閏元宵

《閏元宵》是明朝張岱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閏元宵
  • 創作年代:明朝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張岱
  • 作品出處:《陶庵夢憶》
作品原文,白話譯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閏元宵
崇禎庚辰閏正月,與越中父老約重張五夜燈,余作張燈致語曰:“兩逢元正,歲成閏於攝提之辰固;再值孟陬,天假人以閒暇之月。《春秋傳》詳記二百四十二年事,春王正月,孔子未得重書;開封府更放十七、十八兩夜燈,乾德五年,宋祖猶煩欽賜。茲閏正月者,三生奇遇,何幸今日而當場;百歲難逢,須效古人而秉燭。況吾大越,蓬萊福地,宛委洞天。大江以東,民皆安堵;遵海而北,水不揚波。含哺嬉兮,共樂太平之世界;重譯至者,皆言中國有聖人。乾百國來朝,白雉之陳無算;十三年於茲,黃寄之說有徵。樂聖銜杯,宜縱飲屠蘇之酒;較書分火,應暫輟太乙之藜。前此元宵,竟因雪妒,天亦知點綴豐年;後來燈夕,欲與月期,人不可蹉跎勝事。六鰲山立,只說飛來東武,使雞犬不驚;百獸室懸,毋日下守海滏,唯魚鱉是見。笙簫聒地,竹椽出自柯亭;花草盈街,禊帖攜來蘭渚。士女潮湧,撼動蠡城;車馬雷殷,喚醒龍嶼。況時逢豐穰,呼庚呼癸,一歲自兆重登;且科際辰年,為龍為光,兩榜必征雙首。莫輕此五夜之樂,眼望何時試問那百年之人,躬逢幾次?敢祈同志,勿負良良宵。敬藉赫蹄,喧傳口號。”
注釋:
1、攝提之辰:星名。屬亢宿,共六星。位於大角星兩側,左三星曰左攝提,右三星曰右攝提。一說即“攝提格”的省稱。《楚辭·離騷》:“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王逸註:“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後漢書·張純傳》:“今攝提之歲,倉龍甲寅,德在東宮。”唐無名氏《冥音錄》:“歲攝提,地府當有大變。”
2、孟陬:孟春正月。正月為陬,又為孟春月,故稱。《楚辭·離騷》:“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王逸註:“孟,始也。貞,正也。於,於也。正月為陬。”
3、春王:指正月。按《春秋》體例,魯十二公之元年均應書“春王正月公即位”,有些地方因故不書“正月”二字,後遂以“春王”指代正月。《春秋·定公元年》:“元年春王。”杜預註:“公之始年不書正月,公即位在六月故。”
4、大越:即越。稱大是表敬。
5、宛委:即宛委山。傳說禹登宛委山得金簡玉字之書,因以借喻書文之珍貴難得。如清阮元所輯叢書名《宛委別藏》,即取意於此。
6、大江:即長江。
7、安堵:猶安居。
8、遵海:沿著海岸。
9、含哺:口銜食物。形容人民生活安樂。《莊子·馬蹄》:“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
10、嬉兮:指文恬武嬉,即社會安定。兮,語氣詞。
11、重譯:舊指南方荒遠之地。
12、白雉:白色羽毛的野雞。古時以為瑞鳥。《尚書大傳》卷四:“周公居攝六年,制禮作樂,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譯而獻白雉。”
13、無算:不計其數。極言其多。
14、黃耇(gǒu):指年老的人。
15、有徵:有依據。
16、樂(lè)聖:謂樂逢聖世。
17、銜杯:口含酒杯。多指飲酒。
18、屠蘇之酒:亦作“屠酥”。藥酒名。古代風俗,於農曆正月初一飲屠蘇酒。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一日)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次第從小起。”
19、較書:即校書。較,通“校”,校訂、校勘。這裡指讀書。
20、分火:指祭祀先祖。“分火” 在閩南話里叫“題公媽”,也就是將祖先分靈到自己家中供奉。分火有其儀式規則,應該如法如儀。
21、太乙之藜:即吹藜,或曰太乙吹藜火、太乙真人夜伴、太乙青藜光、汗簡讎天祿、太乙燃藜、太乙藜輝、然藜、藜光、青藜等。《太平廣記》卷二百九十一(神一·劉向):劉向於成帝之末,校書天祿閣,專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黑衣,植青藜之杖,扣閣而進,見向暗中獨坐誦書。老人乃吹杖端,赫然火出,因以照向,具說開闢以前。向因受《五行洪範》之文,辭說繁廣,向乃裂裳紳以記其言。至曙而去,向請問姓名。云:“我太一之精,天帝聞金卯之子有博學者。下而教焉。”乃出懷中竹牒,有天文地圖之書,“余略授子焉。”向子歆,從向授其術,向亦不悟此人也。
22、蹉跎:虛度光陰。這裡指浪費;錯過。
23、勝事:美好的事情。
24、六警:指警示、神示之意。
25、山立:像高山一樣屹立不動。這裡指不搖動。
26、東武:即“東武吟行”的省稱。《文選·嵇康〈琴賦〉》:“若次其曲引所宜,則《廣陵》、《止息》、《東武》、《太山》……更唱迭奏,聲若自然。”李善註:“魏武帝樂府有《東武吟》,曹植有《太山樑甫吟》。左思《齊都賦》注曰:‘《東武》、《太山》皆齊之土風謠歌,謳吟之曲名也。’”東武吟行:樂府楚調曲名。一說為齊弦歌謳吟之曲名。東武,齊地名。晉陸機、南朝宋鮑照、梁沈約等均有擬作。內容多詠嘆人生短促,榮華易逝。
27、室懸:即室如懸罄。指室中空無所有。比喻一貧如洗。
28、海澨:海濱。
29、唯魚鱉是見:賓語前置句,即“見魚鱉”。“唯……是”輔助表示賓語前置。
30、聒地:聲音動地。
31、竹椽:竹製的安在檁條上支架屋面和瓦片的椽子。
32、柯亭:古地名。又名高遷亭。在今浙江省紹興市西南。以產良竹著名。
33、禊帖:《蘭亭序》帖的別稱。晉王羲之著名行書法帖之一。以帖中有蘭亭修禊事語,故名。
34、蘭渚:渚名。在浙江省紹興市西南。《明一統志》謂,蘭渚在紹興府南二十五里,即晉王羲之曲水賦詩處。《蘭亭集序》所謂“清流激湍,映帶左右”,至今猶然。
35、士女:青年男女。有時指未婚的青年男女。有時指貴族婦女。
36、蠡城:指春秋越國都城。因范蠡而得名。故址在今浙江紹興。
37、雷殷(yǐn):隱隱然的雷聲;雷聲隱隱。語本《詩·召南·殷其靁》:“殷其靁,在南山之陽。”唐杜甫《江閣對雨懷裴端公》詩:“層閣憑雷殷,長空水面文。”仇兆鰲註:“言雷聲隱隱也。”
38、龍嶼:地名。今有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龍嶼島。
39、豐穰:豐年。
40、兩榜:甲榜和乙榜的合稱。亦指進士。
41、眼望:盼望。
42、躬逢:親身參與。
43、赫蹄:即赫蹏(dì)。古代稱用以書寫的小幅絹帛。後亦以借指紙。
44、喧傳:猶哄傳;盛傳。
45、口號:頌詩的一種。多指獻給皇帝的頌詩。這裡指這篇頌詞(文章)。

白話譯文

崇禎十三年(1640)間正月,我與越中的父老相約重點五夜花燈,我作點燈頌詞說:“今年是年有兩個正月,這是老天賜給了人們一個閒暇的時間。在《春秋傳》所詳細記載的二百四十二年的事件中,孔子都沒能遇到閏正月這件事;乾德五年(967),宋太祖欽賜開封府增加了十七、十八兩夜燈。國正月這件事,是三生的奇遇,親臨這樣個時刻是多么幸運,百年難遇見一次,要效仿古人秉燭達旦。況且我們越地如同蓬萊仙島,是洞天福地。無論長江以東還是水岸以北,百姓富足安康、安居樂業。人民在安樂的生活中,共享太平盛世;從南方荒遠之地來的人,也都說中國有聖人的福估。來我朝覲見的人獻上了數不勝數的吉祥寶物;我久居此地,我說的話是有理有據的。喜歡飲酒的人,應該縱忺屠蘇酒;還在晝夜讀書和焚香祭祀先祖的人,可以暫時停止太乙燃藜之火。以前的元宵節,雪下得很大,上天也知道瑞雪兆豐年;後來燈節,人們在月下相約遊玩,不能浪費這等美好時光。傳說中六立成五座仙山,只說一夜之間飛來東武山,而不驚動人間;在家裡懸掛各種彩燈,就比去海邊觀魚還要好看。美妙的笙蕭聲不斷,竹橡都出自柯亭;街上布滿了花草,禊帖帶來了蘭亭盛會。城中男女就像潮水一樣涌動,仿佛把紹興城撼動了;轟轟隆隆的車馬聲就像雷鳴一樣,仿佛要把龍島喚醒了。何況今年恰逢五穀豐登,是一年開始的好兆頭;何況又是科考之年,承蒙皇思也是全榜題名的好預兆。不要小看這五夜的樂趣,大家還等什麼呢?這樣的機遇,試問那些年長者,一生經歷過幾次?祈求志同道合的人,不要辜負良宵。敬借這篇文章,來宣傳記錄這件事。”

作者簡介

張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末文學家。出生於官宦之家。一生未曾做官,過著落拓不羈、遊山玩水的“風雅”生活。自稱“少為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童孌,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事,好花鳥,兼以茶淫桔虐,書蠹詩魔”(《自為墓志銘》)。明亡後,“無所歸止,披髮入山,為野人”(《陶庵夢憶序》)。清康熙初,參與編修《明史紀事本末》。著作頗豐,以小品散文著稱。有《嫏嬛文集》《石匱書後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數種行於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