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暇經濟導論:自由與快樂的經濟要義

閒暇經濟導論:自由與快樂的經濟要義

《閒暇經濟導論:自由與快樂的經濟要義》是 2009年南開大學出版社 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閒暇經濟導論:自由與快樂的經濟要義
  • ISBN:9787310031856
  • 頁數:240頁
  • 出版社:南開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7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媒體評論,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南開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7月1日)
平裝: 24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10031856
條形碼: 9787310031856
尺寸: 22.4 x 16.6 x 1.2 cm
重量: 281 g

內容簡介

《閒暇經濟導論:自由與快樂的經濟要義》是從經濟學的角度深入論證閒暇的功能,對於個人的作用,對於企業的作用,對於巨觀的作用,通過步步深入的推導,得出重視閒暇和重視工作同等重要的結論,最終是要達到工作與閒暇的平衡。對於個人而言,休閒是自我實現的重要選擇,休閒是自我實現的重要條件,休閒是自我實現的升華。對於社會而言,休閒是家庭和諧的重要方式,休閒是社會和諧的推動力量,休閒是大同世界的終極形式。我尤其讚賞的,是提出了自由與快樂的經濟要義,形成了理論的創新。
中國已經全面進入工業化發展中期,一部分地區進入工業化發展後期,少數地區進入後工業化時期。在這個發展過程中,休閒觀念的普遍化和對於閒暇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休閒最終將創造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隨著我國國民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的不斷增加,可自由支配的時間越來越多,休閒將越來越成為人們消費的要素,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內在的生活方式。這就使得休閒的市場需求始終會處於一個不斷膨脹的過程中,休閒業就必然是一個不斷創造增量的過程,這樣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也會產生一系列新的作用。得閒空,有閒心,用閒錢,讀閒書,做閒事,養閒趣,如清人張潮所言:人莫樂於閒,非無所事事之謂也。閒則能讀,閒則能游名勝,閒則能交益友,閒則能著書。天下之樂孰大於是?能閒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閒。
現在,大家對於休閒本身已無爭議,但如何在現實中安排,如何在資源配置中體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兩年,圍繞黃金周的爭議就充分反映出來,好玩的是,任何一種意見都是站在大眾立場上,但爭論中卻幾成水火。實際上是研究不足的表現,在這類問題上,只持一種民粹主義的態度是不負責任的。《閒暇經濟導論:自由與快樂的經濟要義》所體現的認真的學術態度和達到的學術深度形成了另一種表達方式。進步需要積累,進步也需要過程,但我們總是著急,何日能有真正的自由與快樂?過好每一天,別擰巴,至少在個人層面上,就會有所提高。

媒體評論

魏翔博士的《閒暇經濟導論》有關閒暇與個體和社會福利效率正相關的論證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而本書所倡導的工作——閒暇平衡論與彈性工作制,對於改革和完善我國的假日制度,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參考。
——清華大學假日制度改革課題組組長、經濟學教授蔡繼明
《閒暇經濟導論》一書在運用傳統經典模型的基礎上,引進新的影響因素分析並內生化,大膽創新而又中規中矩,使得“休閒”這樣感性而抽象的概念被賦予了可測量的經濟學意義,這為研究建設和諧社會、提高綜合效率、追求效益最大化開闢了新視野。
——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巨觀經濟研究院副所長楊玉英
魏翔博士的《閒暇經濟導論》一書,以新的視角和思維,探討了閒暇經濟對企業效率和巨觀經濟的影響,闡發了自由快樂的經濟意義,豐富了當前閒暇經濟理論的研究,對學術界和產業界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國家旅遊局綜合協調司副司長高舜禮
《閒暇經濟導論》綜合了多個學科的理論知識和研究方法,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啟發;該書有關閒暇在創造內需、拉動經濟方面的探討,對中國經濟成長方向的轉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CCER)研究員、經濟學博士龔強
經濟學中,帕累托改進表明,如果更合理支配資源,每一方都可能得到好處,至少不會損失。合理支配閒暇時間也是如此。而魏翔博士的書告訴我們如何達到這一日標。
——中投證券研究部總經理、留美金融學博士李志坤

目錄

序言:何日能有真正的自由與快樂?
第一章 導論
1.1 閒暇經濟溯源
1.1.1 為什麼研究閒暇經濟
1.1.2 閒暇經濟的理論淵源
1.1.3 閒暇經濟研究的重要性
1.1.4 本書的創新點和難點
1.2 概念界定
1.2.1 閒暇時間
1.2.2 閒暇的替代效應
1.2.3 閒暇的互補效應
1.2.4 工作一閒暇平衡
1.2.5 三方博弈
1.3 本書研究體系概述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問題
1.3.3 研究架構
第一部分 基於閒暇選擇的企業博弈機制
第二章 文獻評論
2.1 閒暇的構成及對個體效用(幸福感)的影響
2.1.1 閒暇的結構與構成
2.1.2 閒暇對幸福感的影響效應
2.2 閒暇互補效應的來源與證據
2.2.1 關於“閒而優效應”
2.2.2 關於“閒中學效應”
2.2.3 關於“閒暇的等勢效應”
2.3 閒暇效應對勞動力市場的修正
2.3.1 閒暇選擇引致“後彎的勞動供給曲線”
2.3.2 閒暇互補效應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
2.3.3 家庭博弈中的閒暇
2.3.4 閒暇選擇與效率工資
2.3.5 閒暇對勞動力政策的影響
第三章 閒暇效應:從獨立最最佳化到兩方博弈
3.1 帶閒暇的獨立最最佳化模型
3.1.1 靜態版本
3.1.2 動態版本
3.2 帶閒暇的兩方博弈
3.2.1 傳統理論:伯川德悖論及其破解
3.2.2 擴展之一:“閒暇一產能約束”模型
3.2.3 擴展之二:“閒暇一庫諾特”模型
3.2.4 運用:閒暇對併購效率的影響
第四章 閒暇效應:擴展到“企業一員工一企業”三方博弈
4.1 引言:重新思考企業的博弈基礎
4.1.1 先行研究:“企業一企業”博弈與“企業一員工”博弈
4.1.2 一種改進:“企業一員工一企業”博弈
4.2 三方四人博弈的靜態版本
4.2.1 勞動力市場和產品市場的局部博弈
4.2.2 三方博弈及其均衡分析
4.3 三方四人博弈的動態版本
4.3.1 博弈結構
4.3.2 博弈求解:最優控制和微分對策
4.3.3 博弈分析:閒暇效應與企業增長的內、外動力
第五章 制度安排與政策建議
5.1 引言:閒暇的經濟作用
5.1.1 閒暇如何影響效用(幸福感)
5.1.2 閒暇如何影響企業效率
5.1.3 如何發揮閒暇效應
5.2 制度安排:“工作一閒暇平衡”
5.2.1 人口統計學角度上的“工作一閒暇平衡”
5.2.2 “工作一閒暇平衡”對工作質量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效應
5.2.3 “工作一閒暇平衡”制度安排的運用效果和實施要點
5.2.4“工作一閒暇平衡”制度安排的發展態勢/118
5.3 政策建議:彈性工作制/119
5.3.1 實踐中彈性工作制的優點與問題/121
5.3.2 彈性工作制提升個體效率和企業效率的作用機理/122
5.3.3 對彈性工作制的效果評價/124
5.3.4 彈性工作制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126
5.4 擴展:閒暇效應對工作空間和工作努力程度的影響/127
第二部分 巨觀影響:經濟運行中的閒暇
第六章 文獻評論/137
6.1 閒暇與收入、消費的互動作用,137
6.2 經濟成長和經濟周期中的閒暇效應,142
第七章 閒暇效應與居民消費
7.1 基於閒暇的靜態與動態消費函式模型
7.1.1 閒暇時間對居民消費的靜態影響
7.1.2 閒暇時間對居民消費的動態影響
7.2 實證檢驗:中國的數據說明了什麼
第八章 波動、增長與閒暇
8.1 閒暇對經濟波動和經濟周期的修正
8.1.1 閒暇、閒暇效應對於長期產出波動的影響
8.1.2 閒暇、閒暇效應對短期產出波動的影響
8.1.3 閒暇時間與需求衝擊
8.1.4 閒暇、閒暇互補效應與周期性經濟波動的關係
8.2 閒暇對經濟成長的貢獻:從“悲慘式增長”到“快樂式增長”
8.2.1 中國的“悲慘式增長”
8.2.2 民生福利與巨觀增長的結合
8.2.3 效率經濟的模式:快樂式增長
8.3 基於閒暇效應的經濟成長模式
8.3.1 外生閒暇的內生增長模式
8.3.2 內生閒暇的內生增長模式
8.4 經濟成長展望:有閒與有錢可否兼得
8.5 閒暇安排與增長中的不平等
8.5.1 “閒暇一Azaridas”模型:幸福觀對不平等的改進
8.5.2 跨國比較:效率與公平的兼顧
第九章 總結
9.1 歸納與總結
9.1.1 主要結論
9.1.2 一個研究範式
9.2 局限與展望
9.2.1 局限性
9.2.2 未來展望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