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胸順氣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具有消食逐水,調氣化滯之功效。主治食積濕熱。胃脘刺痛,進食則甚,痞悶脹滿,嘔吐酸腐,不思飲食,口乾,腹痛泄瀉或大便秘結,小便短黃,舌紅苔黃垢膩,脈滑數。
基本介紹
- 名稱:開胸順氣丸
-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 組成:木香、黑牽牛、黃芩、香附、五靈脂、大黃、莪術、橘皮、豬牙皂、三棱
- 功用:消食逐水,調氣化滯
- 主治:食積濕熱。胃脘刺痛,進食則甚,痞悶脹滿,嘔吐酸腐,不思飲食,口乾,腹痛泄瀉或大便秘結,小便短黃,舌紅苔黃垢膩,脈滑數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使用注意,附方,
組成
木香八十兩、黑牽牛(炒)一百六十兩、黃芩四十兩、香附(炙)一百二十兩、五靈脂(炒)八十兩、大黃一百六十兩、莪術(炙)四十兩、橘皮八十兩、豬牙皂四十兩、三棱(炒)四十兩。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過羅,用冷開水泛為小丸,滑石為衣,闖亮。每服一至二錢,每日一至二次,溫開水送下。
功用
消食逐水,調氣化滯。
主治
食積濕熱。胃脘刺痛,進食則甚,痞悶脹滿,嘔吐酸腐,不思飲食,口乾,腹痛泄瀉或大便秘結,小便短黃,舌紅苔黃垢膩,脈滑數。
方義
本方主治證為飲食停積,或水濕停滯,蘊聚生熱,氣機阻滯者。治當消食導滯,祛濕清熱,行氣止痛。方中牽牛子苦寒,攻下積滯,瀉熱逐水;大黃攻積瀉熱,共為君藥。木香、香附行氣止痛;黃芩清熱燥濕,是為臣藥。三棱、莪術、五靈脂散結消積,行氣止痛;皂角消食祛痰,行氣除脹;陳皮理氣化濕和中;滑石清利濕熱,均為佐藥。諸藥合用,消導積滯,行氣止痛之力強,適用於飲食停積,濕熱阻滯,症見脘腹脹痛,嘔吐厭食,大便失常,舌苔黃膩,脈象滑數者。
使用注意
年老氣虛者及孕婦忌服。
附方
名稱:開胸順氣丸
組成:檳榔、二醜、陳皮、木香、三棱、莪術、牙皂、厚朴
用法:上為細末,過羅,茵陳熬水,泛為小丸。每服一至二錢,溫開水送水
主治:停食停水,氣鬱不舒,膨悶脹滿,胃脘疼痛,紅白痢疾,瘧疾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功用:消積化滯
名稱:開胸順氣丸
組成:檳榔、廣木香、山楂、神曲、炒麥芽、厚朴、枳實、烏藥、青皮、熟軍、甘草、炒萊菔子
用法:上為細末,水丸:涼開水泛為小丸,二錢重裝袋,每次服一袋;蜜丸:煉蜜為丸三錢重,蠟皮或蠟紙筒封固,每次服一丸,白開水送下
主治:胸腹脹滿,消化不良,嘔吐噁心,停食蓄水,紅白痢疾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蘭州方)
功用:開胸順氣,健胃消食
名稱:木香導滯丸
組成:大黃、黃柏、黑醜、青皮、厚朴、檳榔、枳殼、砂仁、三棱、莪術、神曲、當歸、橘皮、香附、黃芩、山楂、木香
用法:上為細末,過羅,用冷開水泛為小丸。每服二錢,溫開水送下
主治:胸膈痞悶,嘈雜倒飽,嘔吐噁心,大便燥結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功用:順氣寬胸,和胃導滯
名稱:木香枳殼丸
組成:木香、枳殼、檳榔、半夏、青皮、陳皮、白茯苓、白朮、京三棱、廣茂、黑牽牛、人參、神曲、大麥櫱、枳實、乾薑
用法:上為細末,水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後薑湯送下
主治:中焦氣澀,胸膈痞悶,飲食遲化,四肢睏倦,嘔吐噁心
出處:《瑞竹堂方》卷一
功用:升降滯氣,消化宿食,去痰,進飲食
名稱:五辛寬膈湯
組成:丁香、檀香、胡椒、桔梗、姜、縮砂仁、甘草、陳橘皮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入鹽一捻,沸湯點服,不拘時候
主治:久寒積冷,心腹刺痛,脅肋脹滿,嘔吐噁心,噫醋吞酸,睏倦減食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五
功用:調順三焦,升降滯氣
名稱:五香半夏丸
組成:沉香、檀香、丁香、木香、白豆蔻、陳橘皮、藿香葉、人參、半夏
用法:上為細末,生薑汁煮麵糊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二十丸,乳食後臨臥溫生薑湯送下
主治:小兒膈脘痞悶,氣不升降,咳嗽喘滿,嘔吐噁心,不思飲食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