民間舞蹈不再只是驅鬼鎮妖,而是成為展示閩東
文化的一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