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殼龜

閉殼龜

龜鱉目龜科的 1屬。通稱閉殼龜。又名呷蛇龜,殼蛇龜,亞洲箱龜。龜鱉是動物中較為特殊的一類爬行動物,閉殼龜類僅僅是這個大家族中的一個分支.目前,世界上現存10種閉殼龜,因僅分布於東亞和東南亞,素有"亞洲特產"之稱,8種在我國均有分布,金頭閉殼龜、潘氏閉殼龜、周氏閉殼龜、雲南閉殼龜、百色閉殼龜這幾種僅產於中國,是中國特有種,又有"中國特產"之名,可謂中國之寶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閉殼龜
  • 又名呷蛇龜
  • 別稱:殼蛇龜
  • 分布區域:亞洲的緬甸、泰國、越南、中國等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爬行綱
  • :龜鱉目
  • :龜科
形態特徵,種群分布,基本種類,黃緣閉殼龜,形態特徵,生活習性,雲南閉殼龜,三線閉殼龜,金頭閉殼龜,形態特徵,分布,生活習性,潘氏閉殼龜,

形態特徵

粗看起來閉殼龜也和其它一般 龜類一樣,有一個堅硬的背、腹 甲,體軀隱藏其中。但仔細考察 起來,它的背腹 甲構造甚為特別, “與 眾不同 ”。通常,在龜類背甲的兩側,各有一骨橋,把 背、腹甲 連線起來,使之成為 一個僅只 前、後開口的整體。可 閉 殼龜沒 有骨 橋,生 活時,背、腹甲 之間借韌帶相連。死亡後,韌帶 爛或失去作用, 則背、腹甲 各自分離。所以,形象的說,閉殼 龜的甲 殼,甚像一隻平 底 ( 腹 甲 )、凸蓋 (背 甲 )的 盒子,背甲的下緣開口 與腹甲的寬 變相 若,前者則直接扣在後者上。
閉殼龜閉殼龜

種群分布

目前分布於亞洲的緬甸、泰國、越南、中國、日本、馬來半島及群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以及非洲地區

基本種類

中國已知有9種:金頭閉殼龜黃緣閉殼龜黃額閉殼龜三線閉殼龜雲南閉殼龜潘氏閉殼龜周氏閉殼龜百色閉殼龜馬來閉殼龜、麗圓閉殼龜(三線閉殼龜越南種,現已立為新種),其中以黃緣閉殼龜分布最廣。

黃緣閉殼龜

黃緣閉殼龜現在多稱為黃緣盒龜 ,俗稱斷板龜、金頭龜、夾板龜等 ,國內主要分布在河南 、安徽 、江蘇 、湖北、江西 、浙江、湖南、廣西、福建、台灣等地 ,國外主要分布在 日本 ,是亞洲的特產龜類。黃緣閉殼龜因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藥用價值而深受人們青睞。

形態特徵

黃緣閉殼龜 頭部光滑無鱗 ,鼓膜圓而清晰,頭部背面淺橄欖色,吻前端平,上喙有明顯的勾曲,下頜橘紅色,兩眼後各有一條金黃色寬條紋 ,兩紋在頭部背面交匯成 “U ”形弧紋 ,紋後的頸部呈淺橘紅色。背甲絳 紅色或棕紅色 ,高而隆起 ,正中有一條淡黃色脊棱 ,殼高約為殼長的1/2 ,背甲緣盾略上翹 ,盾片上有較清晰的同心環紋。腹甲棕黑色 ,外緣與緣盾腹面呈米黃色 ,腹甲前緣略突出,後緣呈橢圓弧形 ,前後邊緣均無缺刻。背甲與腹 甲間、腹 甲前後兩部分間借韌帶相連。腹 甲前後兩部分能向上閉合於背甲,頭、尾及四肢可完全縮入殼內。四肢略扁平 ,上覆有瓦狀排列的鱗片,呈灰褐色,前肢基部呈淺橘紅色 ,具五趾 ,後肢基部呈米黃色 ,具四趾 ,趾間具微蹼 ,尾短 ,兩後肢之間及尾部的皮膚具疣粒。

生活習性

1.棲息環境 :在 自然界中,黃緣閉殼龜棲息於丘陵山區的林緣 、雜草 、灌木之中,喜群居 ,白天多隱匿於安靜 、陰暗潮濕的樹根下及石頭縫 中,常可見多隻龜在同一洞穴中,活動地陰暗,但離清潔水源不遠。生存溫度為0~43℃,其晝夜活動節律隨季節而異。4—5月和9— 10月氣溫在18~24 oC 時早晚活動少,中午前後活動較多 ;6—8月氣溫在25~34 ℃,龜 以夜間、清晨或傍晚活動為主 ,白天隱蔽在洞穴 、樹 木或沙土中;若遇雨季,則喜到洞外淋雨。氣溫下降至18℃時停食 ,降至13℃以下時進入冬眠。黃緣閉殼龜 自然冬眠多在山陽坡 ,隱藏於潮濕的草堆中或爛樹葉下。冬眠期間 ,若氣溫回升到13℃以上 ,則黃緣閉殼龜會甦醒活動。
2.性隋:黃緣閉殼龜較其他的淡水龜類膽大 ,不畏懼人 ,除交配季節外 ,同類很少爭鬥。馴養1個月的個體 ,即可養成定時定點攝食的習慣 ;喜乾淨 ,飽食後常到清潔水源洗浴和飲水;馴養2~3個月後,在食物的引逗下可隨主 ^ 爬動。
3.食性 :黃緣閉殼龜是以肉食為主
的雜食龜類 ,在野外以昆蟲 、蠕蟲、軟體動物為食 ,如天牛、金葉蟲、蜈蚣 、壁虎、蝸牛等,當動物性餌料缺乏時 ,也食谷實類和果蔬類 ,在耐飢餓試驗中 ,部分個體甚至能攝食腐爛 的植物葉。人工養殖時喜食蚯蚓 、黃粉蟲、蠅蛆和動物肉以及團狀鰻鱺飼料、顆粒狀黃鱔餌料 ,不喜食帶皮的死魚蝦 ,在淺水也捕食小活魚

雲南閉殼龜

雲南閉殼龜中國特有,僅知產於我國雲南昆明及東川,極稀少。棲息地為海拔2000 m至2260 m的高原山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評估為功能性絕滅。殼長140 mm左右。頭中等,頭背皮膚光滑。上顎不鉤曲。背甲較低,具三棱,脊棱強。腹甲大,前緣圓,後緣凹入。肛盾2枚。背腹甲以韌帶相連,胸、腹盾間亦具韌帶,腹甲前葉可動,不能完全閉合於背甲。四肢較扁,指、趾間全蹼。頭橄欖色,頭側有黃線紋,咽及頦部有黃色對稱的斑紋。背棕橄欖色或奶栗殼色,邊緣及棱有時為黃白色。腹棕色或淺黃橄欖色,邊緣黃白色,鱗縫暗黑色或腹黃橄欖色,在各腹盾上,有淺紅棕色污斑。

三線閉殼龜

"三線閉殼龜"又稱金錢龜,金頭龜,紅邊龜,紅肚龜,斷板龜,川字背龜,分類上屬爬行綱,龜鱉目,龜科,閉殼龜屬。國內主要分布在海南、廣西、福建以及廣東省的深山溪澗等地方,國外分布於越南、寮國。此龜已被我國列為二級保護動物

金頭閉殼龜

形態特徵

金頭閉殼龜背甲雄性長78 ~127毫米,雌性長109 ~152毫米。背甲隆起 ,脊部較平,中線有一脊棱 ;腹甲大 ,前端圓出而後端微缺 ,以韌帶與背 甲相連 ,胸 、腹盾間亦有韌帶 ,腹前後兩半可完全閉合於背甲,肛盾溝最長 ,肱盾溝最短 。頭大 小適 中 ,頭背平滑 ,吻略突 出於 上 喙 ,上 喙微 曲 ,下 喙 短 於 上喙。四肢較弱 ,背面被以覆瓦狀鱗片,前肢5爪,後肢4爪,指趾間蹼發達。尾較短 ,圓錐狀 ,尾下被成對 鱗片 ,正 中有一縱溝。背甲黑褐,盾溝及其附近色深,幼龜在第二對肋盾下緣有一棕紅色小斑 ,成龜在相應部位有一淺色斑 ;腹甲黃色 ,有幾個呈對稱排列的大黑斑 。頭金黃色 ,頭側略帶黃褐 ,有3條細黑紋。腹甲黑色花斑不規則,在前葉通常呈梅花形 。

分布

金頭閉殼龜僅分布於安徽長江支流青 弋江 流域 ,包括涇 縣琴溪河 支流漕溪河古壩段 (古壩河 ) 和汀溪河愛 民至蔡村段 ,孤峰河孤峰至昌橋段 ,黟縣清溪河美溪 以上河段 (美 溪河 ) ,行 政 區域包括涇縣蔡村鎮 、涇川鎮 、昌橋鄉和黟縣洪星鄉、美溪鄉,累計分布範圍不超過 120平 方公里 。金頭閉殼龜是我國特有種。

生活習性

該龜僅生存於特定區域的河道中。要求有供其生存隱蔽的具多隙礁石的深潭,深度不少於20厘米的沙地 ,棲息地水質清澈 ,常於深水邊的沙地上或岩石上捕獲 ,幼龜則 出現於洄水邊 。夜行性為主 ,白天也見活動。以魚蝦、溪蟹 、水生昆蟲等為食 ,於沙中產卵,並能感知當年洪水水位 。人 工 飼養 狀 態 下 ,金 頭 閉殼 龜常潛於深水 區域 ,喜躲藏在水底石塊縫隙中 。喜食動物性餌料 ,瘦豬肉 、蚯蚓 、蝗蟲 、蝸牛等均食 ,鴨血 、魚腸僅食 少量 。當環境溫度 為l5 左右時 。會出現停食或少食現象 ,10 ℃左右 進入 冬 眠狀 態 ,20 ℃時能 正常 進食。每年 1 1月至次年3月為冬眠時間,6月至8月水溫超過30 時進入半休眠狀 態 。體 重 300克 以上 的雌龜 可 達性 成熟。雄龜一般體重達 120克以上即已性成熟 。每 年4月 至5月 和9月至 l0月是金頭 閉 殼 龜 雌性 的發 情 期 ,雄 龜 在 除冬眠期以外的任何時間都可發情。金頭閉殼龜由於其本身分布狹窄 、繁殖較慢等原因,更主要的是由於人為大肆捕捉,2O世紀90年代後數量急劇減少 。現在人工繁殖 已初 步取得成功 。

潘氏閉殼龜

僅發現於陝西省平利縣。背甲長雄龜120mm,雌龜115mm。背甲扁平,中線上隱有脊棱;頸盾細小。腹甲前端圓,後端有缺刻,與背甲以韌帶聯接,胸、腹盾之間有韌帶相連,腹甲前後兩部分能完全閉合於背甲。頭大小適中,背面平滑,枕部稍粗,吻尖略突出上喙,眼徑與吻長相當,上喙微曲,下喙短於上喙。前肢背面被以覆瓦狀排列的鱗片,腹面被一橫列大鱗;後肢內側及掌部被鱗;前肢5爪,後肢4爪,指、趾之間蹼發達。尾短,圓錐狀,背面被粒鱗,腹面正中有一縱溝,被鱗成對。生活時,頭背面橄欖色,腹面稍淡;背甲淡褐色,腹甲及緣盾腹面黃色,盾片接縫伴有黑色寬紋。在稻田旁水溝內活動。呈不連續分布的少數種群。應進一步採取的保護措施:目前要宣傳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在產區做到家喻戶曉,老幼皆知,認真保護潘氏閉殼龜。在稻田施用高效低毒的化肥,保護潘氏閉殼龜的生態環境,制止濫捕亂獵,確保潘氏閉殼龜的生存;今後要在認真查清潘氏閉殼龜動物資源的基礎上,然後確定相應的保護措施,延續物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