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說王府舊風流

閒說王府舊風流

《閒說王府舊風流》由菜饃雙全編著。講的是從大清朝數不清的王爺中,拎出好玩兒有趣的一大串兒,挨個兒說說他們的身前身後事,講講他們的傳奇八卦史,正是這些個性鮮明的王爺,讓大清朝變得鮮活立體。 雜糅正史與野史,邊論證,邊推理,就像福爾摩斯探案,步步剖析,到頭來得出真相……

基本介紹

  • 書名:閒說王府舊風流
  • 作者:菜饃雙全
  • ISBN:9787304063122 
  • 頁數:288頁
  • 出版社:中央廣播電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8月1日
  • 開本:1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和紳有溫柔執著的愛,活生生一個痴情男;龔自珍曾捲入一樁緋聞,其中幾多蹊蹺;大畫家溥心畲,竟是怕老婆的主兒,為尋活路避東瀛……《閒說王府舊風流》(作者:菜饃雙全)選擇散布在北京城內較有代表性的20座王府,講述它的前世今生以及居住在其中的歷任王爺貝勒的奇聞異事。時代的變遷、王朝的興滅、人生的悲歡盡在其中。叱吒風雲的英雄縱然叫人難忘,豐盈充實的歷史才更接地氣兒!

作者簡介

菜饃雙全

七零後,山東人,呂不韋近鄰,孔夫子老鄉。媒體工作者。先報紙,後雜誌,現投身網際網路。曾任潮流雜誌《FuN!》總編輯,《文化中國》主編等。

禪文化推廣者,開設自媒體“特別禪”,微信號:tebiechan。

媒體推薦

北京的恢宏大氣、文化底蘊,與王府亦大有關係。
王府不只是一座建築,它還承載著歷史過往、生活方式、人物軌跡,讀書中之故事,常讓人隨主角的命運,或嘆惜、或扼腕、或微笑、或開心。
一一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
閒說,不是正襟危坐;王府,不是百姓宅院;舊風流,不是現在是過往……聽菜饃君娓娓道來,從容不迫,競叫人痴迷其中,王孫公子荒唐事,酸甜苦辣嘆人生。
——作家、學者魏新
王府不過是引子,風流才是重點。
本書里的王孫公子,或建功立業,或驕奢淫逸,或閒雲野鶴,或藏名深山……說到底,都是講人的命運。還是那句話,“每個人都是傳奇”。
——暢銷書作家、《歷史就這七八樣》作者張發財
端的是好看,重點推薦。
好看在哪兒?一日:都是有故事的人,主角選得精當;二日:敘事簡潔明快,沒有拖泥帶水;三日:細節豐富精緻,補正史之不足。
——收藏家片兒白

圖書目錄


禮親王府
大清第一府 風流三百年
代善:“不小心”與“太小心”
賢與不肖:後世子孫沉浮
睿親王府
昔時花開處 香謝葉不存
多爾袞:曾經恭奉太后婚?
敗家子:吃喝嫖賭賣王府
鄭親王府
違規建府第 惠園屬第一
濟爾哈朗:小心的追隨者
端華:政變的犧牲品
克勤郡王府
姑丈表兄住 雪芹來串門
岳託:錚錚鐵漢功勞多
納爾蘇與福彭:有個親戚叫雪芹
晏森:王爺拉起了人力車
順承郡王府
府邸大挪移 氣象渾不足
薩哈璘與勒克德渾:虎父不曾有犬子
後代郡王:無才無德一大串
王府後傳:張大帥來此辦公
肅親王府
銀子拿斗量 一把火燒光
豪格:沒人比他更“杯具”
善耆:大清復辟急先鋒
川島芳子:十四格格的宿命
豫親王府
門口趴懶獅 牆高多三尺
多鐸:無敵好色大將軍
後代豫親王:幾個倒霉蛋兒
莊親王府
建在太平倉,實在不太平
碩塞與博果鐸:父早亡,子無嗣
胤祿:既是數學家,又是音樂家
後世莊親王:倒霉催的蛋
裕親王府
府邸好範例 主人有賢德
福全:有功卻要受懲罰
誠親王府
府中景色好 救死扶傷處
胤祉:真正的文化人兒
怡親王府
府邸有三座 兩度遷他處
胤祥:上場親兄弟,治國好拍檔
後代怡親王:貧富原來無定耳
廉親王府
曾為昭忠祠 毀於戰火中
胤禩:原來四哥最嫉妒
果親王府
原府早不存 花園規模大
胤禮:多情多感仍多病?
弘曕:圓明園阿哥愛斂財?
和親王府
主人走馬燈 曾為總統府
弘晝:糊塗王爺裝大蒜?
恭親王府
第一佳山水 絕勝冠皇都
前傳:和珅的愛與哀愁
恭親王:叔嫂連心,其利斷金
後傳:小恭王的斷腸曲
續傳:一代名家溥心畲
慶親王府
最後鐵帽府 京津分兩地
前傳:琦善是個賣國賊?
永璘:不求權位要大宅
奕劻:清末首富鐵帽子
載振:爵位卻由總統封
榮親王府
太平湖邊住 鴛鴦比翼飛
奕繪:娶妻當如顧太清
惇親王府
出過“渾王爺” 也有一皇子
奕誴:“渾王爺”到底有多“渾”?
溥儁:只差一步到皇帝
溥雪齋:非正常死亡一種
醇親王府
府邸分南北 潛龍兩叔侄
明珠:掌儀天下政
奕譞:戰戰亦兢兢
載灃:十八歲出使歐洲
僧王府
南北混搭系 僧王留威名
僧格林沁:將軍百戰死
附一:
本書簡明辭典
附二:
本書參考資料

文摘

皇太極稱帝之後,代善因功高蓋世,被封為“和碩兄禮親王”,其子岳託被封為“和碩成親王”,一時風光無限。風光是風光,問題是皇太極並沒有放過他這位兄長的意思,就在稱帝五個月後,皇太極就諭令濟爾哈朗等集議代善之子岳託之過,議定其五條罪狀,第一條便涉及代善,可見其隔山打牛之意。
就這樣,皇太極隔三差五就會找代善的麻煩,不停議過,令代善心驚肉跳。有一次,皇太極竟當眾宣布代善罪狀,然後立刻免罪,這樣的做法,不過是為彰顯自己的權威,讓代善不敢造次罷了。
在皇太極的不斷逼迫下,代善再也無心過問朝政。在兇險的政治面前,他選擇了明哲保身,功成身退,這才遂了皇太極的意。
天命十一年(1626)當皇太極突然病死,無詔定繼承人的情形之下,作為皇族大家長的代善,在豪格與多爾袞的權力爭奪戰中,儘可能地保持中立態度,而不偏袒任何一方。議政會議上,代善看到雙方各不相讓,僵持不下,便以年老不預朝政為由起身離席,意在提醒雙方:如此爭執,實在有損先人顏面,共同奮鬥的皇室家族,就不能坐下來好好商量出個結果?最後,多爾袞打破僵局,提出解決方案,令雙方達成妥協:由皇太極第九子六歲的福臨即位,多爾袞和濟爾哈朗輔政。賢與不肖:後世子孫沉浮
禮親王家族在清初地位顯赫,堪稱“第一王族”,有實據為證:代善共八子,有爵位者七人;位高權重的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中,禮親王家族占據三席,分別為禮親王代善、代善長子多羅克勤郡王岳託、代善之孫順承郡王勒克德渾;除此以外,另有二人被封郡王,一人被封貝子,一人被封輔國公。
據此可見,禮親王家族在當時之地位,絕非其他王族可比。
代善之後,禮親王家族人丁興旺,英才輩出,既有武士,也有學者,文治武功,蓋世無雙。但,有興盛必有衰落,代善之子孫,不肖者亦頗有幾位,因這幾位的拖累,禮親王家族一落千丈,再無興盛之可能。
咱就挑代善後人中幾個重要的人物說道說道。
先說傑書。傑書是代善第八子祜塞的第三子,乃康熙朝名將,曾任奉命大將軍,率兵征討“三藩之亂”,收服耿精忠,戰敗鄭經(又名鄭錦,鄭成功長子)歷六年之久,平定東南諸地,從此一戰成名。當他班師回朝時,康熙率眾大臣親往盧溝橋迎接;而後傑書屯兵歸化城,防備蒙古噶爾丹。在清初鞏固政權過程中,傑書屢建奇功,也成為康熙朝紅人,權勢甚大,風頭一時不輸祖父代善。
傑書其人,不但英勇善戰,智謀超群,而且知人善任,樂於發掘人才,提拔賢能。比如,廣東香山知縣姚啟聖,以家財募兵,投傑書軍中效力。傑書將其舉薦於朝廷,擢為福建布政使,晉總督,加太子少保,拜兵部尚書。又如,傑書駐浙江時,布衣學士戴梓從軍。此人諳熟兵法,研製出連珠火炮,為攻取江山縣立下大功。傑書舉薦,授以道員。後康熙親自召見戴氏,喜其文采,命在南書房供職,賞學士銜。後戴氏研製出衝天炮,為平定噶爾丹再立奇功。
正因傑書在穩固清初政權中的巨大貢獻,康熙帝對其禮遇有加,乃至康熙三十六年(1697),傑書生病時,皇帝親書“為善最樂”匾額賜之,不久傑書即去世。
傑書的曾孫永恩,生性淳樸,為人厚道,愛讀書,善騎射,通曉音律,長於書畫。更難能可貴的是,永恩乃正人君子,從不為聲色犬馬所動,連飲食亦尚清淡,是骨骼清奇的王室貴族。乾隆末年,和珅當道,腐化專權,致吏治大壞,永恩對此深惡痛絕,與之絕交。
昭槤是代善第六世孫、永恩之子,雖襲了禮親王的爵位,只可惜沒有禮親王的命,襲爵後剛享受了兩年的王爺生活,其府邸便慘遭一場大火。這大火燒得厲害,竟致所有房屋、珍寶乃至印綬一併化為灰燼,好在嘉慶皇帝垂憐,特賜銀一萬兩令其重建。
大火只是天災,七八年後,昭樁再遇人禍,這次打擊比大火可要嚴重百倍。人}爵也並非憑空而降,與昭樁個性大有關係。昭槤性格暴戾,妄自尊大,行事往往有違王爺體面,從而為自己的前途埋下隱患。
朝中有位一品大員名叫景安,官至尚書。景安與昭樁並不同旗,亦非其屬下,昭槤卻當面斥景安為王府奴才。更為過分的是,昭樁在府內私設公堂,濫用刑罰。禮王府有個莊頭姓程,不但從未欠租,還預交了一筆租錢。昭槤貪心重,仍不滿意,想增加程莊頭的租錢。按清制,“永不加賦”,不但政府不能加,王爺貴族也不能加。昭槤此舉,違反了國家規定,程莊頭據理不從。昭槤因而惱羞成怒,派護衛到他家搶割莊稼,拆毀房屋,又下令將莊頭家六人圈禁。昭褳還不罷休,把一個瓷瓶扔到地上,親自用碎片把程莊頭脊背劃傷了一百多處,以致其流血昏厥。
嘉慶二十年(1815),有人投匿名帖,控告昭褳有三項罪狀:一日脅迫大臣;二日凌辱官員;三日毆傷莊頭。皇帝由此革去昭樁的爵位,罰銀二百兩,將原屬昭樁的九百六十個田莊轉賞他人,之後判三年禁錮。獲釋後,昭槤未再被重用。他對革爵之事一直耿耿於懷,為先祖的爵位從自己手裡丟掉而深感羞恥,因此心情抑鬱,以致毒瘡發作而死,年僅五十四歲。
昭樁所以有此霉運,說到底有兩個原因:一是自己違法,咎由自取;二是嘉慶皇帝不喜歡他,借題發揮。三條所謂罪狀,看起來並不算大事,嘉慶卻給他扣了幾個大帽子,也算“欲加之罪”,說你無罪便無罪,說你有罪逃不脫。開罪了皇帝,還能有什麼前途?P10-12

序言

近半年時間,讀清史,最愛高陽《清朝的皇帝》,每每愛不釋手,並因之眼界大開。高氏旁徵博引,信手拈來,其推理猜測更如福爾摩斯破案,運用諸般手段,將難題逐一破解,果真過癮!讀高陽,是一場突發的艷遇,驚喜源源不絕。據說,高陽其人,不善理財,債台高築,卻又嗜酒如命,他曾言:“人生幾何,對酒當歌,喝酒不能盡興,生有何歡?”與三五好友把盞闊論,是其最大之享受。
名士風度,止於高陽矣!
清史之趣,在於充斥其間的種種迷案,真實的史料被銷毀,後人只能憑了或真或假的信息去理解其問的邏輯。清史有巨大的臆想空間,亦成為編劇們的最愛,他們遊走其間,盡情發揮,端的編出太多劇集。打開電視機,十台中八台在播清宮戲,看後宮鈎心鬥角,也真真快意。前有《金枝玉孽》,後有《甄嫘傳》,女人間的精巧算計和生存哲學叫人嘆為觀止。
適與向平君閒聊,提及王府和王爺,彼此都感慨,歷史恍若煙雲,就像一場大夢,那些叱吒風雲的人物,被後人記住的能有幾個?聊得深切,便想要合作一本書,說王府,講王爺,聊他們的身前身後事,少談豐功偉績,多侃八卦秘辛,儘可能還原王爺的本來面目。越聊越高興,徹底動了心,便跑去查各種資料,想要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知悉他們的家庭狀況,打探他們的各種秘密。這一查不要緊,又發現,所有生動活潑的歷史都隱藏於細節之間,有了這些細節,我們才得以觸摸、感受那些遙遠的過往,立體又真切。馳騁疆場縱然驚心動魄,卻不如乾隆嫁女的嫁妝清單讓我印象深刻。
雖因敘事需要,常穿插宏大的歷史背景,卻是從個體的角度出發,力求講述更具有個性化特色。在內容選擇上也力求具有獨家性,別人說過的儘量少說,別人寫過的儘量不寫,多挖掘歷史的下腳料,人家越是棄之不用,在我越是寶貝。正是這些下腳料,讓我筆下的人物有血有肉,豐滿立體。當然,史料有真有假,也需時時取捨,全看治史者功力,我自承是門外漢,這點把握得或有不夠。
本書之寫作,風格力求輕鬆,態度卻要嚴肅,書中所使用的一切資料,大多來自正史,少數參考野史,但求言之有據,言之有物。我非史學研究者,對正史和野史均無偏見,但有需要,只管拿來。胡適講,“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我改為“有多少史料,講幾分故事”,不敢自己胡亂髮揮。只希望書中所言,能接近人物的本來面目。
寫作過程中,參考了諸多前輩學人的著作,除高陽外,孟森先生的《清初三大疑案考實》,龍翔、泉明先生的《最後的皇族》,朱維錚先生的《重讀近代史》都給我諸多啟發;亦曾在首都圖書館偶遇清史專家馮其利先生,半小時的閒聊也有意義。
我頂多算個業餘作者,書中難免各種疏漏和錯訛,若各位讀者願意指正,當感激不盡,在以後的版本中予以更改。
最後,不能免俗,表達一下感謝之情。
感謝外婆,老人家今年九十四歲,願她更加長壽。
感謝父母、妹妹、妹夫和可愛的外甥女月月。
感謝我的朋友合子、邦子、鳴子、小歌子、蔚蔚、笨馬、大臉貓,在濟南青年東路十六號,我們度過最快意的三年,致敬那些就著饅頭喝紅酒的青春歲月。
感謝孔菁慧,她是我學習寫作的啟蒙者之一,是“親愛的孔老師”。
感謝小木頭,她是我在濟南遇到的最妙的友人之一。
感謝朋友老李,他爽直豁達,為人仗義。我倆半月一聚,喝酒吃肉扯淡。
感謝陳利榮兩口子,利榮曾是我的同居密友,常在一起爬山、K歌、逛天津。
感謝王謙和張少飛,一對有才華的設計師。我和他們的友情,建立在吃喝玩樂和互相吹捧的基礎之上。
感謝“讀書會”的王曦老師和諸位童鞋(同學)。
特别致謝本書責任編輯向平,她有創意,有想法,易溝通,能容忍我的拖稿,是求之不得的好編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