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名稱
閉合復位經皮穿針內固定治療小兒肱骨髁上骨折
別名
肱骨髁上骨折閉合復位、經皮穿針內固定術;closed reduction of humeral supracondylar fracture and percutaneous pinning
分類
小兒外科/上肢骨折與脫位的手術/肱骨髁上骨折的
手術ICD編碼
79.11
適應症
閉合復位經皮穿針內固定治療小兒肱骨髁上骨折適用於GartlandⅡ型、Ⅲ型骨折,部分ⅠB型骨折。
麻醉和體位
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仰臥位,患肢外展60°放在C型臂的管球上。
手術步驟
1.伸直患側肘關節並牽引,先矯正遠折端向內或向外側的橫向移位,在保持牽引狀態下屈曲肘關節,同時將雙手拇指放在尺骨鷹嘴上向前推壓遠折端,將肘關節保持在過度屈曲位以鎖定遠折端的位置。如果遠折端向內側移位,說明外側骨膜已經撕裂。此時就要將前臂旋前,對抗內側連續的骨膜將復位繃緊,同時有助於外側柱靠攏;但當某些Ⅲ型骨折骨膜袖完全撕裂後,前臂旋前也就失去維持、穩定骨折對位的作用。
2.復位和保持肘關節過度屈曲,內旋和外旋患肢,採用電視透視檢查復位情況,在電視透視引導下,最穩定的方法是選用2根1mm直徑光面克氏針,通過肱骨內、外髁交叉固定骨折端。於皮膚外面彎成鉤並剪斷針尾,在皮膚與針尾鉤之間放置敷料,以減少皮膚和針尾的相對運動所引起的滲出和繼發感染的幾率。
術中注意要點
1.閉合復位 牽引一定要充分,否則復位很難成功。矯正骨折側方移位後一定要經前後位透視的證實。矯正骨折端的後方移位時一定要向前按壓遠折端並過度屈曲肘關節,利用肱三頭肌的張力來幫助和維持骨折復位。此時只能通過側位檢查復位情況。
2.內側克氏針固定 當骨折周圍腫脹明顯,肘關節內側骨性標誌觸摸不清時,可先鑽入外側克氏針,然後將肘關節伸直,此時很容易摸到尺神經溝,再鑽入內側克氏針。另外的方法是在內側做一小切口,直視下顯露尺神經溝,或者僅在外側鑽入2根克氏針(穩定性較差,尤其對Ⅲ型骨折而言)。
3.閉合穿針時爭取一次成功,避免反覆穿刺對骺板的損傷。
4.避免損傷尺神經。
術後處理
閉合復位經皮穿針內固定治療小兒肱骨髁上骨折術後肘關節屈曲90°,用石膏托固定3~4周,去石膏時拔除克氏針。並進行肘關節功能練習。