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
1958年春,龍溪師範學校設立大專班,大專班所設的中文科為文學院最初的前身。後學校的名稱和建制屢有變更,中文科也隨之變更。1963年合併更名為福建第二師範學院中文系。1986年,復辦更名為漳州師範學院中文系。
1992年,成為學校首批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之一。2003年,成為學校首批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之一。2010年,獲得漢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點。2011年,學校在漢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點的基礎上,申報了“閩南文化與兩岸交流”博士特殊人才培養項目。2013年6月,經學校批准成立文學院。
辦學條件
師資隊伍
截至2016年11月,文學院教職工76人,其中專任教師65人(含外聘),在職教授16人,60%以上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
截至2012年10月,專任教師中福建省教學名師2人,省優秀教師2人,入選“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4人,入選“福建省高等學校傑出青年人才支持計畫”1人,2個省級教學團隊(中國現當代文學和文藝理論)。
專業設定
截至2016年11月,文學院設有漢語言文學師範類、漢語言文學非師範類、對外漢語等三個專業。
專業代碼
| 專業名稱
| 研究方向
|
---|
050101
| 文藝學
| 01文化詩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
02中國現當代文藝思潮與文學理論研究
|
03西方文藝思潮與文學理論研究
|
04文學藝術傳媒理論研究
|
050105
| 中國古代文學
| 01唐宋文化與文學
|
02唐前文獻與文學
|
03元明清文學
|
050103
| 漢語言文字學
| 01漢語修辭學
|
02訓詁學及運用
|
050106
| 中國現當代文學
| 01現代著名作家與文學思潮研究
|
02新詩文體學與音樂文學研究
|
050104
| 中國古典文獻學
| 01文學文獻整理與研究
|
02閩台地方文獻整理與研究
|
050108
|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 01西方文學與文論研究
|
02中國比較詩學發展史研究
|
040102
| 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 |
045103
| (專業學位)學科教學(語文)
| |
資料來源於考研教育網(數據截止至2012年9月)
|
教學建設
2009年,漢語言文學本科師範專業被評為福建省特色專業,截至2016年11月,共有3個省級精品課程(中國古代文學、文藝理論和中國現當代文學)。
實習基地
漳州:一中、二中、三中、五中,漳州雙語中學,
薌城中學玉蘭分校;
華安: 五中;
南靖:二中,城關中學;
長泰:五中;
創新實驗區
漢語言文學與閩台區域文化人才培養模式省級創新實驗區的建設依託閩南師範大學文學院、
閩南文化研究院和福建省高校“閩南區域文化與文學研究”人文社科基地。出版了有關閩南文化研究方面的專著和論文集十多部。實驗區高度重視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工作,先後在福州、莆田、泉州、漳州等地區,與福建傳媒集團等近20家單位建立了校外實習基地的協定。
序號
| 開設課程
| 序號
| 開設課程
| 序號
| 開設課程
| 序號
| 開設課程
|
---|
01
| 閩南方言研究
| 02
| 林語堂研究
| 03
| 閩台文學史概論
| 04
| 閩南民間藝術
|
05
| 南音研究
| 06
| 閩南民俗文化
| 07
| 漳州方言韻書研究
| 08
| 閩方言文獻專題
|
09
| 閩台民俗文化
| 10
| 黃道周研究(擬)
| 11
| 明清閩南學風與文學研究(擬)
| | |
資料來源於官網
|
學科建設
截至2016年11月,學院共有1個博士點方向(閩台文化與交流),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古代文學、文藝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語文課程教學論7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另有1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學科教學·語文)碩士點。
2012年9月,漢語言文學一級學科被評為省級重點學科,其中“閩南文化與兩岸交流方向”被評為省級特色重點學科,有2個省級重點二級學科(中國古代文學和文藝學)。
中國古代文學學科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獲批為省級重點學科;主幹課程《中國古代文學》為省級精品課程,截止2012年,有正副教授13人,博士8人,隊伍結構合理,實力雄厚,形成了先唐文學與文獻、唐宋文化與文學、元明清文學研究三個主要研究方向;已培養了三屆綜合素質較高的30名碩士生;在楚辭學、杜詩研究、文學史理論建構、明清文學與文獻整理等領域成果豐碩。
文藝學學科2006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獲批為省級重點學科,主講課程《文學理論》為省級精品課程。截止2012年,有正副教授9人,博士5人。學科特色鮮明,注重研究方法的開拓創新,已形成文化詩學、西方文藝思潮等特色研究方向。2004年,《文學評論》、《文藝報》專欄介紹了文化詩學領域學術成果。
漢語言文字學學科2005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截止2012年,有正副教授7名,博士6人。在漢語(閩南)方言研究、訓詁學、修辭學等領域富於特色和優勢。
截止2012年,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講師5人(有2位講師正在報批副教授)。其中,博士3人,碩士6人(有2位碩士正在在攻讀博士學位);福建省省級教學名師2人。
2007年—2012年,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共承擔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級社科規劃項目7項,省教育廳項目5項,院級項目十幾項。同時,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等國內權威刊物上發表過一批學術論文;在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等出版過一批學術著作。
學術研究
科研條件
截至2016年11月,文學院設有3個研究所(文化詩學研究所、中華語言文化研究所、語文教育中心),1個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閩南區域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1個省級科研創新團隊。
科研成就
2007年—2012年,文學院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58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8項,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委員會項目3項,福建省社科規劃項目25項;出版教材、論著4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500多篇,其中發表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學遺產》、《文藝理論研究》、《文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中國典籍與文化》等核心期刊上的多篇學術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全文轉載;獲得各種獎勵49項,其中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7項。
學術交流
學院文化詩學研究所先後主辦全國首屆文化詩學學術研討會、首屆敘事學學術研討會。2001年成功舉辦第五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在辭賦學研究界產生廣泛影響。2006年5月此學科成功地舉辦了“漳州籍現代著名作家(
林語堂、
許地山和
楊騷)全國學術研討會”,2007年12月又成功地舉辦了“林語堂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已在“現代著名作家(包括閩南著名作家)與文學思潮研究”、“新詩文體學與
音樂文學研究”等研究領域取得一定的成就。2008年主辦了第二屆全國出土文獻與文學史學術研討會,進一步擴大了學科影響,強化了此學科文獻與文學相結合的基本特色。2009年成功舉辦“第十一屆閩方言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文化傳統
閩南師範大學文學院研究生會成立於2006年,是在院黨委指導下,代表和維護廣大研究生利益的學生組織。研究生會的核心機構為主席團,主席團下設秘書處、學術部、宣傳部、生活部、文體部、編輯部6個部門。
閩南師範大學文學院心理自助中心以“助人為樂、分享+體驗=成長”的宗旨。下設發展部、服務部、宣傳部三個部門。
設有秘書處、《師院中文報》、薌草編輯部、新聞部、宣傳部等部門。
青年志願者中心以“服務和諧社會,鍛鍊火紅青春”為宗旨。在主席團的直接領導下,下設註冊部、策劃部、宣傳部、認證部四個主體部門以及兩個特色部門即:心理服務部和心理發展部。
設有辦公室、學習部、勤工部、就業指導部、生活部、外聯部、體育部、校友聯誼部八個部門。
主要設有兩個行政部分和八個技能隊。即:策劃部、辦公室,芝山劇社、主持隊、民舞隊、演唱隊、模特隊、演朗隊、化妝隊、街舞隊。
設有學術部、實踐部、文學部等部門。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院工會主席:趙麗霞
副院長:陳練軍、楊娟娟
黨委副書記:謝斌斌
地圖信息
地址:縣前直街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