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台青草藥

閩台青草藥

閩台青草藥,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傳統醫藥,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廈門青草藥是廈門本地新鮮植物藥材總稱,是廈門人民經過長期實踐積累而形成的一個具有完整理論和閩南特色的青草醫藥學體系。它在廈門地區尤其是在農村民眾的防病、治病中起了較大的作用,治好了不少疑難雜症患者。青草藥用於養生防病、祛疾除患的歷史悠久,可追溯至北宋時期的保生大帝吳本。吳本博採眾長,擅用青草藥懸壺濟世,醫術高明,醫德高尚,並有治療閩南常見病的藥籤傳世,在民間廣為流傳。

2007年,“廈門青草藥”被列入廈門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22年1月29日,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申報的“閩台青草藥”被列入福建省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閩台青草藥
  • 批准時間:2022年1月29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醫藥
  • 申報地區: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
  • 保護單位:廈門市海滄區保生青草藥傳習中心
歷史淵源,醫藥特徵,傳承保護,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廈門及其毗鄰的泉、漳地區,地處亞熱帶,氣候溫暖、雨量充沛,一年四季適宜植被的生長,蘊藏著豐富的藥用而又新鮮植物資源。廈門青草藥用於治病、防病與保健的歷史悠久。據《廈門市志》《廈門市衛生志》記載,有據可考的可追溯至北宋時期吳本(吳真人)始,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吳本博採眾長,擅用青草藥懸壺濟世,醫術高明,醫德高尚,並有治療閩南常見病的藥籤傳世,在民間廣為流傳。
此後歷朝歷代,青草藥名家輩出,並深深紮根於民間。老百姓家家戶戶種有藥食同源的青草藥,作為平常養生防病。青草藥注重“青”字,很多草藥都長於山區田野,房前屋後,老百姓偶有小恙,現采現用,都是新鮮之品。草藥以野生居多,質量好,療效佳。若有什麼不舒服,父母親都懂得到房前屋後、陌上溪邊,採摘幾味新鮮的青草藥,治療孩子的常見病多發病。這些青草藥驗方代代傳承,成為閩南百姓生活中的日常經驗。
保生大帝信仰隨著閩南人過台灣、下南洋,青草藥文化也隨之傳播至台灣和東南亞地區,在民間廣泛流傳。明代末年,南安醫學家沈佺期入台,套用青草藥懸壺濟世,成為台灣的“醫祖”。此後數百年,兩岸青草藥文化水乳交融,不斷交流往來,同時也在南洋地區廣為傳播。

醫藥特徵

青草藥有別於中草藥。青草藥以新鮮植物為藥,具有源廣、經濟、簡便、價廉、效好、無藥物殘留、無激素、無耐藥性、療效穩定、毒副作用小等獨特優點。而中草藥是以動、植物或礦物質為藥,藥用動植物以乾的為主。

傳承保護

傳承人物

  • 黃仁功,2008年6月13日被評為廈門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廈門青草藥。
  • 陳全忠,2008年6月13日被評為廈門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廈門青草藥。
  • 白鷺,女,1941年1月生,2020年5月被評為廈門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廈門青草藥。
  • 陳勇建,男,1952年11月,2020年5月被評為廈門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廈門青草藥。

保護措施

為了推廣青草藥文化,海滄慈濟北宮保生青草藥園種植了400多種青草藥,設立保生青草藥傳習中心,專門用於傳承和科普,另外還與慈濟東宮百草園緊密合作,積極促進兩岸青草藥文化發展。保生青草藥傳習中心開設保生講壇,組建青草藥學習班,創辦微信群,招募青草藥愛好者共同傳承學習,共有200多人。每周末,邀請文化學者、非遺傳承人、民間青草藥專家、高校的中醫藥導師為學員們開課。
2022年5月29日,廈門市海滄區保生平安青草藥傳習中心正式揭牌,為後續傳承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

社會影響

文化交流
2020年11月28日,恰逢蘇頌誕辰1000周年,在廈門市保生青草藥傳習中心舉辦“本草圖經與廈門青草藥學術研討會”。
主要展覽
2020年,廈門市保生青草藥傳習中心在園博苑展示青草藥非遺文化,前後為期一個月,共接待5000人左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