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普獅

開普獅

開普獅(學名:Panthera leo melanochaitus)是近代滅絕的獅子亞種,又稱為好望角獅,在19世紀野生開普獅滅絕,但一些動物園依然有其後裔(含混血)。

開普獅也稱好望角獅、開普敦獅,是世界上已滅絕的獅子亞種,肩高1.2米,含尾全體長可達3.34米,是近代被淘汰的貓科動物亞種,也曾是生活在地球最南端的獅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開普獅
  • 拉丁學名:Panthera leo melanochaitus
  • 別稱:好望角獅、凱布獅、開普敦獅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食肉目
  • 亞目:裂腳亞目
  • :貓科
  • 亞科:豹亞科
  • :獅族
  • :豹屬
  • 亞屬:貓屬
  • :獅子
  • 亞種:開普獅
  • 分布區域:西開普省以及更南部
  • 地位:滅絕貓科亞種
  • 近親:克魯格獅、加丹加獅
  • 辨識方法:頭骨圓滑、鬃毛髮達
  • 英文名:Cape Lion等
基本介紹,形態特徵,滅絕時間,遺留頭骨,相關,

基本介紹

開普獅學名Panthera leo melanochaitus),又稱為好望角獅,是滅絕的獅子亞種。最大有187公斤。
開普獅
開普獅原先分布於非洲南部的好望角,棲息地主要位於南非開普省。1858年,被認為是僅存的野生開普獅在開普省被獵殺。1876年,捷克探險家埃米爾·霍盧布(Emil Holub)據稱買下了一隻開普獅的幼獅,但在兩年後死亡。
巴巴里獅一樣,也有許多個人與機構聲稱擁有開普獅。2000年,俄羅斯就發現了一隻可能的開普獅,並帶往南非進行繁殖。
研究者們原先都認為開普獅在形態學方面與其他獅子有著明顯的不同,雄獅有著延伸至肩部與腹部的長長的鬃毛。但現今的研究者發現獅鬃毛的顏色與大小受到不同的外在環境的影響。2006年的一項線粒體DNA研究認為開普獅與其他亞種的區別並不明顯,開普獅只是分布於更南方的德蘭士瓦獅(即東南非獅)。
開普獅的主要獵物有班驢,角馬,野牛等。一般牙齒壞掉了的年老獅子則常會捕食家畜或人類。

形態特徵

頭骨呈橢圓,吻也較短,耳朵相當黑而且偏長。鬢毛非常發達,不過相對巴巴里獅來略短,呈棕黃色。
好望角獅主要分布在南非首都開普省和開普省周邊的地區,曾經在開普敦(CAPE TOWN)市郊很常見。除了老虎之外,它們可說是最強大的貓科動物,也曾是生活在地球最南端的獅子。一副遺存下來的開普獅骨架旁邊,有一副巨型的非洲野牛骨架(科學家根據其骨架算出的估重為184kg),骨架上有明顯的抓痕,專家鑑定是開普獅所為,可見開普獅生存能力比其他獅子亞種要差。獅子在所有貓科動物中體型僅次於老虎,推測數據為雄性全長2.5米,尾長1米,雌性全長2.4米,尾長90cm。雄性奔跑速度為35km/h,雌性為38km/h。雄性肩高根據骨架標本測量為90cm,雌性75cm。

滅絕時間

其滅絕時間、歷史分布都和斑驢(Quagga)相似。普遍認為是1865年滅絕的,南非開普省本地說法是1858年,甚至還有人認為是1878年。南非過去有許多當地獵人、農夫喜歡獅子的皮毛可以禦寒保暖,而且可以換取很多金錢,所以經常可以去捕殺獅子,也有農夫怨恨開普獅經常捕殺他們的牲畜。
開普獅本來就因為分布範圍較小,數量本來就不是很多,由於英國和荷蘭殖民者及南非本地居民的捕殺,再加上棲息地被破壞。沒能進入20世紀就絕跡了,它們也是第一種滅絕的現代獅。
現存的唯一一張活著的開普獅照片於1860年拍攝於巴黎植物園(圖中的這頭籠養的獅子去世於1864年)。因此可以判斷,開普獅基本就是在1865年滅絕的,而並非1858年。
數量大致下降:
1858年4月,南非開普敦省已知(南非開普省當地記錄)的最後一隻野生雄獅被獵殺。
1864年5月,巴黎植物園的一頭籠養雄獅去世。
1865年7月,南非納塔爾省的一隻野生雄獅被一名叫比塞特的英國將軍槍殺,極可能是地球上最後一隻。
(極少數說法:1876年,捷克探險家埃米爾‧霍盧布(Emil Holub)據稱買下了一隻開普獅的幼獅,但在兩年後死亡)
2000年11月底,人們在西伯利亞發現了被認為已“滅絕”的開普獅子。但後被證實不是。
開普獅
開普獅

遺留頭骨

開普獅存留的頭骨數據,頭骨基長340mm(13.4英寸)。頭骨全長340mm。
開普獅

相關

亞洲獅在印度本土的宗教中被視為聖物, 但英國殖民統治者卻一直以獵獅為樂, 亞洲獅在本世紀初就已岌岌可危了,1 9 0 8 年僅剩下了 1 3 只, 此後印度政府將亞洲獅列為保護對象, 才使這一物種得以留存至今。現在亞洲獅僅存於印度西北古吉拉特邦境內的吉爾自然保護區。在這個面積為 1 4 1 2 平方公里的海岸森林中, 亞洲獅偏安一隅, 1 9 5 0 年雖已達到 2 5 0 只, 但前景並不樂觀。
“ 吉爾” 保護區位於熱帶季風帶上, 旱季缺水且高熱, 獅子與當地貧苦的印度人一樣, 每天要走很遠的路去飲水。而在雨季中, 村民們又將大量牲畜趕到保護區內, 與野生動物爭奪有限的空間。同時, 為了經濟高速發展的需要, 幾條公路橫穿保護區。我在印度期間, 就聽到亞洲獅被疾駛的車輛活活撞死的訊息。因為獅子是一種至尊無上的動物, 它們對往來的車輛無動於衷, 不願意表現出畏縮和避讓的舉動, 而工業社會卻是不講情面的。在吉爾保護區中的野生亞洲獅對遊客也熟視無睹, 人們可以走得離它們很近去觀賞、 拍照。
亞洲獅又名印度獅, 它們與非洲獅相比鬢毛較短、 被毛較厚、 體毛豐滿、 尾端簇毛較長。幼獅有斑點, 毛色以棕黃為主。在大型貓科動物中, 獅是唯一群居的動物, 每群 8 ~ 1 0 只。往往一隻雄獅率幾隻雌性配偶及子女。它們常常選擇開闊的草地灌叢捕獵有蹄類動物, 捕獵活動多是由雌獅合作進行, 它們晨昏出動, 捕到獵物後全族分享。目前, 亞洲獅的分布區限于吉爾森林自然保護區, 數量 3 0 0 余只。由於這最後的庇護所地域狹窄, 生態密度過高,一些獅子正逐漸遷出保護區。而獅子的遷徙又常常引起與周邊社區的衝突。因為獅子餓了要吃東西, 而野生食草動物因畜牧業的發展而極度減少, 獅子只好以家畜充飢。
在非洲角馬、斑馬或羚羊面前,獅子多么神氣,多么威武,仿佛不可一世。然而,這個百獸之王也受到各種威脅。
首先,獅子的生存環境面臨威脅。非洲面臨氣候迅速變化、人口激增、都市化加劇、農業和礦業等發展擴張,尤其是環境惡化,獅子的生存地域正在迅速減少。一隻獅子需要 20 平方公里到 200 平方公里的生存環境,才能捕到足夠的食物。由於生活區域狹小,獅子往往近親繁殖。近親繁殖造成種群退化。一個獅子群至少需要 500 只獅子才能避免近親繁殖。但是,現在最大的獅子群只有 200 只,大多數僅約有 50 只。獅子處於食物鏈的最頂端。生物學家警告說,如果獅子絕種,將嚴重危及到其他動物的生存。
其次,大量非洲獅遭殺戮,需緊急保護。為了保護人類和牲畜不受獅子侵害,牧民們對獅子大加殺戮;在狩獵運動中獅子也是被獵殺的對象。狩獵殺獅的另一目的是取獅皮陳列於歐洲和美洲的博物館。還有大量獅子被活捉到歐洲都市作寵物養起來或關進競技場供人娛樂。在另一些國家,獅子的皮毛被當作是社會地位的象徵。為了顯示自己的價值和勇敢,或作為盟誓儀式的重要部分,或用獅子的皮毛點綴最高勳章,非洲小伙殺戮很多獅子。火器的發明更加劇了獅子的減少。約公元前 5 世紀, 埃及的獅子就已經被滅絕。 阿爾及利亞的最後一批獅子 19 世紀 90 年代初絕跡。
最後,獅子目前面臨的最大威脅是偷獵活動。偷獵者用獅子換錢。有錢的歐美人和日本人則不惜花兩三萬歐元在波札那獅子狩獵場捕殺一頭獅子。究竟有多少獅子被捕殺很難精確統計,但有關機構普遍認為,過去 10 年,非洲獅從約 5 萬頭減少到了不足 1.5 萬頭。整個非洲,如今能剩 2000 只獅子的僅有 3 個地方,即坦尚尼亞和肯亞交界的塞倫蓋蒂—馬賽馬拉野生動物園、南非的克魯格野生動物園及波札那、辛巴威和納米比亞交界的一個野生動物園。
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護聯盟的一名貓科動物專家 1 月 9 日稱,如不採取緊急措施保護剩餘的獅子的棲息地和制止人類與獅子的衝突,被稱為“獸中王”的獅子將在本世紀內滅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